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96.17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地震預測 的原始碼
←
地震預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地震預測.jpg | thumb | 300px | 地震預測 <br>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8440 原圖鏈接] ]] '''地震預測'''earthquake prediction)是預測一次[[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規模]]。 地震學家目前仍無法預測地震的確切發生時間,然而對[[地下構造]]瞭解的進步,[[科學家]]能透過震災危害度評估,提供特定規模的地震在未來數年到數十年之間,發生在某區域的機率,以供建築物和公共建設設定最低防震規範。 *在地震發生之前,能夠明確地指出地震發生的地點,地震發生的時間,以及地震的規模、震度等,這就叫做地震預測。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要準確地預測其發生時間、地點,以及其規模等,在目前似乎還不可能。現在世界各國許多專家、學者,均致力研究,也許將來有一天能夠實現。 *由於各種地震觀測資料的日漸增多,地震災害的預估變為可能,其技術也趨成熟,將來在地震預測方面可能先做到下列各項: **buttomblue.jpg (902 bytes) 可能發生破壞的地區。 **buttomblue.jpg (902 bytes) 破壞的大小程度。 **buttomblue.jpg (902 bytes) 破壞發生的機率。 ===地震預測方法=== *測地法--根據過去許多紀錄,在大地震發生時地殼會發生變動,而有時會發生在地震之前。 **測量地殼變動情形並研判地震前兆現象,是可以預測將否有大地震發生。例如民國五十二年 (公元一八六四年) 日本新潟地區發生地震前有地盤下沈現象,因當地經常從事測量調查工作,故發現地震發生之前確有前兆現象可尋。 *驗潮--在大地接發生前後,過去住在海岸一帶的人,往往會發現海岸線或島嶼的急劇上升或下降現象。 **有完善設備的驗潮站網,經常監視驗潮紀錄,很可能發現大地震發生的前兆現象。 *地殼變動的連續觀測--每隔幾年實施一次大地測量,這是發現地殼變動相當有效的一種方法,惟因不能獲得連紀的資料是其缺失,只有利用高靈敏度的傾斜計及伸縮計進行觀測,以獲得地殼變動的連續紀錄。 **日本松代群生地震發生時,設在松代地震觀測所內的水管傾斜計,其觀測紀錄顯示與地震活動消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有時會有前驅異常傾斜現象出現。因此,也是預測地震的有效方法之一。 *地震活動--自有電磁式高倍率地震儀問世以來,微小地震的紀錄急劇增加中。至於微小地震和大地震之間,有什麼相關關係存任?地震學界尚沒有一致的看法。 **預測地震必先瞭解該地區地震活動,和其地質構造情形。 *地震波速度--由地震波速度的變化,也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因為地殼如果受到強大應力時,經過此區的地震波速度可能會發生變化。根據在中亞細亞觀測的報告,縱波速度在地震發生前後有百分之十五之變化。 *井水含氡量的變化:蘇俄的科學家,在加爾姆地區發現到水井中的含氡 (Radon)於地震前會增加,亦用以預測地震。 **氡是一種放射性氣體,科學家們認為當岩石受到強大壓力時,岩石內部產生無數微小裂隙,通常只有用顯微鏡才看得見。岩石突然崩裂,氡的含量又逐漸下降。因此,監測井水含氡量,可以知道岩石受力情形,從而預測地震。 **分析天然氣含量:德國杜秉根大學的地質學家恩斯特教授,在富有沼氣的杜秉根地方從事地下沼氣含重的分析,建立了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震警告系統。 **天然氣探測器主要在分析二氧化碳,因為在火山要爆發的那些地區,二氧化碳的濃度會高達百分之十二。測定土壤內天然氣含量的方法簡單,測定工具只需一根一公尺的探測管,是屬於較經濟的一探測定方法。 **由動物異常行為作為地震預測的依據--動物尤其是鳥類對地震的感覺遠較人類為敏感。 **在人類還沒有發覺震動前,家禽已先驚覺到第一個地震波到達,其原因可能是動物對於低頻率震動比較敏感的緣故。 **地層內累積了相當大的能量造成斷層錯動,便引發地震。某些動物可能具有一些天賦的本能,能感覺到地震前之物理異常現象,例如地殼形變等,而產生某些異常行為。<ref name="學習加油站學生版">{{cite web |url= http://163.28.10.78/content/junior/earth/td_jb/content/s_03/earthquake/wauake01.htm | title=地震預測的方法與政府在地震預報上的角色|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學習加油站學生版 | author=氣象局與消防署 | accessdate=2020-09-27}}</ref> ====地震預測的成效=== *案例一:離震央有點距離,但震度達5級,大約有12秒的預警時間,地震發生時,手機跳出警報的示意(無時間預估) **小正住在一棟大廈的7樓,正準備煮泡麵當宵夜時,手機突然響起強震警報,顯示預估震度達5級。 **他反射性關掉正在燒水的爐火和一旁的瓦斯開關,快速一瞥手機,發現剩大約10秒鐘地震波就要來了,就迅速打開大門,趕在開始搖晃的前一刻躲到桌下。 **搖晃了好一陣子,小正預估大概有十幾秒吧!當搖晃漸歇,小正從桌下走出,檢視一下家裡的狀況。由於櫃子幾乎都固定在牆上,僅掉落了幾本書和一些小物品,爐上的水濺出不少,好在小正先關上了瓦斯,免除了熄火外洩等問題。 *案例二:離震央十分接近,震度達7級,幾乎沒有預警的時間。 **小市住在一棟屋齡35年街屋的3樓,當強震警報驚醒他時,也開始搖晃,小市知道這個地震一定很驚人,馬上先翻下床到靠近房門一側的床邊,利用枕頭就地掩避。 **雖然房間有衣櫃,但由於是拉門式衣櫃並固定在牆上,即使晃的很大,房間內仍未有任何掉落物。 **更重要的是,雖然屋齡超過30年,但小市先前就知道,他住的地方附近未來發生大地震的機率算偏高的,便在3年前曾請人評估耐震程度並加以補強,所以在這次地震來襲時,房屋的結構並未受損,僅僅家中有些未固定的櫥櫃傾倒。<ref name="泛科學">{{cite web |url=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8440| title=強震警報的原理是什麼?真的能發揮防災效果嗎?——《震識》| language=zh | date=2017-05-01 | publisher=泛科學 | author=潘昌志 | accessdate=2020-09-27}}</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400 應用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地震預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