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63.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太行山碑(时国金) 的原始碼
←
太行山碑(时国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太行山碑'''<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0035207/pexels-photo-2003520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太行山碑》'''是[[中国]]当代作家国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太行山碑=== 走在一块块太行山石垒砌的渠堤上,一面是斧劈刀崭的峭壁,一面是临崖深渊,清澈的渠水顺着山势缓缓地流淌。这条渠像一条碧绿的飘带,紧紧地萦绕在太行山腰。它是绿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我觉得它周身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岁月在这里仿佛停滞。隆隆的炮声,铿锵的锤钎敲击声,已幻化成了美妙的自然之曲,在每一个走过的后人心间奏起,鼓荡着胸中无数的红旗猎猎,实在震撼于这韵律的高亢和强劲。 这个爽朗的秋天,站在红旗渠坚硬的石堤。我从它建设的故事中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称誉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壹 极目历史的深处,太行山区,山穷、水恶、地瘦、人贫。位于太行山麓的林县,素称太行山的门户,自古山高坡陡,土薄石厚,天不下雨,地不存水,十年九旱,水源奇缺,是河南最缺水地区,小旱薄产,大旱绝产。《林县志》记载,从明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的500多年间,曾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次。白纸黑字间“人相食”的表述是那么刺眼而高频——“林县每遇干旱,河干井涸,地裂禾焦,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姚村镇寨底村碑石上,记述了清光绪元年(1875)至4年(1878)林县遭大旱的悲惨情景:“三年间无麦无禾……众所食者,树叶野菜,更有非人所食之物,也借和榆皮为末食之……人物失散,畜类凋零,当困苦之时,而能自植其身者,盖亦鲜矣。有饥而死者,有病而死者,起初用薄木小棺,后用芦席,嗣后芦席也不能用矣。死于道路者,人且割其肉而食之,甚有已经掩埋犹有刨其尸剥其肉而食之者。十分之中死者六七。” 任村区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跑到离村3.5公里远的黄崖泉挑水吃,曾跌死、跌伤三人。民国初的一年,天大旱,泉水只剩下香头那么粗,远道来这里挑水的人越来越多。大年三十,老长工桑林茂起五更爬上黄崖泉,想趁早挑一担水回家过年。可挑水排队的人太多,一直到天黑才集满一担水。新过门的儿媳妇,心痛公爹,摸黑出村迎接,由于天黑路陡脚小,接过担子没有走几步被石头绊倒,一担水泼了个精光,儿媳妇又气又愧,回家悬梁自尽了。桑林茂怀着满腔悲愤,埋葬了儿媳妇,大年初一领着儿子踏上了风雪交加的逃荒路。 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视水如命,盼水想水心切,许多村名冠以水字,诸如张家井、洪河、柳泉等等。连给孩子起名字也都要带上个水字,如男孩子叫水旺、水生、兴水、来水,女孩子叫水英、水莲、水娥等。 为了节省水,许多深山区农民平日很少洗脸洗衣服,只有在过年过节赶庙会、走亲戚等特殊情况下才舍得洗手洗脸。洗脸也往往是全家伙用一个盆,舀一点点水,大人洗了小孩洗,洗罢还要把脏水澄清,留着下次用。刷锅洗碗水也是上頓用了下顿用,今天用了明天用,连用数次,直到水成了糨糊状,才肯让牲口喝掉。 对于这种缺水状况和盼水心情,老百姓口传这样一首民谣: 家住在高山,用水真作难。 担水如取经,吃水似油盐。 房子着火没水救,亲眼看着火自欢。 盼星星,盼月亮,啥时水能流到咱村上? 贰 一只雄鹰翱翔在太行山的上空。 1954年,26岁的杨贵任林县县委书记。在这里,他一干就是二十一年。 杨贵在林县二十多年如一日,跑遍了全县四百多个村庄,在一千多户农家住过,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大自然的脾气”,提出了“水字当头,全面发展”的方针。带领县委一班人发动群众治山治水,要把“天上水蓄起来,地下水挖出来,本地水找出来,外地水引进来”,从而彻底改变林县缺水的面貌。