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222.1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太华寺 的原始碼
←
太华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太华寺'''<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b1-q.mafengwo.net%2Fs14%2FM00%2F40%2FD7%2FwKgE2l1vQZmANHndAARcEr2baRo69.jpeg%3F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refer=http%3A%2F%2Fb1-q.mafengwo.net&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0269736&t=80bf7f4d27d55d30fc475e6e463e0ba1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ct=201326592&z=0&tn=baiduimage&ipn=r&word=%E5%A4%AA%E5%8D%8E%E5%AF%BA%E5%9B%BE%E7%89%87&pn=30&spn=0&istype=2&ie=utf-8&oe=utf-8&cl=2&lm=-1&st=-1&fr=&fmq=1657677728861_R&ic=&se=&sme=&width=&height=&face=0&hd=&latest=©right=&cs=732241186%2C579043501&os=2503188041%2C2071103394&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b1-q.mafengwo.net%2Fs14%2FM00%2F40%2FD7%2FwKgE2l1vQZmANHndAARcEr2baRo69.jpeg%3F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26refer%3Dhttp%3A%2F%2Fb1-q.mafengwo.net%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0269736%26t%3D80bf7f4d27d55d30fc475e6e463e0ba1&di=7108135681917976577&tt=1&is=0%2C0&adpicid=0&gsm=3c&dyTabStr=MCwzLDIsNCw2LDEsNSw4LDcsOQ%3D%3D 圖片來自百度]</small> |} '''太华寺'''又称"佛严寺",位于太华山上,居西山群蜂之中,森林茂盛,为西山最高峰,海拔2500米。它始建于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为梁王[[甘麻刺]]创建。云南禅宗的"开山第一祖"玄鉴(又名无照)常在此讲经说法。后改称为太华寺,被明[[黔国公沐英]]奉为家庙。明末被毁,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总督范承勋重建。大悲阁在咸丰年间遭战火烧毁,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又重建。 ==寺庙简介== 雄峻庄严的太华寺,坐落在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太华山腹。太华山东临滇池,北接华亭山、碧鸡山、南连太平山、罗汉山,是西山的最高峰。这一带峰峦起伏,溪水潺潺,木林苍翠,秀竹牵衣。太华寺依山傍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巍然耸立,颇为壮观。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烟波浩渺的五百里滇池,蜿蜒陡峭的太华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扑朔迷离,宁静和谐的迷人景色。 至今已历经七百年风雨驳蚀和兵燹的沧桑岁月,明清两代多次扩建和修葺,但主殿仍保持元代建筑风格。 太华寺座西面东,规模宏阔,布局严谨,四合五天井,走马戏角楼,展现了多民族传统的穿斗结构。寺内亭、阁、廊、池汇成曲,清幽恬静。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两分出游廊,与两厢亭阁楼台相串连,全部建筑占地3562平方米。建筑艺术别具特色,介于北京宫廷园林建筑和苏州人工园林建筑之间。太华寺,万松环翠,鸟语花香,院宇清秀,曲径通幽,令人耳目一新。 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石坊中门横额携刻“峻极云霄”,两侧为“凝岚”、“叠翠”。石坊柱上,正联为“一幅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侧联为“滇海平波,鬟镜清漪真可鉴;西山雨霁,太华缥缈作者凭登。”联额情景交融,表现了佛门对社会世态的殷切关注。 天王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高近二十米,占地367.5平方米。殿正中一座木雕观音,双手合十,神态慈祥,站立在莲花神龛上,高约两米,宽冠华服,璎珞蔽体,系清康熙年间遗物。仰望观音信容,不禁令人生起一股普渡众生之感。大殿两旁为粉彩四大天王塑像,各高三米,神情安然,不怒自威。