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4.1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威廉·廷代尔 的原始碼
←
威廉·廷代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威廉•廷代尔 | 外文名 = William Tyndale | 图像 = [[File: 300 (1).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2264/20160715074307-362680111.jpg/300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56146503&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22264%2F20160715074307-362680111.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百科]]] | 图像说明 = 威廉•廷代尔 |center | 出生日期 = 1494年 | 出生地点 = | 逝世日期 = 1536年 | 国籍 = 英国 | 别名 = 廷岱勒、丁道尔、丁铎、廷德尔 | 职业 = 英国宗教改革家和《圣经》译者 | 知名作品 = }} '''<big>威廉•廷代尔</big>'''(William Tyndale,1494年–1536年)是16世纪著名的[[基督教]]学者和[[宗教]]改革先驱,被认为是第一位[[清教徒]],英国宗教改革家和《[[圣经]]》译者。在廷代尔的时代,罗马天主教教廷只允许拉丁文圣经,不容许私自翻译,并且只有神职人员可以拥有和诠释圣经。廷代尔却主张应该让普通老百姓都可透过读圣经来认识神,决心把圣经译成英文,于是被诬陷为异端。<ref>[https://news.sohu.com/a/812040916_121165755 世界上第一个将圣经翻译成英语的人,最后被处决 ],搜狐</ref> == 个人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他翻译的《圣经》(未全部完成),是第一部直接译自希腊文和希伯来原文的英译本。钦定本《圣经》(1611年出版)中的措辞很大程度上以他的《圣经》译文为蓝本。廷式《圣经》中的散文体语言通俗易懂,节奏铿锵有力。由于钦定本《圣经》在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讲英语的新教徒所使用的标准版本,所以这种散文体大大影响了英语文学的风格。 <p style="text-indent:2em;">廷代尔出生于英格兰的[[格洛斯特]](Gloucestershire),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读书期间成为一名牧师。约1522年,他着手将《新约圣经》从希腊文翻译成英文。然而,他的这项工作遭到了英国教会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只有神职人员才可以阅读《圣经》。1524年,廷代尔离开英国去往德国,之后在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门下受教,并且继续翻译《圣经》。 <p style="text-indent:2em;">1525年,尽管罗马[[天主教]]百般阻挠,但廷代尔还是在[[德国]]的沃尔姆斯出版了完整的《新约圣经》<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HQTJRSNB0553IQTI.html 欧洲史:英文《圣经》的由来以及出版是怎样的?],网易</ref>。后来,他又出版了《旧约圣经》前五卷(1530年)和《约拿书》(1531年)的英文译本。此外,廷代尔还写过一些支持新教教义的书籍。1535年,他被神圣罗马帝国的代理人以异端罪名逮捕入狱,最后被处以绞刑,他的尸体被焚烧于火刑柱上。2002年,廷代尔被英国广播公司选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 个人生平 == ===早年=== <p style="text-indent:2em;">廷代尔出生于1492年,英国格洛斯特郡附近的一个村庄。他具有语言天才,被认为是英语的奠基者之一。他十二岁进入 Magdalen Hall (后为英国牛津大学),十四岁开始攻读学士,二十岁获得学士学位,二十三岁获得硕士学位。