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3.101.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声无哀乐论 的原始碼
←
声无哀乐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声无哀乐论.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692759.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250340/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声无哀乐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论著。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中心是用“声无哀乐”说驳难和否定传统儒学的“声有哀乐”说,其论述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从音乐本体论角度,认为“声之与心,明为二物”,音乐作为一种“自然之和”,与人的情感变化是“殊途异轨,不相经纬”的。音乐只以[[声音]]的单复、高埤、大小、轻重为体,其四时律吕,宫商变化,“皆自然相待,不假人以为用也”。它作为纯粹的“自然”之美,独立于任何认知的、教化的价值之外。因此,儒家关于音乐中有“哀乐之情”的功能目的论[[美学]]观是错误的。其二是从主体审美欣赏的角度,认为音乐欣赏产生的哀乐情感,并非音乐所使之然,因为音乐的本质是“和”,并无单一确定的情感。主体特定的情感反应只是主体自身日常积聚的情感体验受到“和”乐的感发而产生的。它完全受主体当时的心境而定,欢者而乐,悲者而哀。它与音乐的客观本质并不是一回事。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审美鉴赏活动的相对独立性、能动性和自由性,也涉及到了音乐内容的抽象性、宽泛性、不确定性等审美特征。(参见第81页)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ref>[https://www.sohu.com/a/212889085_623786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读?《连线》杂志为你推荐这些!],搜狐,2017-12-26</ref>。《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ref>[http://www.doc88.com/p-806989508816.html 工具书是一种按某种体例编排的专供查找特定资料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书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f>。 ==视频== ===<center> 声无哀乐论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 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 》</center> <center>{{#iDisplay:o0774x0ko5g|560|390|qq}}</center> <center>声乐教学:唱歌不会用气就没有灵魂,这样你怎么能把歌唱好听呢?</center> <center>{{#iDisplay:j32161snh40|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声无哀乐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