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39.7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竹净土寺 的原始碼
←
大竹净土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大竹净土寺</big> ''' |- | [[File:大竹净土寺.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净土寺 地理位置;大竹莲印乡天生村 占地面积;100余亩 |} '''大竹净土寺'''位于[[大竹县]]城东郊,距县城竹阳镇5公里,其前身为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即公元691年)兴建的复兴寺。后复兴寺因年久失修及文革时期的严重损毁,已荡然无存。 ==地理位置== 距大竹县城郊3公里莲印乡天生村境内的净土寺占地面积116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鸟瞰全寺,龙首塑高16.8米阿弥陀佛像镇寺,身中轴线上9重殿宇俨如梵王宫阙,9重殿堂楼亭点缀于郁郁葱葱之松林中,若隐若现,殿堂松林,相互辉映,梵音鸟鸣,天然浑成。该寺东南西北,四围壁立,岭峭十丈,山峻雄奇;由东南而西北,蜿蜓跌宕,似巨龙腾空,欲飞苍穹。东南龙头,形如冠状,故曰高冠山。 ==简介== 明[[万历]]初(约公元1580),高冠山始建高冠寺,自明至清,三百余年,香火不断。民国初年,社会动荡,迭起匪患,县城士绅,于山之西面,砌寨设门并置庐舍若干,避难于此,苟求平安,那时此处亦称高冠寨。民国末年,僧走寺颓,庐舍空闲。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寨墙庐舍松林皆毁败,仅四围悬崖松林尚存,加上因岭高难行,人迹罕少。岁月悠悠,光阴流逝,高冠寨这块风水宝地,亦渐渐被人们忘记。<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19/dazhujingtusi.html 大竹净土寺] , 旅游指南 </ref> 时至2002年(壬午年)9月,僧人[[释德道]]云游至此,驻足观山象,悟此山之有圣;勘地脉,知是处之发祥,佛缘顿开,宏誓愿重修殿宇,创建川东第一净土道场,净土寺由此得名。僧德道血气方刚,勘破万法,只了一心。他行已老成,呕心沥血,竭虑殚精,成竹于胸,毅然募修,德感八方。祈挥一引,应者如云,善男信女,各出功德,源源聚集。两序大众,同心齐力,利济道场,供香奠基。凿山石垒砌而为坎,非风霜之所可化;铸钢筋混凝而为殿,岂雨雪之所能摧。星换斗移,春秋八载,至2010年(庚寅)岁初,历时九十余月风雨,费计六千余万资金,相继建成[[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天王殿、[[卧佛殿]]、财神殿、[[山门殿]]、文殊亭、[[普贤亭]]、观音亭、[[护法亭]]、许愿亭、[[千佛塔]]、放生池、[[念佛堂]]、禅堂、[[客堂]]、斋堂、[[钟楼]]、鼓楼、[[僧住楼]]、居士楼、四拱石桥、百步梯、镇寺阿弥陀佛佛像、佛教文化堂、方丈室,破山祖师堂亦正在筹建中。已垂成之29重殿堂楼亭,稳骑龙身,鳞次栉比,圣灯辉煌,璀灿壮丽,庄严清净,巍然屹立,乃亚洲最为壮观大门之汉传佛教十方丛林道场净土寺。 净土寺复兴法事,传承净土,佛光重辉,晨钟透雾,梵音穿云,经声朗朗,木鱼声声,祷无不灵,求无不应,蜀渝声扬,灵显川东。寺内现有僧人30单、比丘22位,常住居士超400、四方信众逾2万。礼之者,老幼携提;朝之者,寒暑络绎。人人心中有净土,个个口里祈观音。庄严圣洁之净土寺,乃八方香客心灵之净地,祈福四海苍生之殿堂也。 全寺目前占地面积100余亩,全长达116米,最高处达26米,寺中12.6米高的阿弥陀佛目前是川东地区最高的站立式佛像。净土寺现有僧人40余名,常住居士400多人,其信徒除来自达州市内各县市区外,已辐射至广安、南充、梁平、垫江等地。 ==释德道住持简介== [[释德道法师]],俗名王斌,四川省泸州人,生于1976年(丙辰),1997年(丁丑)毕业于[[西北工来大学]]。2004年(甲申)任净土寺住持、管委会主任,次年任[[达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2007年(丁亥)任大竹县第十二届政协委员,2008年(戊子)任大竹县佛教协会会长兼开江县[[金山寺]]住持、管委会主任,2010年7月20日(庚寅岁六月初九)荣膺净土寺中兴第一代方丈。 1999年(已卯)在[[四川]]内江[[报恩寺]]出家,依止[[上海]][[下通法师]]。辛已岁(2001年),受俱足戒于西南破山祖庭梁平双桂堂,先后依止上昌下臻法师、上身下祥法师、上大下安法师、意寂和尚虔心修行,苦研净土法门,坚持"正知正觉,行归净土"修行弘法理念,力倡"慈悲、清净、和谐、正觉"净土修养。 2002年(壬午)9月,在参学[[闽南佛学院]]和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后,云游至[[四川]]大竹高冠寨,被其独特山势地脉所震撼,驻足观山象,悟此山之有圣;勘地脉,知是处之发祥。誓愿住此,重修殿宇,复兴法事,创建川东第一净土道场。从此他呕心沥血,竭虑殚精,事无巨细心躬亲,严寒酷暑心无畏。有志者事竟成,经他祈挥一引,应者如云,善男信女,同心齐力,各出功德,利济道场。凿山石垒砌而为坎,非风霜之所可化;铸钢筋混凝而为殿,岂雨雪之所能摧,星换斗移,春秋八载,到2010年(庚寅)初,历经90余月风雨,费计六千余万资金,29重金碧辉煌之殿堂楼亭,相继完峻;一座规模宏大、气象万千之净土道场,遂愿垂成。其心其智,其辛其苦,其韧其毅,其难其艰,其诚其虔,苍天可鉴。德与日月同辉,殿并长天共存。岂但名题青云,直可白象亲身。 [[德道法师]]待人亲近,态度和蔼,思维严谨,言行规范,敏慧好学,深钻苦研,理教治寺,全局了然。任净土寺住持6年间,坚持弘扬佛教慈悲济世普渡众生之传统,为抗洪救灾、抗震救灾、农村公路建设、慰问孤寡老人、救助贫弱信众损资累计100余万元;为三名贫困初一学生完成学业已资助6万元,并承诺资助到大学毕业。修行普渡众生,悟道坚如磐石,金钱或能计算,慈悲讵可斗量。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w3045vy8a3j|480|270|qq}} <center>四川大竹净土寺的团年饭,素席,没有一点油水,还很好吃的</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大竹净土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