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24.1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溪橋 的原始碼
←
大溪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大溪橋''' </p> |- |<center><img src="https://travel.tycg.gov.tw/image/34278/1024x768"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travel.tycg.gov.tw/zh-tw/travel/attraction/1003 圖片來自桃園觀光導覽網] </small> |} '''大溪橋''',跨大漢溪的大溪橋,就位於中正公園的下方,串連了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提供行人徒步與自行車使用,除了纜索線燈在夜晚開啟的設計,美化了大漢溪河岸夜景,橋身採用與大溪老街相仿的巴洛克建築風格,橋的兩端連接了大溪瑞安路一段與大溪老街,可趁著週休二日來一場文化美食輕旅行。<ref>[https://travel.tycg.gov.tw/zh-tw/travel/attraction/1003 大溪橋],桃園觀光導覽網,2021-01-24</ref> ==簡介== 建於民國二十三年的大溪橋,早期是以竹籠與石塊堆疊興建而成的竹木板橋,可說是大溪居民對外聯絡的重要通道,也聯繫了溪東、溪西兩地居民的濃厚情誼。 後在日治時代改建成為全長兩百八十公尺的雙孔鋼索吊橋,與現今樣貌較為符合;隨著武陵橋與第二外環道的開通,大溪橋逐漸失去交通運輸的重要性,再加上颱風的肆虐,而歷經了兩次的改建,並在「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下,決定加以美化重建,就在區公所與公路局的規劃下,在民國九十年正式動工,將大溪橋改建成為全長三百三十公尺、共十三根橋墩的鋼筋混凝土橋。 改建後的大溪橋,外觀仿造日據時代的大溪古吊橋,橋的入口處是復古的拱門造型,加上半圓形式的雕花罩頂,有如城堡般氣派大方;穿越過巴洛克式的浮雕拱門,可沿著紅磚瓷瓦拼貼而成橋面走道,欣賞與大溪老街相仿的巴洛克式風格橋身,灰白色的雕花與老街的街景風格相互輝映,更顯古典雅致;走累了,橋上則提供有座位可讓遊客稍事休息。<ref>[https://travel.tycg.gov.tw/zh-tw/travel/attraction/1003 大溪橋],桃園觀光導覽網,2021-01-24</ref> ==發展歷史== 大溪橋在早年大漢溪的溪水還很多時,是溪水兩岸居民眾要的聯絡道路,也是大溪居民對外的重要路線,早在清朝時期,這座橋是用傳統的石頭堆疊及竹籠方式搭建,到了日據時期,日本人將老舊的橋梁重新改造為雙孔鋼索吊橋,全長約兩百八十公尺,一直沿用至民國83年武嶺橋正式通車,逐漸取代了大溪橋的交通運輸功能,在武嶺橋通車前的期間,大溪橋經歷了颱風侵害,受損修復,民國85年的賀伯颱風更將老舊的大溪橋摧殘至橋墩地基外露,西元2001年,大溪鎮公所(現已改為大溪區公所)與公路局合作,將老舊的大溪橋重新改造,設計成有十三根橋墩的鋼筋混凝土吊橋,全長三百三十公尺,完工後重新啟用作為觀光用途。<ref>[https://tw.tripperway.com/ta.php?s=%E5%A4%A7%E6%BA%AA%E6%A9%8B 大溪橋],tripperway旅遊景點</ref> ==建築特色== 民國九十年正式動工重新打造的大溪橋以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結合大溪當地的歷史文化及大溪古橋復古的吊橋造型,成功打造出具有當地特色的大溪橋,兩側入口處的巴洛克式浮雕拱門展現出宏偉壯闊的建築氣勢,猶如城堡般的美感帶著精緻的浮雕,特別顯得浪漫,同時也呼應了大溪老街內的巴洛克式浮雕歷史牌樓造型,橋梁的最外側巨型鋼索拉撐起整座橋,粗壯的鋼索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相當具有現代結合復古的建築美感,橋上設置多處的夜燈與探照燈,在夜晚亮起時可以讓整座大溪橋呈現出極為浪漫的美景,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重要拍攝景點,大溪橋在白天、傍晚還是夜晚都有不同的美感。<ref>[https://tw.tripperway.com/ta.php?s=%E5%A4%A7%E6%BA%AA%E6%A9%8B 大溪橋],tripperway旅遊景點</ref> ==景觀== 除了橋上的遊憩設施,橋上的視野景致也是大溪招牌風景之一,在此可遠眺石門水庫與淡水觀音山的秀麗景致,而大溪橋的兩旁分別還有武陵橋與崁津大橋左右夾峙,看著溪谷、岩石與遠處橋樑交織共譜,雖已不復見百年前「崁津歸帆」的知名美景,但仍可乘著徐徐的微風,在自然的洗禮下遙想當年盛景。 若是在傍晚後前來也別急著離去,這裡可是看夕陽的好地方;夜晚點燈後,橋身更加光彩絢麗,充滿異國情調,將大溪橋帶出另一番華麗風貌,也讓大溪橋享有「情人橋」的美稱,尤其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 每到假日,還有街頭藝人在此表演陀螺或是樂曲演奏,在大溪橋頭畔也可賞玩天長地久愛情陀螺,據說依照指示轉動可使愛情增溫,也見證了夫妻情侶間的愛情誓言。<ref>[https://travel.tycg.gov.tw/zh-tw/travel/attraction/1003 大溪橋],桃園觀光導覽網,2021-01-24</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442 道路工程;鐵路工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溪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