背面韦陀披金甲,按剑踞地,展现了护法神的尊严,相传为光绪年间黎广修的作品,创作手法著重于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的刻划,形象逼真朴实,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穿过庭院,进入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高近三十米,占地484平方米。殿堂由二十二根明柱支撑,屋顶方檩子骨架,穿逗结构,外廊四个石鼓支撑四根巨柱,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大殿檐下悬挂“如如不动”横匾,是对释加牟尼的赞颂。大殿正中供三世佛,高三米,正中释伽牟尼;左右为药师师佛、阿弥陀佛;释伽两侧立迦叶、阿难两弟子。他们神情庄重,慈眉善目,金粉着身,造像出神入化,技术精湛,相传为元代作品。 大殿两壁神龛上置铜铸鎏金菩萨十四尊,全为观音,通高一米。左右神龛正中分别为观音菩萨、准提菩萨。准提菩萨十七臂,观音菩萨十九臂,有如孔雀开屏环列身后。中心两手合十,上方两手持日、月,其余分别持如意幢、杨柳枝、莲花、澡灌、轮、圣瓶、绢索、经夹、无畏印、剑、罗、迦果、金刚杵、念珠等。工艺精美,丰肌绰约,神情恬淡,雍容华贵,一幅慈悲为怀的姿态,感人至深。大雄宝殿内的紫檀木雕宝殿,分上下两层楼阁,玉阶抱柱和飞檐斗拱系用数百块小木标接制而成,工艺精巧,玲珑剔透,是一件保存较好的艺术珍品,体现和凝聚了工芹艺师的独特构思和高超技艺。 太华寺的最高处是著名的大悲阁,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后遭兵燹毁坏,光绪九年(1883年)大修,五开间,单檐歇山顶,占地582平方米。二楼檐前悬有“大悲宝阁”巨匾,是佛家供奉观音的宝殿。现大殿内有铜铸佛三尊,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立身释迦牟尼佛,为康熙间遗物。佛像面容慈善,金粉鎏身,各高2.8米。 雄踞高台丛林之上的大悲阁,气象非凡,雕檐绘彩,台墀高大宽敞,能容光焕发纳上百人。引人注目的是大理石台墀栏杆上攀附着龙、狮、虎、象、孔雀、仙鹿等。它们体态逼真,神情各异,栩栩如生。这是在康熙年间从昆明城内吴三桂的王府里拆运来的。大理石浮雕栏杆透露出吴三桂曾几何时的豪富、奢华、贪酷和衰败。 大悲阁,殿宇宽敞,“石栏缭绕,万象华呈,最为胜览”(张佳澈《[[游太华山记]]》)。所以后世又称缥缈楼。历代文人韵士多喜登临赋诗。“空中楼阁开天书,寺顶云霞接水光”。登临至此,仰观美景,云在蠕动,雾在离合,云雾漫过殿阁,越聚越浓,渐渐只剩下漂浮的云块、隐约的曲线,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图案。 寺内附属建筑颇多,大雄宝殿北侧面原为“思召堂”,是明初黔国公沐英的祠堂,近年来已重建成冷饮和茶室。南侧为 “映碧榭”,侧楼南侧中部凸出,成为亭台,伸进碧池之中。池约两亩见方,分大小两池,内有假山屿点缀,池周环以曲廊,山、水、楼、廊相衬,美不胜收。 大雄宝殿东面的“万顷楼”壁有康熙帝御书:“世济其美”。碑铭:“登楼远眺,东浦彩虹,西山苍翠。朝观日出,浪花红艳;夕视归帆,百舟似箭。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根”。仿佛置身于海市蜃楼之中。太华寺,繁花似锦,品种众多。那红艳似火的茶花,亭亭玉立的白玉兰、紫玉兰、朱砂玉兰;那如腊塑的梅花,在新春之际,开满枝头,布满庭院,争艳斗奇。轻风吹来,阵阵花香伴着善男信女点燃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寺庙景观== 且看大雄宝殿、一碧万清阁,皆围以石栏。虽因天阴多雨,以至石栏漫生苔藓,但苔藓掩盖不了生动形象精巧细致的浮雕。这不是别的,正是吴三桂王府旧物。明末边关重将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决然背明,引清军入关,封平西王镇守云贵。吴逼死南明永历帝,兴建王府,权势日重。康熙深感“三藩”之势,已尾大不掉,“撤亦反,不撤亦反”,而断然削藩。吴三桂铤而走险,以“复明”起兵,反清称“帝”,终兵败洞庭。兴也一时,败也一时,历史少不得这类人陪衬,不然就要暗淡许多。连带一个显赫一时的家族,也就此破败。苦心经营20载的王府,人非物是,拆而重修太华寺。区区寺庙,无意间竟做了一段历史的物证。 山门外,一棵银杏树,挺拔粗大,相传为建文帝手植。建文帝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长孙,继位后,因诸王叔拥兵自重,便着手削“藩”,可惜没有后来康熙干练,激起燕王朱棣发兵而攻破南京。城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从此,建文帝下落便成千古之谜。其实,建文帝极有可能逃出宫去,且化作僧人流落云贵地区。想朱元璋由僧而帝,其孙则由帝而僧,宛若历史开的一个玩笑。相传建文帝也曾僧居太华寺5年,这些传闻虽未写入正史,但也许不无一点根据,不会完全捕风捉影,传闻中或许叠映着历史真实的影子。纵观太华寺,历尽沧桑,依旧层楼飞阁,巍峨磅礴。 <ref>[https://travel.kunming.cn/c/2016-09-05/13350094.shtml 昆明旅游资讯网 太华寺]</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227 寺院]]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太华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