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30.2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圓頂龍屬 的原始碼
←
圓頂龍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圓頂龍屬'''<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67/ec/0f7a46b8f8bff1a2b25ec3cf02c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5%9C%93%E9%A0%82%E9%BE%8D/wiki-5671776-2108556 圖片來自itsfun]</small> |} '''圓頂龍屬'''([[學名]]:''Camar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是種四足的[[植食性]]恐龍。 牠們是[[北美洲]]最常見的大型蜥腳類恐龍,但成年體型只有約18米長及體重18公噸。牠們生活於[[侏羅紀|晚侏羅世]]時期,距今約1億5500萬-1億4500萬年前。一個發現於[[猶他州]][[恐龍國家保護區]]的圓頂龍[[骨盆]],曾發現[[異特龍]]的齒痕。 圓頂龍的學名意為「有空室的蜥蜴」,其中的''καμαρα''/''kamara''是[[古希臘文]]的「圓頂室」或「拱形蓋」的意思,意指牠們[[脊椎]]中的空室。 ==解剖學== 圓頂龍的拱形[[頭顱骨]]也是其名字的由來之一。牠的頭顱骨短而高,是顯著的呈方形,而鈍的鼻端有大型洞孔。[[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很多完好的標本。[[眼眶]]位於頭部後方,在[[眼睛]]前有巨大的[[鼻孔]]。頭顱骨的洞孔之間隔者細細的骨棒,頜部骨頭厚實<ref>{{cite book|author=David Burnie|year=2002|title=The Kingfisher Illustrated Dinosaur Encyclopedia|publisher= Kingfisher Publications Plc}}</ref>。 牠的[[牙齒]]長19厘米,形狀像鑿子,整齊的分佈在頜部上。牙齒的強度顯示圓頂龍可能比擁有細長牙齒的[[梁龍科]]吞食較為粗糙的[[植物]];這顯示兩種動物如果居住在同一環境,也不會競爭相同的食物來源,但幼年圓頂龍可能是以嫩葉為食。由於頸部不靈活,牠們可能以高度不超過肩膀的植物為食。就像[[雞]]一樣,牠可能有[[胃石]]來幫助碾碎[[胃部]]的食物,待食物平滑後再進行反芻。在經常發現圓頂龍的[[莫里遜組]],就發現大量獨立的圓滑小石子。 圓頂龍每隻腳都有五趾,最內側的腳趾有利爪用作自衛。就像大部份的[[蜥腳下目]],前肢比後肢短,但[[肩膀]]的高位置顯示背部並不怎麼的斜。在一些蜥腳下目中,每一節[[脊椎]]都有向上的長[[神經棘]],但圓頂龍卻沒有,可見牠並不能以後肢站立。 如同許多後期蜥腳類恐龍,圓頂龍的一些脊椎是空心的,可以減輕牠們的體重。[[頸椎]]有12節,頸部肋骨互相重疊,使頸部更為硬挺。[[背椎]]有12節,[[薦椎]]5節,與[[髖骨]]固定。而[[尾椎]]有53節<ref name="David Lambert">{{cite book|author=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year=2002|title=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publisher=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ref>。就像現今的[[象]],圓頂龍的腳跟似乎都有著楔形的海綿狀組織,以協助支撐巨大體重。與類似體型的蜥腳下目相比,圓頂龍的頸部及尾巴較短。 圓頂龍的[[脊髓]]在臀部附近擴大。[[古生物學家]]原先認為這可能是第二個[[腦部]],用來調節身體動作。現今的理論認為這個位置可能有著很多的反射神經,但卻不是腦部。與頭顱骨內的腦部相比,臀部脊髓的擴大區域卻大很多。 ==習性== 在1997年到1998年之間,[[美國]][[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在[[懷俄明州]]發現兩個圓頂龍的成年標本、一個12.2米長的幼年標本,年代為[[侏羅紀|晚侏羅紀]]時期,約1億5000萬年前。有假設認為牠們在河畔休息時,被氾濫的河流所沖刷、掩埋。這個集體死亡的[[化石]]紀錄,顯示圓頂龍是以群體(或至少是以家庭)行動。此外,曾經發現成行排列的圓頂龍蛋巢,不像其他恐龍的整齊排列蛋巢,顯示圓頂龍可能沒有照顧幼年個體的行為。 如同許多鳥類,某些蜥腳類恐龍有吞食[[胃石]]的跡象,以協助胃部磨碎植物,但這個理論還有爭議。圓頂龍的牙齒粗壯、穩固,顯是牠們能夠更有效地磨碎嘴中的植物<ref name="WingsSander2006">{{cite journal| last = Wings| first = Oliver| authorlink = | coauthors = Sander, P. Martin| title = No gastric mill in sauropod dinosaurs: new evidence from analysis of gastrolith mass and function in ostriches| journal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volume = 274| issue = | pages = 635–640| publisher = | location = | year = 2007| url = http://www.kleinkaroo.com/agastric.pdf| issn = | doi = 10.1098/rspb.2006.3763| id = | accessdate = 2009-07-24| deadurl = yes|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3154851/http://www.kleinkaroo.com/agastric.pdf| archivedate = 2011-07-13}}</ref>。 ==發現== 在1877年,Oramel W. Lucas在[[科羅拉多州]]發現一些零碎[[脊椎]]。[[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買了這些骨頭,以與[[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競爭恐龍的發現與命名([[骨頭大戰]]),並於同年將之命名為圓頂龍。之後,馬什將他發現的一些化石命名為[[魯鈍龍]](''Morosaurus grandis''),但大部份[[古生物學家]]都認為這是圓頂龍的一種[http://dml.cmnh.org/1997Jul/msg00087.html]。這兩位學者經常建立這種互相衝突的生物名稱,當中最出名的就是[[雷龍]]/[[迷惑龍]]。 直至1925年,[[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發現第一個完整的圓頂龍骨骼(編號IMG 0666),是一個幼年個體的骨骼,所以當時很多的想像圖都比圓頂龍的實際體型為小。 沿著[[洛磯山脈]]東邊的[[莫里遜組]],是個化石豐富的[[侏羅紀|晚侏羅紀]]岩層。這個地層發現大量的[[恐龍]][[物種]],包括圓頂龍的近親,如[[梁龍]]、迷惑龍及[[腕龍]]。但是,圓頂龍是這個地層最常見的恐龍之一<ref name="foster">{{cite book|title=Jurassic West: The Dinosaurs of the Morrison Formation and Their World|last=Foster|first=John|publisher=Indiana University Press|pages=201, 248|year=2007|isbn=978-0-253-34870-8}}</ref>。莫里遜組的圓頂龍化石,發現於第2到第6地層帶。目前在[[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及[[懷俄明州]]發現數個完整的骨骼。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journ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圓頂龍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