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183.9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峽谷 的原始碼
←
大峽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大峽谷'''<br><img src="https://tnimage.s3.hicloud.net.tw/photos/2019/10/10/1570670025-5d9e85c99eb7f.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3793282 圖片來自taiwannews]</small> |} '''大峡谷'''位於[[美国]][[亞利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羅拉多河]]經過數百萬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色彩斑斓,峭壁险峻。1979年大峡谷被列入[[世界遺產]]<ref>[http://www.fu-chaoching.idv.tw/file/tnn_wh/tnn_wh_02.pdf 世界文化遺產概論],台南社區大學,2005</ref> 。在许多非权威版本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观]]列表上都有大峡谷的名字。目前由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管理。 ==簡介== 大峽谷总长446[[公里]],平均深度有1200[[公尺]],寬度从0.5公里至29公里不等。[[科罗拉多高原]]抬升时,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切割层层[[沉积岩]],由此形成了大峡谷。将近20亿年来的地质变迁史一览无余。 大峡谷最深处約1900公尺。从李氏渡口(Lee's Ferry)至汉斯险滩(Hance Rapid),峡谷平缓倾斜,岩层显露无遗。从谷底至顶部沿壁露出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各期的系列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并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峡谷终止于格兰德瓦什崖(Grand Wash Fault)。 == 地理环境 == 在由[[板块]]活动引起的[[造山运动]]以及[[地壳]]隆起的共同作用下,沉积岩被抬高上千英尺,从而形成了科罗拉多高原。海拔的升高也导致了科罗拉多河流域[[降雨量]]的增加,但并未足以改变大峡谷地区半干旱的气候。随后的[[山体滑坡]]及其它[[块体移动]]又造成了[[向源侵蚀]]与[[河流袭夺]],种种的这些都倾向于加深、扩展干旱环境中的峡谷。 地壳隆起并不均匀,这就导致大峡谷的北岸比南岸高出三百多米,并且科罗拉多河与南岸更靠近些。北岸高地[[降水量]]相对较高,其几乎所有[[径流]]都流向大峡谷中;而南岸高地的径流则顺着地势向着背离峡谷的方向流去。这就加剧了峡谷的侵蚀,使科罗拉多河北岸的峡谷及其分支更快地拓宽。 由于海拔差异,峡谷北岸的气温相对低于南岸。冬季,该地区常有大量降雪。从北岸观望,峡谷的扩张较为明显。 大峡谷的边缘是一片森林,越往峡谷中走温度就越高,到峡谷底端则近似荒漠地带,因此大峡谷中包含了从森林到荒漠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国家公园內的植物多達1500種以上、並有355種雀鳥、89種[[哺乳動物|哺乳類動物]]、47種[[爬蟲動物]]、9種[[兩棲類]]動物、17種[[魚類]]生活其中。第26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是大峡谷的众多热爱者之一,他多次在此猎捕[[美洲狮]]或是欣赏风景。 ===自然景觀=== 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了,这是亿万年前的地质沉积物,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为人们认识地质变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岩石并不通体都是坚硬的,其中那些脆弱的部分,经不住风吹雨打或激流冲击,时间一长便消失得无了踪影,而留下来的部分,其形状往往很奇特。包括天然石桥、千回百转的通幽曲径、两崖壁立千仞,夹持一线青天的景色,另外的一些由水流冲击而成的岩穴石谷。形状千奇百态,色彩通红如火,每一处岩石都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置身其中,犹如来到仙境一般。 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干暖,植物稀少;北壁高于南壁,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则干热,呈一派荒漠景观。蜿蜒于谷底的科罗拉多河曲折幽深,整个大峡谷地段的河床比降为每千米150厘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其中百分之 50的比降还很集中,这就造成了峡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腾的景观。因为如此,沿峡谷航行漂流成为引人入胜的探险活动。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50 美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峽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