母语为英语,但能操流利[[法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西班牙语]]。1521年,他获授圣职,成为罗马天主教的教士。 在牛津期间,他接触到希腊文圣经。毕业之后,廷代尔可能继续在剑桥大学攻读额外的课程。此后有两年时间,他在格洛斯特郡当约翰•沃尔什两名年轻儿子的家庭教师。这段期间,他萌生了将圣经译成英语的念头。 ===禁译=== <p style="text-indent:2em;">当时德国天主教因[[马丁•路德]]的活动而陷入一片混乱,而英国仍然是个天主教国家,尽管英语是一般人用的常用语言,所有形式的教育却采用拉丁语传授。教堂使用拉丁语,圣经也是用拉丁语写成的。(直到1534年,亨利八世终于跟罗马教廷决裂,情况才有所改变)。然而,人们除非受过良好教育,否则就无法阅读这部拉丁语圣经。廷代尔在与贵族和神职人员的交谈中,发现那些神职人员对圣经的无知和不重视,到了可惊的程度。廷代尔反思:为什么英国人不能够有一部英语圣经?为什么他们连读圣经的自由也没有?借着伊拉斯谟的希腊语及拉丁语行间对照新圣经文本之助,廷代尔无疑有机会学会翻译的技巧。1523年,廷代尔离开沃尔什家庭,到伦敦去。此行的目的是要向伦敦主教滕斯托尔提出请求,准他将圣经译成英语。 <p style="text-indent:2em;">廷代尔需要获得滕斯托尔授权,然后他才可着手翻译圣经。因为牛津1408教会会议的条文——即牛津宪法——载有一条禁令,就是除非获主教批准,否则不准将圣经译成通俗的语文,也不准人阅读这些圣经译本。许多称为罗拉德派的巡回传教士违反了这条禁令,结果他们被视为异端而遭活活烧死。罗拉德派阅读和分发约翰•威克里夫的圣经,这是一部从《通俗译本》译成的英语圣经译本。廷代尔感到时机成熟,希望为教会和英国人民,从希腊语原文译成一部可靠的英语圣经新译本。 <p style="text-indent:2em;">学识丰富的滕斯托尔主教曾大力支持伊拉斯谟的翻译工作。廷代尔为了向滕斯托尔证明自己的翻译技能,以求得到他的允许,于是翻译了伊素克拉底的一个演说,这是一篇艰涩的希腊文本。廷代尔以为滕斯托尔会接纳并资助他翻译圣经的建议,结果失望而回。 ===反对声音=== <p style="text-indent:2em;">廷代尔带同介绍信求见滕斯托尔,却被拒诸门外。因此,廷代尔直接致函约见滕斯托尔。滕斯托尔最后来有没有接见他,后人不得而知。但滕斯托尔的回复是:“这里没有地方。” <p style="text-indent:2em;">滕斯托尔故意冷待廷代尔,其原跟当时教廷的取向有关。马丁•路德在欧洲大陆进行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天主教会深感不安,于是教会在英国作出反响。1521年,英王亨利八世颁下了一篇措辞凌厉的专文,一面抨击马丁•路德,一面为教会辩护。教皇投桃报李,将“保教功臣”的尊号授予亨利。亨利属下的枢机主教沃尔西也积极参与其事,他把马丁•路德非法运进英国的书籍通通毁去。身为忠于教皇、国君和枢机主教的天主教主教,滕斯托尔觉得有义务要堵住一切对叛徒马丁•路德表现同情的人,而廷代尔正是最受嫌疑的人物。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廷代尔所遭受的反对,从他跟一名崇奉教皇的罗马天主教学者所发生的辩论已可见一斑。这名高级教士说:“我们宁可没有天主的律法,也不能没有教皇的律法。”廷代尔回应道:‘我鄙视教皇和他所定的一切律法。上主若保全我的性命,不多年后,我便会使耕田的童子对圣经的认识过于你所知。’ <p style="text-indent:2em;">廷代尔在伍斯特教区署理主教面前,以异端罪名受审。他后来忆述说:“他肆意威吓我,辱骂我,”并补充他们把他当作“狗”一样看待。但他们却找不到罪证可以将他判为异端邪说。历史家相信有人将这些事情暗中传达滕斯托尔,借此影响他的决定。 <p style="text-indent:2em;">在伦敦待了一年之后,廷代尔最后说:“我主在伦敦的皇宫没有地方翻译新约圣经,在全英国……也没有地方可以做这件工作。”事实上,当时马丁•路德的活动已引起了教会的反响,在这种气氛底下,英国没有印刷商敢印制英语圣经。因此,廷代尔在1524年横渡英吉利海峡,逃往欧洲大陆译经,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 流亡德国 == <p style="text-indent:2em;">廷代尔携带他的珍贵书籍到德国逃难。他身上只有10英镑。这笔钱是他的朋友,伦敦一名颇具影响力的商人汉弗莱•蒙茅斯的好意馈赠。当时这笔钱差不多够他印制计划翻译的希腊语圣经。后来蒙茅斯被逮捕,被控协助廷代尔及涉嫌支持马丁•路德的罪名。