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84.2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地形地貌 的原始碼
←
地形地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地形地貌</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969259%2F52efcfb0f4724ec5a9775f8a73e34b93.jpe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OTY5MjU5LzUyZWZjZmIwZjQ3MjRlYzVhOTc3NWY4YTczZTM0YjkzLmpwZWc%3D%2Fsign%2F65c15855094ce535283650d9045a0ef5.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4436266&t=4a2c8662bf48dd92243e0558d8b4a713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dyTabStr=MCwzLDIsMSw2LDQsNSw3LDgsOQ%3D%3D&word=%E5%9C%B0%E5%BD%A2%E5%9C%B0%E8%B2%8C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地形地貌 以图形表示;等高线绘制出来的地形图 基本地形;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 |} '''地形地貌'''(topography),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大基本地形(地貌形态)。 假如以图形表示,也就是用[[等高线]]绘制出来的地形图。<ref>[https://wenku.so.com/d/b9925e5103206ccdd64f5580e0723d4c 地球上特征的地形地貌],360文库 , 2017年12月2日</ref> ==内容简介== 如果要进一步追究,这里的山岳为什么如此高耸?那里的山丘为什么显得低矮?为什么河流会从这里通过,而且弯弯曲曲?湖泊的边岸为何如此平直?诸如此类的[[问题]],仅仅停留在地形的观察上是解答不了的。 而必须进一步研究高山和低山内在的岩石特征和差异,或者研究[[地质构造]]有无控制之类;湖岸的平直,是否有巨大的断层通过;河道的弯曲,是否在流域范围内有软硬不同的岩层控制所致。总之,我们研究了地表形态的差异原因或成因以后,才能解答这些问题,这就是地貌的具体内容。 所以,地貌是在地形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须探究其前因后果。总之,地貌学乃是研究地形成因的科学。 地球的地形分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地形处在漫长的演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互相转换。考古发现,[[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表明这里曾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抬升为高山。关于海洋与大陆的演变,有著名的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 ==空间单元== 按照地貌形态的空间规模差异,可以把地貌形态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空间单元。 1、星体地貌形态:占有整个地球,是最大的地貌形态,包括大陆和海洋两个单元。 2、巨地貌形态:占有数万到数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包括山系和平原等[[单元]],比如喜马拉雅山系、巴西高原。 3、大地貌形态:占有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面积,包括单独的山脉和盆地。 4、中地貌形态:占有数十到数百平方公里,比如独立的山峰。 5、小地貌形态:占有数平方公里到数十平方公里,比如沟谷、河谷、新月形沙丘等。 6、微地貌形态:从数平方厘米到数平方公里,是复杂地貌形态的最小单元,比如洼地、浅沟等。 微地貌形态和小地貌形态可以称为单独形态,整体[[地貌]]形态、巨地貌形态、大地貌形态和中地貌形态则可称为复杂形态,由单独形态构成。而在实际上,各个地貌形态之间没有严格确定的界限。 ==地图表述== 地貌形态的文字表述,主要包括其成因、组成和年龄,还有平面形态、垂直剖面形态以及纵剖面形态。平面形态是地貌形态在平面坐标系上投影的形状,常以直径、扁率、长轴长度、短轴长度、面积、弯曲系数等参数表示。其中,弯曲系数为δ = L' / L,L'为曲线长度,L为直线长度。垂直[[剖面]]形态,又称横剖面形态,包括坡形、坡面长、坡度等。纵剖面形态包括起伏特征、大小等。 在测绘领域,地貌形态的描述主要是数字参数描述。包括高度、坡度、切割密度、切割深度等指标。高度用以表现地貌起伏,有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之分。 坡度用以表现坡面的倾斜程度。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地表是一个曲面,任一点的[[坡度]]都是不同的,所以坡度是指一个平均值。 切割密度是一区域内谷地长度与面积的比,为σ = L / A,L为区域内谷地长度或数量,A为区域面积。 切割深度是区域内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表述为D=E高-E低。 在地图上,地貌形态主要表现为[[等高线]]。例如,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形体要素== 地表形体是由每个基本的地貌要素构成,包括面、线和点。 地貌面,亦可以称为地形面或坡面,由坡面高度、倾斜度、坡长、倾斜方向、延伸方向及水平投影面积形状构成。地貌面的构成参数也可以称作特征[[参数]],可以确定地貌面的空间特征。自然地貌面可以分为平面、斜面和垂直面,以两地貌面之间所成二面角夹角2°和55°为界限。0°~2°为平面,2°~55°为斜面,55°~90°为垂直面。 地貌线是两地貌所成二面角的交线,可以分为坡度变换线和坡面变换线两种,包括山脊线、山麓线、谷底线等。坡度变换线是垂直(上下)方向的地貌面产生的交线,坡面变换线是水平(左右)方向的地貌面所成的交线。地貌线的表现形式可以有[[直线]]、曲线和折线,而事实上,大多数地貌线由于受[[自然]]侵蚀转而成为圆棱面。 地貌点是地貌面或线的交点,比如山顶点。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a0522w3kvnd|480|270|qq}} <center>介绍地形地貌</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返回「
地形地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