经过连续几年的水利兴修,全县自然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建成了天桥渠,抗日渠,淇南渠,淇北渠,英雄渠等引水渠道和要街、弓上、南谷洞、石门等中型水库。 然而,1959年林县再次遭遇特大旱灾,从春到秋没下过一场透雨,干涸两百多天,全县境内无滴水可用 。 艰难困苦,在强者面前,有时便成了激发斗志燃烧激情创造辉煌的熊熊烈焰。与其在苦熬中死去,不如在苦干中求生。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这年年底,一个注定将震惊世界的壮举——“引漳入林”工程诞生了——从山西平顺将漳河水拦腰截流,把河水引上太行山,引进林县。 这个决定很快得到了河南省委的批准。1960年1月27日(腊月二十九)河南省委向山西省委发函,请求解决林县“引漳入林”的有关事项,2月1日(正月初五),山西省委就开会研究,同意林县借道引水方案。第二天就通知河南省委。 林县县委向全县55万人民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要让太行低头,让河水听用,从根本上改变干旱缺水的旧貌。这个号召,顺应了世世代代林县人民要摆脱缺水之困,绝不愿再忍受大自然摆布,改造自然,做大自然主人的强烈愿望。一经提出,就受到全县人民的热烈响应。气壮山河,鼓舞人心。 1960年的元宵佳节,杨贵书记和县委全体领导率领3万多民工组成的修渠大军冒着寒风,踏着霜冻,浩浩荡荡地开上了太行山,扑到荒无人烟的漳河滩和“引漳入林”工程的各个施工段。于是,过去峰峦叠嶂冷壁清寒的太行山间顿时成了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的战场。 在几千年没人烟的漳河滩,从渠首到分水岭间的无数没有名字的荒山野沟的渠线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在寒冷的太行山深处,铁锤声、钢钎声打破了几千年太行山的宁静,坚硬的岩石和血肉之躯开始碰撞。千军万马战太行,是人与大自然的较量,是不服,是不屈。虽然敲打第一声的不知是哪一把锤子,那一声锤音一定响彻云天。 这个战场一摆就是十年。 叁 十年时间,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马有金在红旗渠工地就任了九年指挥长。1961年10月马有金任红旗渠总指挥部指挥长。这时红旗渠建设资金十分紧张,民工生活口粮标准很低,为鼓舞民工的斗志,他身体力行,与大家同甘共苦,同劳动,同吃野菜,抡锤打钎。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他总是带头跳进冰冷的水里,带头挖石出碴。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率领民工攻克了许多艰难险阻。在工地上,他与年轻人比赛抡锤打钎,一股劲能打100多锤,一般人都比不过他。他对建渠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发现谁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当场给予严肃批评,立即掀掉,坚决返工。为了红旗渠的建设,九年,他没有在家陪家人过一个春节。母亲生病,他一直抽不出时间回去照料,直到母亲病故,才向县委请假回家送葬。在母亲的坟头他长跪不起,浊泪成行:“母亲,红旗渠不修成,我对不住您老人家呀!” 其实,当年不仅仅是马有金一位领导干部战斗在工地,林县县委要求每个县领导干部每个月在工地劳动的时间不少于十天,一年就是一百多天。抡大锤,烧石灰,造炸药,放山炮,到处都能看到干部和党员的身影。 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汗水,群众就能流血水。 在红旗渠的山崖上有一块巨大的摩崖石刻——“山碑”两个字,雄强奇逸,气象浑穆。是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书写。虽然我不喜在景点拍照,但还是情不自禁把这两个字收进相机。林县人民以山为碑,把生命镌刻在这巍峨的太行,用无悔的青春书写了人生碑文。 在整个红旗渠建设中有81名干部和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在翻阅《红旗渠志》时,看到的第一位为建渠牺牲的烈士就是吴祖太。他是红旗渠建设工地上唯一的一位水利专业毕业的技术员。 那是红旗渠正式动工的第45天——1960年3月28日,下午6点多钟,收工后,红旗渠工程技术员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时有土石塌落,立即放下饭碗,和姚村公社分指挥部干部、姚村卫生院院长共产党员李茂德赶到隧洞,检查安全。不幸遭遇塌方,两人光荣牺牲,吴祖太年仅27岁。 吴祖太祖籍原阳县白庙村,1933年生。幼时家乡闹饥荒,7岁随父母到郑州讨饭,靠卖水过日子。