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48.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天文馆 的原始碼
←
天文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北京天文馆.jpg|300px|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137211572&di=f2f9b17cd741cb09641ce269387df5c7&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itbbs%2F1508%2F02%2Fc56%2F10582805_1438521799457_mthumb.jpg 北京天文馆]]] '''天文馆'''是指以传播天文知识为主的科学普及机构。天象仪是其必需的设备,安置在半球形屋顶的天象厅中,可将各种天象投放在人造天幕上进行天象表演,并配合解说词说明各种天文现象。许多天文馆往往还建有从事天文普及活动的小型天文台。向社会公众和天文爱好者提供天文科普活动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介绍天文现象和天文科普活动信息。为公众提供各种参与社会科普活动的机会、建立天文爱好者之间和与天文学家的联系,以提高公众的科普意识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爱好,并为有志于天文事业的青年、学生及爱好者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天文馆通过天象表演、天文讲座、放映天文科学教育电影、举办天文图片展览、出版天文普及书籍和刊物、组织天文观测活动、辅导制作小望远镜和天文教具等形式从事天文普及工作。 == 内部效果 == 现代天文馆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是其内部的节目效果,而非它的外部形态。光的投影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没有确定尺度的空间。这种对空间的去实体化是20世纪早期建筑的野心之一,比如当时出现的各种带有最低限度的内部空间划分的玻璃建筑的设计。天文馆的节目更进一步,暗示实体边界也可能一并消失。观众席上的观众同时身处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空间之内,和看似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 在某种程度上,无论半球形内部圆顶里的空间是什么样子,它都能被纳入大多数建筑形式——球形的、神殿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或任何当前流行的风格。至于非视觉、非物质的天文学能够启发何种天文馆建筑,则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虽然没有天文馆有足够的勇气追随球体视野的步伐,创造球形的内部投影空间,许多天文馆还是采用了球体作为外部建筑形态,令人自然地联想到行星和其他天体。<ref>[http://culture.ifeng.com/c/7v4QiHf7ZN3 凤凰网文化读书]</ref> == 价值及意义 == [[File:天文馆.jpg|缩略图|[https://www.douban.com/note/634784628/ 爱因斯坦天文馆]]] 展现宇宙的无穷魅力,引导天文爱好者理解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 能够知道我们居住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它的过去、将来又如何; 让人知道怎样识别那璀璨斑斓的四季星空; 亲眼目睹无垠苍穹中那千姿百态的天体; 亲自探索浩瀚宇宙中那无穷无尽的奥秘; 了解我们脚下的大地、头顶的天空; 知道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月亮有圆有缺、彗星有尾巴、天上还下“流星雨”。 <ref>[http://www.kepu.net.cn/gb/beyond/astronomy/fans/fans.html 中国科普博览]</ref> == 各国分布 == 1928年德国慕尼黑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馆,世界上已建有100多所大型天文馆 ,中小型天文馆更是不可胜数。中国于1958年建立了第一座较大型的天文馆——北京天文馆,此外中国各地还建有数十座较小型的天文馆。天文馆除开展普及天文知识、进行天文学宣传教育外,还进行天文观测并从事一定的天文学研究工作。天文馆越来越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科学普及机构。现建立的天文馆,都开展天文学和相关学科的普及宣传活动,有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宇宙科学馆的趋势。<ref>[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6-11/09/content_1725541.htm 人民网]</ref> [[File:天文馆3.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138204167&di=8ce09cb39f715603f0e5618128b84f0a&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71207%2Ffe4c32b7cb50444e81b5e5fd2d274ca1.jpeg 阿德勒天文馆]]] [[File:天文馆4.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139260264&di=29a46ef60a0a9240ca43fa4f57c0c632&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photoblog%2F8%2F4%2F3%2F0%2F8430175%2F20099%2F25%2F1253833814215_mthumb.jpg 北京天文馆内部]]] [[File:上海天文馆.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139476154&di=c7598bd7f44db6e36894464d68411a6f&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s.shobserver.com%2Fnews%2Fnews%2F2019%2F1%2F23%2Fe90c20f6-7dce-4009-8459-84a4b3942fa2.jpg 上海天文馆]]] {| class="wikitable" |- ! 名 称 !! 位置 !! 穹幕直径 (米) !! 天象仪型号 |- | 中国科技馆 || 北京 ||27 ||Astrovision; Spitz |- | [[北京天文馆 ]] || 北京西直门 || 23.5 || 老馆和新馆多放映厅,Zeiss Universarium-IX |- | [[天津科技馆]] || 天津河西 || 23 || Digistar-II |- | 河北省科技馆|| 河北石家庄 || 23 || 日本五藤天象仪GSS-VI |- | [[上海科技馆]] || 上海浦东 || 23 || Digistar-3 |- | 台北天文馆|| 台湾台北 || 25 || Zeiss Mark-VI |- | 香港太空馆 || 香港九龙 || 23 || Zeiss Mark-VI |- | 澳门天文馆|| 澳门科学馆 || 15 || 2009年新建成 |- | 韩国国立科学馆 || 韩国大田 || 21.5 || 日本五藤天象仪 GSS-II |- | 足立儿童馆|| 日本东京 || 23 || 日本五藤天象仪GSS-Helios |- |大阪科学馆 || 日本大阪 || 26.5 || Minolta Infinium-L; Virtuarium |- | 爱媛县立综合科学博物馆 || 日本新居浜 || 30 || 日本五藤天象仪GSS-Helios |- | 立姬路科学馆 || 日本兵库县姬路市 || 27 || Minolta Infinium Alpha |- | 圣地亚哥天文馆 || 智利圣地亚哥 || 23 || Zeiss Mark-VI |- | 伽利略天文馆 ||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 20 || Zeiss Mark-V |- | 蒙特利尔天文馆 || 加拿大蒙特利尔 ||20 || Zeiss Mark-IV B |- | 地平线天文馆 || 澳大利亚西珀斯 || 18 || Sky-Skan definite |- | 海登天文馆 || 美国纽约 || 21 || Zeiss Universarium-IX |- | 格里菲斯天文台 || 美国加州洛杉矶 || 23 || Universarium-IX; Digistar-3 |- | [[莫斯科天文馆]] ||俄罗斯莫斯科 || 26 || Universarium-IX |- | 卡尔·蔡司天文馆 || 德国斯图加特 || 20 || Universarium Models IX and IX TD |- |第谷天文馆 || 丹麦哥本哈根 || 23 || Zeiss Modell-VI |- | 米兰天文馆||意大利米兰 || 20 || Zeiss Mark-IV |- | 斯德哥尔摩宇宙馆 || 瑞典斯德哥尔摩 || 23 || Digistar-3, Fidelity Bright |- | 布拉格天文馆 || 捷克布拉格 || 23.5 || Cosmorama |- | 布达佩斯天文馆 || 匈牙利布达佩斯 || 23 || Zeiss Modell-VI |- | 维也纳天文馆 || 奥地利维也纳 || 20 || Universarium-IX |- | 开罗天文馆 || 埃及开罗 || 23 || 日本五藤天象仪GSS-Helios |- | 约翰内斯堡天文馆||南非约翰内斯堡 || 20 || Zeiss Mark-III |- |} <ref>[https://www.docin.com/p-1144766132.html 豆丁网]</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20 天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天文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