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6.178.2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司寇 的原始碼
←
大司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大司寇'' [[File:T01da9a1e831fc0502e.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A4%A7%E5%8F%B8%E5%AF%87&src=tab_baike&correct=%E5%A4%A7%E5%8F%B8%E5%AF%87&ancestor=list&cmsid=09c67b7dd643bf34a20f0210a805f3d9&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9a694586c8446cf7cfd3c3e8e9ef1a08&currsn=0&ps=60&pc=60 原图链接]]] 西周时期的司寇。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 == 主要职责 == 职责 负责建立和颁行治理天下的三法,以辅佐王惩罚(违法的)诸侯国,禁止四方各国(的叛逆): 一是惩罚(违法的)新建立之国用轻法; 二是惩罚(违法的)旧国用中法; 三是惩罚乱国用重法。 用五种刑法纠察民众: 一是针对野地之民的刑法,以鼓励务农而纠察是否勤劳; 二是针对军队的刑法,以鼓励服从军令而纠察是否有离队的; 三是针对六乡之民的刑法,以鼓励德行而纠察是否有不孝的; 四是针对官府的刑法,以鼓励贤能而纠察是否失职; 五是针对国都之民的刑法,以鼓励谨慎而纠察是否恭敬。 == 裁判方法 == 其一,以"三刺之法"裁决狱讼。所谓"三刺"乃为分别征求群臣、群吏和万民的意见,然后裁决案件纠纷。此法相当于后世公审咨询裁决制度。 其二,以"五听之法"断狱。所谓"五听之法",乃"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二曰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赧);三曰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四曰耳听(观其听聆,不直则惑);五曰目听(观其眸子,不直则眊)"。 == 历史变革 == 刑部尚书,中国古代官职,相当于今日的司法部长。 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中国古代官署刑部的主官。刑部尚书的官职最早出现于隋,明、清两代沿袭此制。 在清时,由于统治者是来自山海关外的满族人,所以为了维护满族的统治地位,清初各部主官均为满人。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皇帝在六部改设两位主官,满汉各一。刑部也由此首次迎来两位尚书,称"刑部满尚书"和"刑部汉尚书"。名义上,二者在行使职权时不分级别高低,完全平等,然而由于满人在整个社会处于统治地位,所以部内权力基本上掌握在满尚书手中。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改刑部为法部,刑部尚书之职正式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 区别 == 司寇 相传夏、商时就有司寇的官职,掌管治安刑狱,周初有己姓后裔苏忿生任周朝司寇,他的子孙有的就以司寇为氏。 [[司空]] 相传少昊设司空官职,专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设,周朝改称冬官为大司空,传说尧时,大禹任司空,禹的子孙就有以官名司空为氏的。 [[司徒]] 是上古官名,尧舜时就设立了,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物,周朝以地官为大司徒,相当于宰相。相传舜为尧司徒,子孙以为氏。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另外:古代战争中,战车不管如何先进,它的机动性还是受地形道路限制,所以,行军需要队形整齐,交战也一样,严谨的车阵是士兵依托的基础,使勇敢者和怯懦者都不能独自前进或后退。在战国时期,晋军首先特设"司马"一职,专门纠察队列秩序,这也是"司马"一姓的来历。 == 参考资料 ==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538039.html?fr=iks&word=%B4%F3%CB%BE%BF%DC&ie=gbk 大司农大司寇是古代的什么官?]</ref>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Category:802 漢語]]
返回「
大司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