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251.9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的原始碼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冬雨111.jpg|缩略图|right |[https://p3.ssl.qhimgs1.com/sdr/400__/t01c2f6313d130475ed.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src 来自360图片]]]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汉语成语,拼音是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ref>[http://cy.5156edu.com/html4/z4158m8472j13889.html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在线成语词典</ref> 现考证,东隅为郑州,桑榆为开封。东隅亦指早晨,桑榆亦指黄昏。 == 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示例'''】: 1.唐·李贤注 《淮南子》曰:"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2.《前书》谷子云曰:"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闲。"桑榆谓晚也。” == 相关词语 == 【近义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典故 ==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 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12月引兵东进。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河南渑池东)、宜阳(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 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步行走回溪阪,逃回营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河南渑池礼庄寨)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来,人们引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来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 视频 == <center> ===成语故事 第160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iDisplay:j0025nvldgi|640|360|qq}}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返回「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