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9.2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囚歌 的原始碼
←
囚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囚歌</big> ''' |- | [[File:囚歌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囚歌 创作年代;1942年 作品出处;《黑牢诗篇》 文学体裁;现代诗 作者;叶挺 |} '''《囚歌》'''是近代革命者叶挺于一九四二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极端虚弱的本质,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气节,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豪情。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 2018年11月5日,西安摩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青年报]]06版发布道歉信,为"暴走漫画"曾发布损害[[叶挺]]烈士名誉的相关视频表示道歉。道歉信称,西安摩摩公司于2018年5月8日在"今日头条"上发布了时长1分09秒的短视频,在视频中篡改了《囚歌》的[[内容]]。 ==作品原文==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注释译文== 1.此诗有多种版本,诸本略有不同,此版据作者手迹抄录,诗稿现存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 2.地下的火:比喻全国人民愤怒之火。 3.活棺材:比喻反动统治。 ==创作背景== 1941年1月,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苦刑,仍[[坚贞不屈]]。 于1942年,他写下了这首《囚歌》。此诗有多种版本,诸本略有不同,原诗稿现存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该诗作是叶挺写在被囚禁的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房墙壁上的,手稿则由叶挺夫人[[李秀文]]探监时带出。 ==作品鉴赏== 这是一篇白话述志诗,分为上下两节。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着一典 ,没有华丽的[[文字]]雕饰,更没有用一个典故,但音韵嘹亮,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壮美,让人读后被作者那股凛然正气所震撼。这是诗人高尚情操的真实流露,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为诗中的那股[[凛然正气]]而震撼,为诗人的高尚人格而肃然起敬。 诗的上半节,作者以"人"与"狗"、"门"和"洞"作对比,鲜明的阐述了[[革命]]者对于人的气节的崇高追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有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之名句,表达出了人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国民党反动派也正是想利用人的这种本能的渴望,来征服他们用酷刑所无法征服的革命者。然而,他们又怎会知道,他们所给予的"自由"和革命者渴望的"自由"之间有着何等的差别?这种诱惑在像诗人这样坚贞的革命者面前,起不了任何作用。革命者正是因为要为更多的人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才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是身陷牢狱,也义无反顾。虽然失去了人身的自由,但如果失去这种"小自由"而能换来更多人的"大自由",那有什么可以顾惜的呢!古人说:"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而诗人正是这样一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堂堂正正的革命志士。他写道:"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所以当他面临着"自由"和"囚禁"的选择时,为了保持一个"人"的尊严,为了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他宁可选择"囚禁"。 诗人伟大的人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File:囚歌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诗的下半节,诗人以激昂的语气来回答了那个在外面高叫的[[声音]],告诉了他们自己的选择,用激烈的话语表达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志向和无畏的气概。在诗中诗人用"活棺材"来比喻这座囚禁革命志士的人间炼狱,一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残酷迫害革命志士,屠杀共产党人的暴行;另一方面,也以此来揭示国民党反动统治必将走向灭亡的最终结局。诗人坚信革命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他盼望着革命的烈火熊熊燃起,烧毁这人间的炼狱。他愿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让自己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而得到永生。我们仿佛看到,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起来,[[光耀千秋]]。 本诗是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谱写成的雄壮乐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文字雕饰,更没有用一个典故,但音韵嘹亮,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壮美,让人读后被作者那股凛然正气所震撼。作者遣词造句极其精炼形象,以"人"与"狗"、"门"和"洞"作对比,表达了自己在面临自由和囚禁的选择时,为了捍卫人的尊严,为了保持共产党人的气节,宁可选择囚禁的决绝态度和牺牲[[精神]]。作者的伟大人格在这里得到"诗性"的升华。生动的比喻也是此诗脍炙人口的原因之,诗人用"活棺材"比喻那些囚禁革命志士的牢房和[[反动派]]的统治,又用"地下的火"比喻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诗人盼望着革命的烈火熊熊燃起,烧毁这人间的炼狱,并且希望能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本诗所体现出的崇高革命气节和伟大爱国精神,将永垂青,激励和教育着成千上万的革命[[后代]]。 这是一首用热血写成的诗,这是一个革命者用生命谱成的雄壮乐章,虽然没有华丽的文字雕饰,但音韵嘹亮,读起来是那样的[[铿锵有力]],令人回肠荡气。新中国成立后这首诗被选为小学生课本的课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诗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崇高的革命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本诗所体现出的崇高革命气节和伟大爱国精神,激励和教育着成千上万的革命[[后代]]。 ==作品评价== 革命领袖周恩来《信仰的力量·精神卷》:"这才是真正的诗,他有着峻烈的正义感,使他对于横逆[[永不屈服]],他又有透彻的人生观,使他自己超越于一切苦难之上。" 现代诗人[[郭沫若]]《叶挺将军的诗》:"这里燃烧着无限的激愤,但也放射着明澈的光辉,这才是真正的诗。他有峻烈的正义感,使他横逆永不屈服,而同时又有透辟的人生观,使他自己超越一切的苦难之上……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俞晓红]]《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这首诗是叶挺被囚时现实处境的形象写照,凝聚着他对生命、自由与尊严的辩证关系的深邃思考,成为20世纪中国诗歌的[[红色]]经典。" ==后世影响== 《囚歌》一诗自1962年至1997年30次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4]其后又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等教科书中。<ref>[https://www.360kuai.com/pc/94a738b85585ee1fc?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囚歌全文] , 快资讯 2019-06-02 </ref> ==作品相关== 《囚歌》被当作寿礼送郭沫若、叶挺将军四子[[叶华明]]披露《囚歌》是叶挺在渣滓洞监狱时送给郭沫若的寿礼。叶挺与郭沫若结识很早,北伐时期,郭沫若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行营秘书长等职;叶挺则是一战成名的"铁军"独立团团长。战争的紧张和残酷,使郭沫若与叶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叶华明说,1941年的皖南事变后,父亲被国民党囚禁于上饶等地,后监禁在湖北恩施。父亲被关押在重庆的[[渣滓洞]]时写下了《囚歌》,并在郭沫若生日时当寿礼送给他。当时母亲(李秀文)也到了重庆,通过周恩来找到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准许母亲探监。母亲在探望父亲后,父亲便把《囚歌》交给母亲要她转交给郭沫若。母亲把《囚歌》秘密藏在[[衣服]]中带出后,交给了郭沫若。叶华明的夫人称,皖南事变后,被关押的叶挺写《囚歌》送给郭沫若当寿礼,是要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 ==作者简介== 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阳县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享誉世界的[[政治家]]、军事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u0636gu8yn2|480|270|qq}} <center>叶挺《囚歌》</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囚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