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207.1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国际公约 的原始碼
←
国际公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国际公约</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15d6c0d4e6d8fe0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567649&sid=5782795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国际公约 属性: 多边条约 |} '''国际公约'''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是指国际间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多边条约。[[公约]]通常为开放性的,非缔约国可以在公约生效前或生效后的任何时候加入。有的公约由专门如集的国际会议制定。<ref>[http://www.110.com/zhuanti/guojigongyue/fagui/ 最新国际公约法规]110法律咨询</ref> == 世界主要国际公约 == 1、《世界版权公约》 (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 1947年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主持准备,1952年在[[日内瓦]]缔结,1955年生效。1971年在[[巴黎]]修订过一次。中国于1992年7月30日递交了加入《世界版权公约》的官方文件,同年10月30日对中国生效。 2、《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1976年2月24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五国,在印尼的巴厘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第一次首脑会议上签订。 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于2005年12月14日正式生效。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预防腐败、界定腐败犯罪、反腐败国际合作、非法资产追缴等问题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行动、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4、《日内瓦公约》 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 日内瓦(四)公约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1977年6月10日在日内瓦又签订了日内瓦(四)公约的两项附加议定书,并于1978年12月7日生效。该公约被认为是国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 中国于1956年加入此公约。200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已签订60周年。 5、《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1990年9月2日生效。截至2015年10月,缔约国为196个。该公约旨为世界各国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6、《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保护。 ==分类 == 分为世界性公约,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约等。 ==中国加入的公约== 截止2020年,中国加入的公约有: 1、《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是联合国主持下制定的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于1948年12月9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3届会议第260A号决议通过,1951年1月12日生效,有效期10年。嗣后公约对未声明退约的缔约国继续有效,以5年为一期。 中国于1983年加入该公约,但对公约第9条(规定缔约国间关于公约的解释、适用或实施的争端,经争端一方请求,应提交国际法院)予以保留。 2、《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1979年12月18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由联合国大会通过。1981年9月3日在第二十个国家批准这项公约之后,它作为一项国际公约开始生效。到1989年公约诞生十周年之后,已有将近100个国家同意受其条款的约束。 至2006年3月止,该条约有183个成员国。1981年9月3日,《公约》对中国生效,中国成为《公约》最早的缔约国之一。至今,中国已提交6次国家报告。 公约的成员国须承诺履行一系列的措施,中止一切形式对妇女的歧视,包括:确保当地法制男女平等;设立机构有效保障妇女免受歧视;消除个人、组织、企业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 3、《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 1951年6月29日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第三十四届会议通过。1953年5月23日生效。截至1997年1月1日,缔约国为126个。男女平等是联合国始终坚持的原则。 《联合国宪章》宣布各会员国决心重申男女平等权利的信念。为保障男女平等的权利,尤其是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国际劳工组织大会通过了这个公约。 公约规定了男女工人同工同酬的基本原则。中国于1990年9月7日批准《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同年11月2日该公约对中国生效。 4、《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权利公约适用于全世界的儿童,即18岁以下的任何人。 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于1990年9月2日在世界生效。 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从此《儿童权利公约》成为我国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 截至2015年10月,缔约国为196个。该公约旨为世界各国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5、《就业政策公约》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际劳工组织1964年第四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就业政策公约》。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80 法律總論]]
返回「
国际公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