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14.1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威士拿 的原始碼
←
威士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威士拿'''<br><img src="https://res.cloudinary.com/whistler/image/upload/w_1100,c_scale,dpr_2.0,q_auto/v1/s3/images/header/whistler-village-in-summer.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whistler.com/village/ 圖片來自TOURISM WHISTLER]</small> |} '''威士拿'''(Whistler),為[[加拿大]][[卑詩省]]轄鎮之一,位處[[溫哥華]]以北大概125公里的太平洋海岸山脈中。威士拿是一個度假地區,常住人口有大概9200人。每年到訪威士拿的遊人有大概二百萬人次,主要是為當地舉世聞名的[[高山滑雪]]和[[登山車|山地單車]]場地慕名而來。在過去十五年來,威士拿更多次被多份滑雪雜誌選為[[北美]]最佳滑雪場地之一。威士拿並於[[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10年冬季奧運會]]和[[2010年冬季殘奧會]]期間協辦部分賽事。 == 歷史 == 惠斯勒一帶原是士魁米希族和利魯艾特族原住民的聚居地。到了1860年代,[[英國皇家海軍]]於這一帶進行勘測,並將威士拿所在的山峰命名為倫敦山(London Mountain)。連接彭伯頓谷和現今[[北溫哥華區]]的彭伯頓山徑於1877年貫穿,而捕獸者和淘金者則從1900年代起陸續抵達這一帶,並以於該帶聚居的[[旱獺]]所發出的哨音為該處取了「Whistler」這個非正式名稱。來自美國緬因州的Myrtle和Alex Philip 於1914年在阿爾他湖沿岸購入一塊面積10英畝的土地,並建立彩虹旅館,而太平洋大東方鐵路亦於同年抵達該處,該帶發展漸現雛形。 一批溫哥華商人於1960年成立了加拉博迪奧林匹克發展協會(Garibaldi Olympic Development Association,GODA),意圖將該處發展成滑雪區並爭奪[[1968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由於其基礎設施貧乏(包括缺乏通往溫哥華的行車道路),該處最終不敵[[卡加利]],未能成為代表加拿大的候選城市。<ref name="IOCVote">{{cite web |url = http://www.aldaver.com/votes.html |title = IOC Vote History |date = |accessdate = 2010-03-02 |archive-date = 2008-05-25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525070757/http://www.aldaver.com/votes.html |dead-url = no }}</ref>([[法國]][[格勒諾布爾]]最終獲得該屆冬奧主辦權。) 一條通往溫哥華的雙綫行車道路於1964年開通,最初只是以碎石鋪設而成,後於1966年改以瀝青鋪設。倫敦山於1965年正式更名為威士拿山,滑雪區亦於翌年正式開放。GODA於1965年再次向加拿大奧委會申請代表加拿大爭奪[[1972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這次卻敗於[[班芙]]。<ref name="IOCVote"/>([[日本]][[札幌]]最終獲得該屆冬奧主辦權。) 威士拿最終成功爭取代表加拿大爭奪[[1976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卻因同是代表加拿大的[[滿地可]]成功申辦[[1976年奧運會|同年夏季奧運會]]而落空,該屆冬奧主辦權亦於1970年由美國[[丹佛]]奪得。丹佛於1972年放棄主辦權後,[[國際奧委會]]曾建議將主辦權轉交威士拿,但於當年勝出卑詩省大選的社信黨上台執政後無法在相關事宜上達成一致,最後國際奧委會決定將主辦權轉交曾舉辦過[[196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64年冬奧會]]的[[奧地利]][[因斯布魯克]]。 雖然申奧失敗,但滑雪區一帶的房地產發展仍進行得如火如荼。然而,區内仍然缺乏污水處理系統、消防隊和警隊等基本設備。省政府因此於1974年喊停區内的發展項目,好讓居民、區域局成員和省政府官員決定下一步去向。威士拿遂於1975年9月6日正式設為度假城鎮(resort municipality);此地區政府模式為國内首創。 威士拿構成溫哥華申辦2010年冬季奧運會計劃中的重要一環,而隨著溫哥華於2003年成功申奧,威士拿地區的準備工作也相繼展開。冬奧的[[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季兩項比賽|冬季兩項]]、[[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越野滑雪比賽|越野滑雪]]、[[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北歐兩項比賽|北歐兩項]]和[[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跳台滑雪比賽|跳台滑雪]]比賽於[[威士拿奧林匹克公園]]舉行;[[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有舵雪橇比賽|有舵雪橇]]、[[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俯式冰撬比賽|俯式冰橇]]和[[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無舵雪橇比賽|無舵雪橇]]比賽於[[威士拿滑行中心]]舉行;而[[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高山滑雪比賽|高山滑雪]]比賽則於威士拿溪畔舉行。此外,[[2010年冬季殘奧會]]的[[2010年冬季殘奧會冬季兩項比賽|冬季兩項]]、[[2010年冬季殘奧會越野滑雪比賽|越野滑雪]]、[[2010年冬季殘奧會高山滑雪比賽|高山滑雪]]賽事和[[2010年冬季殘奧會閉幕式|閉幕式]]均於威士拿舉行。賽事期間有約2400名運動員、教練、訓練人員和職員入住;設施於賽事過後改建成住宅區。 == 交通 == 威士拿與溫哥華以[[卑詩省99號公路]](又稱「海天公路」(Sea to Sky Highway),「惠斯勒公路」(Whistler Highway))相連。鐵路服務方面,洛基登山鐵路}提供來回威士拿和[[北溫哥華區]]的鐵路服務,以及連接威士拿和[[亞伯達省]]賈斯珀的跨省列車;兩者皆停靠威士拿火車站。威士拿公交系統在區内營運13條巴士綫。 == 氣候 == 威士拿的冬季清涼潮濕,夏季則溫暖乾爽。每年平均有11天的溫度高於攝氏30度(華氏86度),24天的溫度低於攝氏-10度(華氏14度) ==旅遊景點== 威士拿村是整個惠斯勒地區的主要核心,為世界知名的度假村。村內娛樂設施齊備,各產業名牌專賣店、高級餐飲與運動設施十分齊全,遊客可在此享受悠閒的時光。其中,威士拿滑雪場與高爾夫球場享譽全球,旅客絕不能錯過。 威士拿的 P2P (PEAK 2 PEAK Gondola) 峰頂橫渡纜車則為世界最長無支撐空中纜車,每年有兩百多萬人次的遊客前來參觀搭乘,其中設有玻璃地版的特殊覽車更是享譽盛名。 此外,旅客到威士拿村內,一定不會錯過奧林匹克廣場內的五環奧運標誌,以及山頂的另一著名景點──頒獎台。<ref>[https://www.secenter.com.tw/faq_81.htm 惠斯勒],SEC協益留遊學中心,</ref> == 參考資料 == {{reflist|2}} [[Category:753 加拿大]]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olumn-width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威士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