1953年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于1958年来到林县水利局工作。在林县,他被林县人缺水、找水、引水的事迹深深感动,把林县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南谷洞水库工地负责技术工作时,为赶任务,逢年过节他也不回去。不久,他的新婚爱人薄慧贞为救学生因车祸身亡,他悲痛欲绝,料理完后事,第二天就赶回了南谷洞水库工地。 转战红旗渠后,他和当地的土专家一道,不畏艰难,翻山越岭,饿了啃几口干馍,渴了喝几口泉水。白天用仅有的两个水平仪,一点一点地测量;夜晚,在煤油灯下用算盘计算,有时一算就是一个通宵。最终完成了红旗渠定线测量设计任务。 红旗渠开工后,他日夜操劳,整天吃住在施工现场,处理了许多棘手的技术难题。青年洞一段,原来设计的是绕山挖明渠,但是工程量太大,施工难度大,吴祖太将原设计方案改为开凿隧洞。在总干渠跨越浊漳河的地方,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充分了解漳河水文情况后,设计出了构思灵巧的“空心坝”方案,让渠水从坝心通过,让河水从坝顶溢流,河水走河道,渠水走渠道,解决了渠水和河水交叉的矛盾。 肆 在老鹰嘴,我仰头注视着那几欲下坠的绝壁悬崖,试图复原出当年任羊成和他的除险队凌空除险的场景和心境,无法想象在这飞鸟不能驻足,猿猴难以攀援的石壁悬空作业需要多强的意志和多大的勇气。许久,我终于明白,此时的任羊成们凭得已不仅仅是胆量和毅力,一定是一种“无我”的境界! 红旗渠学院的李妲副院长向我们介绍了任羊成除险的几个精彩片段。 会战中,炮声隆隆,山石被炸得疏松,浮石不停地坠落,嘎嘎直响,大家眼巴巴地看着,上不去人,不能动工。 为保证安全,总指挥部决定组成一支专业除险队,实施凌空除险。这种方法源自林县民间采集中草药,用绳索捆住腰,手持长杆抓钩,身背铁锤钢钎等工具,飞崖下崭,犹如一只只雄鹰,翱翔在险石丛中,将一块块浮石勾撬掀落下来。生命只靠一条绳索牵挂。因腰部长时间被粗绳系磨,磨破的皮肉常常是和衬衣黏连在一起,一下班,第一件事就是脱掉衬衣。久而久之,老任的腰部形成了厚厚的一层老茧,粗糙如老榆树的树皮。 除险中,任羊成曾摔下,跌在山坳荆棘丛中,脊背扎满了尖尖的枣刺,回到住地,请房东老大娘和儿媳妇给他挑刺。有的刺已折断在皮肉中,只能用纳鞋底的钢针一个个地往外挑。一个多钟头,挑了满满一手窝的棘刺。他硬是一声不吭,汗水却湿透了草席。 在虎口崖除险,当快要扑进凹檐里的时候,一块飞石砸中了他的嘴,三颗牙生生地被砸掉,歪在嘴里,鲜血直流,为了不影响除险,他忍着疼痛硬生生地将牙拔掉。工地领导让他进医院休息治疗。第二天他忍着疼痛,戴上口罩又背着大绳,上阵除险。 一次在“青草洼”,任羊成去除去塌方险情,在躲避之时,炸药突然爆炸,任羊成一下子被崩裂的烂石埋住,瞬间失去知觉。指挥长马有金得知后,迅速带着百余名民工提着马灯,发疯般地东找西寻,终于从乱石堆中拽出了血肉模糊的任羊成。 大家说,除险队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阎王还是没有收。 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的课堂上,我们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见到了已经94岁高龄的任羊成老英雄。他的手虽然已经抖得厉害,可说起当年的故事,眉宇间依然充溢着一股豪迈之气。他说,人需要有种精神,苦熬没个尽头,苦干才有出路。假如再修红旗渠,他还是要去参加除险队。 伍 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10年,杨贵书记带领林县[[人民]]历经10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1818万立方,在万仞壁立,青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2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南京]]长江大桥一道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当地[[群众]]说“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 现在想来,杨贵作为一位县委书记,他在那个时代实在是抓住了一切他所能抓住的[[机遇]],[[利用]]了一切他所能利用的[[资源]],甚至有的担当,已超过了他个人的承受,完全是一种责任和情怀。 一个人凭借一份责任和情怀,意志和境界,究竟能走出怎样的诗和远方,能达到何种人生的高度? 在这里,杨贵和他带领的红旗渠建设者用行动乃至生命给出了答案。 