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4.2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堅拿道 的原始碼
←
堅拿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C48888;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堅拿道''' </p> |- |<center><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1283/4690428645_57dd52fbb6_b.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flickr.com/photos/minghong/4690428645 圖片來自flickr] </small> |} '''堅拿道'''(Canal Road)是位於[[香港]][[香港島|港島]][[鵝頸]]的街道,沿以前的[[黃泥涌]]([[寶靈頓運河]])河道兩岸興建,因此堅拿道東與堅拿道西實際上是兩條並排南北走向的道路,而不是一條道路分成東西段。<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minghong/4690428645 堅拿道],flickr</ref> ==歷史== 「堅拿」是[[英文]]Canal的[[粵語]]譯音,意思為[[運河]]。堅拿道的前身,是從跑馬地流向[[維多利亞港]]的黃泥涌的河口,其後於1860年代末擴建為[[寶靈頓運河]]。堅拿道東及堅拿道西是在這運河兩旁的道路。由於這條運河又長又窄,彎曲成[[鵝]]頸的形狀,因此被當時的人稱為「[[鵝頸澗]]」,橫過這段河道的橋便稱為「鵝頸橋」,該區附近一帶更得名為「[[鵝頸區]]」。後來於1922年至1929年,[[香港政府]]於[[灣仔]]進行[[填海]]工程,舊有的鵝頸橋被拆卸,建成大致成為現時的電車路的模樣。而軒尼詩道以北的一段寶靈頓運河不久亦變成暗渠,到了1960年代末為了配合[[香港海底隧道]]的通車,香港政府更把於軒尼詩道以南,即電車公司以西的一段寶靈頓明渠填平,及後並在上方興建[[堅拿道天橋]],俗稱的「鵝頸橋」也從此變成了行車天橋。其後為了配合香港仔隧道的通車,政府興建了[[黃泥涌峽天橋]],連接堅拿道天橋及[[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 == 著名地點 == *[[時代廣場 (香港)|時代廣場]] *[[伊利莎伯大廈]] *[[堅拿道天橋]]底[[打小人]] *[[寶靈頓道]]街市 ==交匯道路== *[[告士打道]] *[[謝斐道]] *[[駱克道]] *[[軒尼詩道]] *[[登龍街]](東) *[[灣仔道]](西) *[[羅素街]](東) *[[霎西街]](西) *[[霎東街]](東) *[[耀華街]](東) *[[祥和里]](西) *[[禮頓道]] *[[黃泥涌道]](東)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堅拿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