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185.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塘边村(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宝盖镇) 的原始碼
←
塘边村(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宝盖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塘边村 </big>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 <smal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塘边村 所属地区: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 |} '''塘边村'''隶属[[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位于龟湖塘岸边,村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全村680多户,总人口2700多人。 =行政区域名称= 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塘边村位于龟湖塘岸边,故自宋代以来即取名“塘边”。村中有一古迹,名叫“龙泉岩”,亦名“塘边岩”,据乾隆版《泉州府志·乐善传》记载,宋末元初,祥芝大堡慈善家刘君辅曾捐资重修。现塘边村中尚保存一座宋代建筑风格的石塔,可见“塘边”地名由来已久,且富有文化内涵。 宋代,济阳蔡氏迁居于此。以村落频临龟湖塘,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意,称“龟湖”为“龟水”,取“龙渊”为“塘边”雅称,该族也因此称为“龙渊蔡氏”。据清代《龙渊蔡氏族谱》记载,明宣德四年(1429年),塘边蔡谦德去世,宝盖山隐士赵复为之撰写墓志铭。开篇即提到:“(蔡氏)先世由光州入闽,居泉晋江之南龟水龙渊。” 明代,林氏九牧二房锦马宗支二十三世西庵公迁居塘边,成为塘边林氏开基祖。相继开垦下东头等地,新开发的地方演变成为角落地名。 塘边村民利用当地资源,挖土烧制砖瓦,“塘边瓦窑”远近闻名。自明代开始,“瓦窑”演变成为一处新的角落地名。如清代《龙渊蔡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塘边蔡嘉胤夫人去世,即安葬于“瓦窑边”。 石狮市宝盖镇塘边村系石狮市宝盖镇五大建制村之一,位于[[石狮市]]宝盖山西麓、龟湖塘的东畔,东与塘后村交接,南与长福村交界,北邻松茂村,是石狮市规划建设的市区域中心,宝盖镇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交通运输= 村里的主要交通道路按规划有数条,从东到西、从南至北主干道贯穿全村。 =历史渊源= 塘边村归属晋江县管辖,古称泉州南门晋江二十四都龙渊村。塘边村始发于宋朝年间,蔡氏、林氏基祖陆续徙居迁入塘边繁衍。宋朝年间,塘边人就利用地下土资源,建造瓦窟烧砖瓦,经营建筑材料。到清朝年间,瓦窟发展已成规模,把塘边村的经济发展推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在当时塘边村有“小台湾”及“金上浦、银塘边”的称誉。塘边村现留有明代、清代古民居20多座。寺庙“本觉堂”尤其名闻遐尔,是县级宋代始建寺庙的文物保护之一。村落中的蔡氏祠堂、林氏祠堂、古井和各房的祖厝交融出村落的古建风韵美丽。 =经济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村民纷纷举办工厂、企业,全村现已有工厂、企业30多家,农业项目仍有部分村民种植蔬菜、养猪、养鸭等,社会总产值超过一亿元,企业总产值八千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500元。 =乡风村貌= 随着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塘边村的村容村貌逐步完善,村间道路铺设水泥路,路边栽树绿化,组建环卫队伍,每天打扫卫生,绿化美化环境,将来塘边村的村容村貌会更加完善美好。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工夫,发挥兵、青、妇、老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调动村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团结,村民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返回「
塘边村(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宝盖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