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62.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天启 的原始碼
←
天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天启七年.jpg|缩略图|右|天启七年[https://baike.baidu.com/pic/%E5%A4%A9%E5%90%AF%E4%B8%83%E5%B9%B4/12119499/0/cb8065380cd79123c37ea9dea3345982b3b780f9?fr=lemma&ct=single 图片链接]]] '''天启''' (明熹宗朱由校年号)[ 天启<ref>[https://history.supfree.net/sima.asp?id=2554 [[天启七年]]中国历史纪事年鉴查询]</ref>(1621年- 1627年)为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的[[年号]],[[明朝]]使用该年号7年。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为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朱常洛在位仅29天就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即位。朱由校因其父不受祖父万历帝的宠爱,所以自幼也备受冷落,少文化、好木技,被称之为木匠皇帝。[[明神宗]]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朱由校16岁即皇帝位,登基后后金威胁日益严重,内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已是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天启七年(1627年)朱由校因意外落水成病,又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死后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葬明十三陵之明德陵。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帝,即后来的[[崇祯皇帝]]。<br> == 在位皇帝 == [[泰昌元年]](1620年),其父明光宗在位不足三十天便在红丸案之中暴毙。九月初六,由长子朱由校即任,是为明熹宗。由于明光宗在皇子时期不被父亲明神宗所喜爱,再加之即位不足一个月而亡,使得朱由校即位时并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得靠身边的太监辅佐,这造就了后来[[魏忠贤]]等人的干政。<br> 明熹宗即位后,升任皇太孙时代即结识的太监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而原为市井无赖的魏忠贤与朱由校乳母客氏狼狈为奸。抚养皇帝的[[李选侍]]和魏忠贤利用皇帝年少无知把持朝政,左光斗、杨涟等反对,不让李选侍与皇帝同住,迫使她移居他处,是为移宫案。 朱由校有木匠天份,亦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史载“又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为之。性又急躁,有所为,朝起夕即期成。成而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且不爱成器,不惜改毁,唯快一时之意。”“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刘若愚《酌中志》“又极好作水戏,用大木桶大铜缸之类,凿孔创机,启闭灌输,或涌泻如喷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机于下,借水力冲拥园木球如核桃大者,于水涌之,大小盘旋宛转 ,随高随下,久而不堕,视为嬉笑,皆出人意表。”。他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魏忠贤总是乘他木工做得全神贯注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遂逐渐专权,诬陷忠良,致使朝政败坏。同时期,女真人努尔哈赤则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乘机攻占[[沈阳]],声势日隆。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校把位于北京西南大房山系九龙山附近的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帝王陵寝全部捣毁了,以断其女真人[[龙脉]]。 天启六年(1626年),北京发生“王恭厂大爆炸”,死亡2万余人,原因不明。<br> 天启帝在位期间,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农民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天启帝]]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br> 天启七年(1627年),[[朱由校]]不慎落水病重,霍维华献“灵露饮”,以五谷蒸馏而成,清甜可口,但几个月后病情加剧,浑身浮肿,召见信王朱由检,即行驾崩,时年23岁,谥明熹宗。明熹宗无子,遗诏立五弟朱由检为皇帝,即后来的[[明思宗]]。 === 在位年号 === {| class="wikitable" |- ! 年号时间 !! 公元日期 !! 干支日期 |- | 天启元年 || 公元1621年 || 辛酉年 |- | 天启二年 || 公元1622年 || 壬戌年 |- | 天启三年 || 公元1623年 || 癸亥年 |- | 天启四年 || 公元1624年 || 甲子年 |- | 天启五年 || 公元1625年 || 乙丑年 |- | 天启六年 || 公元1626年 || 丙寅年 |- | 天启七年 || 公元1627年 || 丁卯年 |} ==資料來源== {{reflist}} [[Category:620 中国断代史]] [[Category:626 明]]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天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