当“千斤稻”“万斤薯”“放卫星”的浮夸风兴起,当大炼钢铁的热潮滚滚而来,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铺天盖地之时,杨贵和林县县委没有盲目跟风,而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那些“放卫星”的地方,粮食被征购一空,而林县人民却攒下了约300万元和3,000万斤粮食,这些资金和粮食成了日后修建红旗渠的底气和本钱。 是的,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1991年4月27日,河南省在林县召开全省水利表彰大会上,当大家得知老书记杨贵也被请到了会场,全场起立,掌声足足持续了十五分钟…… 面对此情此景,当时的省委书记李长春说: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像杨贵[[同志]]那样,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离开岗位多年,还依然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山碑巍峨,口碑无价,心碑永恒。 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把修建红旗渠的这些石方,垒起三米高两米宽的城墙,可以从南方的广州一直延伸到北部的[[哈尔滨]]。这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还处在[[工业]]社会起步之前的农耕[[文明]]时代,靠的是一锤,一钎,一双手创造的人间伟大奇迹。不,应该是用一种精神创造的奇迹。 这种精神,后来被人们提炼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兀立在飘逸的人间天河,一位诗人的吟诵回荡在太行山谷: 我站在渠畔高山头 望红日一轮照神洲 千里太行收眼底哦 我豪情激荡放歌喉 …… 陆 秋意渐浓,山中特有的柿树已在我们的头顶缀满了红艳艳的果实。漳河南岸,太行山腰的轰山炸石、锤钎叮当已过去半个多世纪,放眼望去,如今的林县俨然是“银龙舞太行,千里谷米香”。 上世纪80年代,一批在红旗渠建设中锻炼成长的能工巧匠,奔赴各地从事建筑[[行业]]。他们从红旗渠带向各地的,不仅仅是在修渠战斗中锻造出来的一流建筑技术,还有红旗渠中流淌的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精神。凭着太行山石般过硬的质量,他们为林州市打造出“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林州人王付银有一支建筑队,专接别人不愿干的苦活难活。在汉十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崔家营汉江特大桥的施工中,王付银的队伍接活后日夜施工,最后圆满完成任务,甚至还抢出70天的工期。 站在庙荒村红旗渠旁嫩绿的板栗树下,我发现日新月异的林州城可以尽收眼底。10年前,坐落在太行山脚下的庙荒村还是个贫困村。这里土薄石厚,房屋破旧。2012年,郁林英当选庙荒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民眼里,这是个敢拼敢做的“女汉子”。上任伊始,郁林英铁了心带领村民改变村里的贫穷面貌。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她不等不靠,立足村子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她多次去外地招商,拉来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这几年,庙荒村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打造起特色民宿旅游村,被红旗渠干部学院挂牌为“研、学、游”基地。如今,村里已建成农家院14户,特色院20户,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小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郁林英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红旗渠的故事已经远去,红旗渠精神却始终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在林州大地上代代流传……<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561440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时国金(笔名清祺),现任宣城市宣州区政协主席,宣城市作家协会主席。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太行山碑(时国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