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38.1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奥托·斯科尔兹内 的原始碼
←
奥托·斯科尔兹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奥托·斯科尔兹内'''<br><img src="https://n.sinaimg.cn/sinakd10109/614/w640h774/20210921/f389-5177fabb181b38b2a919eaf832ecc85f.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034662884/1a34c6fe4001010tst 圖片來财经头条网]</small> |} '''奥托·斯科尔兹内'''(Otto Skorzney,1908年6月12日-1975年7月5日),二战德国武装党卫队特种部队旗队长(上校),二战期间策划实施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行动,有“欧洲最危险的男人”之称。 ==基本信息== 中文名:奥托·斯科尔兹内 外文名::Otto Skorzney 国 籍:[[纳粹德国]] 出生日期:1908年6月12日 逝世日期:1975年7月5日 职 业:军人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 逝世地点:[[西班牙马德里]] 服役年份:1931年–1945年 军 衔:上校 ==人物生平== 奥托·斯科尔兹内是党卫队军官,脸上有年轻时留下的刀疤,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奥托·斯科尔兹内指挥最著名的行动是救出被意大利人推翻并囚禁的[[墨索里尼]]。墨索里尼那时被囚禁在易守难攻的山中旅馆,但奥托·斯科尔兹带领伞兵空降在相当狭小的空降场之上,在没开枪的情况下迅速解除了意大利军队武装,并且带着墨索里尼成功逃出。 另一次成功的作战则是在突出部战役之前,奥托·斯科尔兹内手下的部队扮成美军,破坏道路桥梁,成功让美军感到相当困扰,甚至连盟军指挥官艾森豪威尔都被迫留在自己的司令部中避免被德军特种部队奇袭刺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托·斯科尔兹囚禁一段时间之后被释放,之后在西班牙度过余生。 ===学生时代=== 1908年6月12日,斯科尔兹内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中等家庭里,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斯科尔兹内的家庭原本也算富裕,但是与多数奥地利人一样,受到一战结束后“最恶劣的时期”的痛击——当时奥地利经济低迷,物价飞涨,发行的纸币面额甚至无法买到与纸币相同大小的纸张。斯科尔兹内家像当时许多奥地利家庭一样靠国际红十字会的救济物资才勉强活下来,小奥托直到13岁才尝到牛油的滋味。身为工程师的老斯科尔兹内不断地鼓励儿子,不妨趁此逆境锻炼自己的身心和意志,他的口头禅是“贫困的生活并不会危害人,最可悲的是不能适应逆境”。对正在成长中的十几岁少年来说,父亲的这句口头禅对其影响甚大。 1926年,18岁的斯科尔兹内在父亲的影响下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工程学,整个大学期间斯科尔兹内先后14次参加决斗,其中第10次决斗在其左颊上留下了一道明显的剑伤,被称为“[[荣誉之疤]]”,这也成了他最具特点的个人标志,后来盟军士兵给了他一个形象的外号——“刀疤脸”。这些决斗给斯科尔兹内带来的不仅是伤疤,他曾这样回忆:“学生时代的无数次身心锻炼,使我能够临危不惧,即使在烽火弥天的大战之中,我仍能够泰然自若,毫不感到惊慌……有如持剑决斗一样,在混乱的战争中,痛击敌人的话是非集中精神不可的,我们不能为了闪避敌人而浪费时间,必须牢牢地抓住目标,然后全力地向它痛击。” ===军事生涯=== 1931年,大学毕业的斯科尔兹内加入了奥地利纳粹组织,并成为一名冲锋队队员,其1米92的大块头使其在德奥合并前夜的街头混战中成为纳粹的一名出色打手。1939年二战爆发时,斯科尔兹内已经拥有一个自己的工程设计办公室,在维也纳小有名气。当时已31岁的斯科尔兹内具有单发飞机的驾驶经验,所以很想当一名飞行员,但在经过5个月训练后,德国空军拒绝了他,理由是年龄偏大、而且个头超标。不过空军的人暗示斯科尔兹内说他适合参加地面部队。于是斯科尔兹内在1940年2月转而报名参加被称为“希特勒贴身保镖”的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师,从数千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被分配到该师的“月光中队”(该中队因其指挥官喜欢在夜晚训练而得名),在同一批录取的12名青年中,斯科尔兹内年龄最大,但不久便因其强壮的体格和因决斗而练得的无畏精神而脱颖而出,升至候补军官行列,并转至党卫军第2“帝国”师。 由于斯科尔兹内在东线时常带领部下在战斗中采用狡黠而非常规的作战方式的行为,却引起了党卫军一些高层官员的注意。1942年初,斯科尔兹内从维也纳的病院返回柏林,被调至党卫军第1装甲师在柏林郊外莱布施塔特的军械库,担任技术勤务和维修工作。忙碌而单调的工作令生性好斗的斯科尔兹内感到百无聊赖,但他还是咬牙强忍了6个月。 不久后,斯科尔兹内的命运发生了奇特的变化,他接到一道命令,要求他去武装党卫军司令部报道。此时世界大战已经进入了中期阶段,希特勒突然对英国的特种部队产生了浓厚兴趣。英军往往在不能对付大规模的德军部队时派出小股特种部队,展开变化多端的攻击行动,而且总是获胜的场合较多。希特勒喜欢读卡尔·梅(19世纪德国作家,写过多部冒险小说)的作品,并对一战时在阿拉伯半岛建立奇功的英国游击战大师“阿拉伯的劳伦斯”崇拜得五体投地,此时希特勒告诉希姆莱,他也想组建一支类似英国特种部队的小分队,以便随时完成由他本人直接赋予的特殊任务。而且希特勒坚持这支部队要按照英国人的方式组建,连名字也完全模仿英国特种部队的名字“突击队”(Commando)。<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27/r2pa136019.html 奥托·斯科尔兹内 名人简历网] </ref> 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很多成员对于又组建这样一支非正统部队表示不安,因为军官团一向把军人职业看作是贵族、容克和骑士们的禁脔,特种部队“偷偷摸摸搞破坏”的行动不够光明正大,有损德意志军队的荣誉,是对军人职业的亵渎。而且出于希特勒的“灵机一动”而成立的这种怪部队已经不少,他们特别担心这种部队由于可以和希特勒直接接触而变得非常有权势。最高统帅部最后提出的标准很简单:首先需要一位胆大敢为、精力充沛又具有技术基础的指挥官,但是其次这个人也必须是个头脑比较简单、易受支配的庸人,他必须没有政治野心,不会像当年由小人物爬到党卫军头子的希姆莱那样成为第三帝国的又一个王侯。由于党卫军中一位朋友的举荐,正在修理厂担任维修军官的斯科尔兹内引起了上层人士的注意。1943年4月18日,他被提升为上尉,并被新上任的党卫军帝国中央保安总局(RSHA)头目、其奥地利同乡恩斯特·卡尔滕布鲁纳任命为德国第一支特殊部队——“[[弗雷登塔尔部队]]”(Friedenthal Jagdverbande)的指挥官。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奥托·斯科尔兹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