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0.188.1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圓覺洞摩崖造像 的原始碼
←
圓覺洞摩崖造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圓覺洞摩崖造像'''<br><img src="https://pic3.40017.cn/poi/2016/02/16/13/gwxaNI_640x320_0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ly.com/go/scenery/340/3400000002206.html 圖片來自ly]</small> |} '''圓覺洞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安岳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代、[[宋代]]。1961年7月13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二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臥佛院摩崖造像]]合併。名稱:安岳石窟。 ===安岳縣=== '''安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资阳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四川盆地]]腹地、[[涪江]]与[[沱江]]之间、[[成都市|成]][[重庆市|渝]]连线中点,总面积2,6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万人<ref name="rk">{{cite web |author=安岳县统计局 |title=安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url=http://gk.ziyang.gov.cn/details.aspx?dept=113&id=40082 |accessdate=2021-08-28 |work=安岳县人民政府网 |date=2021-06-25 |archive-date=2021-09-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901092337/http://gk.ziyang.gov.cn/details.aspx?dept=113&id=40082 |dead-url=no }}</ref>。安岳县特产红薯、柠檬,为中国重要生猪生产基地之一。安岳建县于[[南北朝]]时期,盛于唐、五代和宋的[[安岳石刻]]享有盛名,被称为“中国石刻之乡”和“柠檬之都”。 == 名称 == 安岳县置县时县治位于铁峰山上,四面险绝,便于防守,取安居于山岳上之意,故名“安岳”<ref name="xz">{{Cite book|title=安岳县志|first=|publisher=四川人民出版社|year=1993-12|isbn=7-220-02271-9|location=成都|pages=|author1=四川省安岳县志编纂委员会}}</ref>。 == 历史 == ===古代 === [[西汉]]时,今安岳县境属[[犍为郡]]的[[牛鞞县]]治所在今[[简阳市]]、[[资中县]]治所在今[[资阳市]]。与[[巴郡]]的[[垫江县 (战国)|垫江县]]治所在今[[重庆市]][[合川区]]。东汉时,今安岳县境属牛鞞、资中、垫江与[[广汉郡]]的[[德阳县 (东汉)|德阳]]四县。[[梁 (南朝)|南朝萧]][[普通]]年间,在今安岳县境内设[[普慈郡]],将僚人编入户籍、令其纳税。 [[北周]][[建德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普州]]、'''安岳县''',此乃安岳建县之始。[[隋朝|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普慈郡,普州辖安岳县、[[普慈县]]普慈县治在今[[乐至县]]东北、[[安居县 (隋朝)|安居县]]安居县治在今[[遂宁市]][[安居区]][[安居镇 (遂宁市)|安居镇]]、[[永康县 (南梁)|永康县]]永康县治在今安岳县东南,[[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隆康县]],[[先天 (年号)|先天]]元年(712年)更名为[[普康县]]。[[大业 (年号)|大业]](605年)废普州,所辖各县改隶[[资州]],大业三年(608年)资州改为[[资阳郡]]。 [[唐朝|唐]][[武德]]元年,资阳郡改回资州;武德二年(619年)于安岳县复置普州,辖安岳、普慈、安居、隆康四县;武德三年(620年)析普慈县地置[[乐至县]]、升隆龛镇为[[隆龛县]]隆龛县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先天 (年号)|先天]]元年(712年)更名为[[崇龛县]];[[天宝 (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普州改为[[安岳郡]];[[乾元 (唐朝)|乾元]]元年(758年)废安岳郡复称普州,属剑南东道。 [[北宋]][[乾德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将崇龛县并入安居县、普慈县并入乐至县。[[开宝]]四年(971年)安岳县治自原址铁峰山移至今址。[[熙宁]]五年(1072年)将普康县并入安岳县。普州隶属于[[潼川府路]]。[[南宋]]时于今安岳县境东南部置[[石羊县]]。[[淳祐]]三年(1243年),为抗击蒙古军队南下,将安岳县城建于铁峰山上,[[宝祐]]年间被攻破,州县俱废。[[元朝|元]][[至正]]四年(1344年),复置安岳县,将安居、乐至两县并入,与石羊县同属[[遂宁州]]。 [[明朝|明]][[洪武]]四年(1371年)于安岳县复置普州,洪武九年(1376年)州废,将石羊县并入安岳县,属[[潼川州]]。[[清朝|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安岳县并入蓬溪县,[[康熙]]五年(1666年)改并入[[遂宁县]],康熙十九年(1680年)改并入[[乐至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安岳县,隶属于潼川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川北道]][[潼川府]]<ref name="qs"/><ref>{{Cite book|title=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24 道光安岳县志|first=|publisher=巴蜀书社|year=1992|isbn=7-80523-478-7|location=成都|pages=|author1=濮瑗(修)|author2=周国颐(纂)}}</ref>。 [[新唐书]]评价安岳县为上[[唐朝行政区划]]将县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宋史]]评价安岳县为中下《[[宋史]]•[[s:宋史/卷089|志第四十二•地理五]]》:“普州,上,安岳郡,軍事。乾德五年,廢崇龕、普慈二縣。端平三年,兵亂。淳祐三年,據險置治。寶祐以後廢。崇甯戸三萬二千一百一十八,口七萬三千二百二十一。貢葛、天門冬。縣三:安岳,中下。熙寧五年,廢普康縣入焉。安居,中。樂至,下。”,[[清史稿]]评价安岳县为[[冲繁疲难|繁、难]]《[[清史稿]]•[[s:清史稿/卷69|志第四十四•地理十六]]》:“潼川府中,繁,難。隸川北道。明,潼川州。順治初,因明制,為直隸州。領縣七。……領縣八。……安岳繁,難。府南三百八十里。治後鐵峰山。東:紫薇、白雲。西:大雲。南:安泉。東南:雲居山。安居水自樂至入,逕城北,又東南入遂寧。魚海河有二源,一東流至城東,合入安居水。南:岳陽溪,東南流入大足。。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2 中國建築]]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圓覺洞摩崖造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