审讯之后,他被收押在伦敦塔。直至他向枢机主教沃尔西请求特赦才获释。有些证据显示,廷代尔很可能在汉堡住了一年,也可能在威登堡大学 (University of Wittenburg)受教于马丁•路德,直接从希伯来和希腊原文翻译圣经。虽然在对蒙茅斯的指控中说廷代尔见过马丁•路德,但他有没有跟马丁•路德会面,目前仍不能肯定。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当时廷代尔正埋头苦干翻译希腊语圣经。廷代尔把付印这件重任交托在科隆的彼得•昆内尔办理。事情本来顺利进行中,后来反对者约翰•多贝力(又名科克拉乌斯)得悉此事,向亨利八世的密友举报。这人即时取得禁令,禁止昆内尔印制廷代尔的圣经。于是廷代尔和助手威廉•罗伊带着已印制的马太福音赶忙逃命。他们坐船沿莱茵河上到沃尔姆斯,并在那里完成了他们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1525年,廷代尔的《新约圣经》终于译成发行了,一共印制了6000本。 == 运经 == <p style="text-indent:2em;">翻译和印制圣经虽是艰巨的工作,但将这些圣经运返英国就更加困难。教会代表和世俗权威严禁船只运送圣经横渡英吉利海峡,然而有些同情廷代尔的友好商人的协助,偷偷运送一些圣经到英国。他们将大批圣经藏在一捆捆的布料和其他货物当中,偷偷运到远至苏格兰的英国沿岸一带地方。于是伦敦主教发布命令,禁止任何人持有英文新约圣经,部分运经者被捕丧生。1526年2月11日,枢机主教沃尔西在36名主教和其他教会要员陪同下,齐集在伦敦圣保禄大教堂附近“观看人们将一篓篓的书烧毁”。其中包括廷代尔一些珍贵的译本在内。 <p style="text-indent:2em;">廷代尔继续推出他的新译本,英国神职人员则继续充公和烧毁。滕斯托尔后来改变策略,他跟一个名叫奥古斯丁•帕金顿的商人达成协议,收购所有廷代尔写的书,包括《新约圣经》在内,然后送去烧掉。可是帕金顿却跟廷代尔洽妥,让廷代尔收取这些钱供印制更多圣经之用。哈雷的《编年史》说:“主教可以没收廷代尔的书,帕金顿得到滕斯托尔和廷代尔的感激,廷代尔则获得主教拿出来的钱。后来,有更多的新约圣经印行。汗牛充栋的圣经译本迅速运抵英国。” == 移居安特卫普 == <p style="text-indent:2em;">1526至1528年间,廷代尔移居安特卫普,跟他的朋友和赞助人托马斯•波因茨一起,沃尔西无力加害他。廷代尔悉力照顾病者和穷人,这使他广为人知。这期间他写了《邪恶玛门的比喻》、《一个基督徒男子所表现的服从》和《高级教士的行径》这几部书,并且继续从事翻译工作。 == 殉道 == <p style="text-indent:2em;">后来,英国人亨利•菲利普斯地骗取了廷代尔的信任,并在1535年出卖了他。廷代尔被控以异端的罪名被捕,押到[[布鲁塞尔]]以北10公里的[[维尔福德堡]],并在那里遭监禁达16个月之久。无法确知谁雇用菲利普斯,但最可疑的是斯托克斯利主教。廷代尔住在沃尔什家期间,曾大胆抨击当地教士的无知和盲从附和。这些教士包括约翰•斯托克斯利在内,他在牛津时早已认识廷代尔。后来[[斯托克斯利]]接替了[[滕斯托尔]]成为伦敦的主教。当时他在伦敦正忙于焚烧“异端分子”。1539年斯托克斯利临终时曾表示“为自己一生曾烧死五十个异端分子而感到欣慰”。[[希顿]]所著的《[[改革运动的圣经]]》一书将威廉•廷代尔也包括在这些被烧的异端分子之内。 <p style="text-indent:2em;">1536年,廷代尔被天主教以私译圣经的罪名,审讯廷代尔的三名显赫神学家都是来自天主教的卢万大学。菲利普斯就是这所大学的学生。当时有三名卢万大学教堂教士,三名主教,还有其他显贵在场,一同观看廷代尔被判为异端及免去神职,在布鲁塞尔被处死,他们将廷代尔勒死,然后于1536年10月公开焚烧他的尸首。所有人看见他死去都额手称庆,当时廷代尔年约42岁。 <p style="text-indent:2em;">拉丁语的《通俗译本》往往使人难于了解圣经的含义。1526至1536年十年间,廷代尔首次根据希腊原文,将新约圣经及旧约的大部分译为英国人可以明白的现代英语。1534年,廷代尔修正了其新约译本。廷代尔的新约圣经是伊拉斯谟(Erasmus)的希腊文版新约圣经,同时又比对拉丁文通俗版圣经。旧约则译自希伯来文圣经,并参考马丁•路德的德文版圣经及拉丁文通俗版圣经。 ==参考资料== [[Category:基督教人物]] [[Category:翻譯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威廉·廷代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