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98.2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汉三墩 的原始碼
←
大汉三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67人.jpg|thumb|right| [https://v.qq.com/x/page/k0316nl8q1o.html 原图链接]]] [[大汉三墩]],[[宋朝]][[淳佑]]年间[[吴川县]][[解元]][[李凌云]]所建,在吴阳城内。为设教讲学之地。<ref>[https://www.sohu.com/a/76589189_162758 一位老人的极浦亭情怀 ] </ref> ==颂诗== [[欧锷]]老先生原稿 夏秋之间,粤西天气多变,阳光忽然隐去,风雨忽然大作,风刮得山摇地动,雨泼得草伏树低,茫茫的风雨驿路上,吴川迎来了南宋高官———宰相[[陈宜中]]。那是宋端宗赵罡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陈宜中奉诏出使占城(越南)借兵,经过吴川,进驻吴川的风光胜地极浦亭。极浦亭位于吴阳镇李屋巷,为时人乡举、教育家[[李凌云]]所建,传业教学,育士成才。 长年忙于战事,整日奔波旅途的陈宜中,来到极浦亭,半个时辰过去,风轻雨微,放眼远眺,山河艳丽。亭外就是滔滔的鉴江,江面开阔水深,埠头渔港热闹,晚霞耀金,炊烟飘荡,一片片风帆归来,一船船鱼虾跳跃,渔民车拉肩挑,散向四乡八村,热闹中透着和平的气息。亭的四周幽静典雅,绿林环绕。荷塘吐艳,野鸭戏游,生机勃勃。远处是吴川的最高峰———[[尖山岭]],圆鼓鼓的,风光秀丽,历历入目,令人心旷神怡。但一想到国事,他的心就凉了半截。此时南宋小朝廷,腐败无能,丧土辱国。被元兵一路追赶,从京城临安(今杭州)逃到福建,国运危如累卵。思绪万千,陈宜中无法入睡,于是在亭壁题诗道:<br> 颠风急雨过吴川,极浦亭前望远天。<br> 有路可通寰宇外,无山堪并首阳巅。<br> 岭云起处潮初长,海月高时人未眠。<br> 异日北归须记取,平芜尽处一峰圆。 “颠风急雨”,是眼前的写实,也道出南宋江山摇摇欲坠。挽救国家危难,必须走向“寰宇”———越南,借兵救国。不作淡漠国事、老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若从越南归来,则重游极浦亭,浏览风光,站在亭前的平坦沃土上,欣赏“一峰圆”———绚丽多姿的尖山岭。这是陈丞相的心愿。陈宜中没有借到兵,自己亦不回祖国。两年后的1279年,[[南宋]]小朝廷在广东新会崖门兵败覆灭。陈宜中随后老死异域。 极浦亭自陈宜中题诗后,声名远播,况且这里又是著名的风景区,招来不少的游人,题诗留墨者也颇多。本县人、清代[[道光]]三年[[状元]][[林召棠]]有《极浦渔归》诗云:<br> 芦荻初花枫叶黄,卸帆收钓好相将。<br> 雨来雁外群蓑响,月上鸥边一笛凉。<br> 远火有时明蟹簖,小亭真合唤鲈乡。<br> 羁臣莫便轻吟啸,一枕沧波梦正长。<br> 此诗写出极浦亭树林茂密,环境清秀,水产丰富,一如[[江苏省]][[吴江县]]著名的[[鲈乡桥]]。江上垂纶,渔火捉蟹,青箬笠,绿蓑衣的风雨中生活乐趣,但那枕着烟波作梦的诗翁,总会想起羁臣陈宜中的壁上诗章,忆及逝去的王朝,关注民族的灾难。 宰相题诗、状元留墨的极浦亭,到了今天,自是更为亮丽了,被定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说极浦亭是亭,其实是一座庞大的三进的祠堂式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收集了众多古今名家诗章、书法,立碑刻铭,洋洋大观。门额“极浦亭”三字,是清代高州知府、安徽桐城胡方塑所书。亭内前进右墙嵌有“极浦亭”石碑,为明代永乐年初高州府同知李国珍题写。亭外一片大水塘,莲荷婷婷,建了数座小亭,以九曲桥相连。林木苍郁,花草飘香,可闻野外蛙声脆,可观檐前燕低翔。 景炎二年,陈宜中路经此地,宿极浦亭,题诗“颠风急雨过吴川,极浦庭前望远天”,“异日北归须记取,平芜尽出一峰圆”。 林召棠,陈兰彬,李汉魂等均为极浦亭题诗,题词。<br> 【作者:陈宜中】<br> 【年代:宋朝\代】 <br> 颠风吹雨过吴川,极浦亭前望远天。<br> 有路可通环屿外,无山堪并首阳巅。<br> 溪云起处潮初长,夜月高时人未眠。<br> 异日北归须记取,平芜尽处一峰圆。 ==视频== 吴川吴阳极浦亭 {{#iDisplay:k0316nl8q1o | 560 | 390 | qq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汉三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