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212.1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嘉義昭忠祠 的原始碼
←
嘉義昭忠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嘉義昭忠祠'''<br><img src="https://pic.pimg.tw/tsun0204/1383891291-2225116369.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tsun0204.pixnet.net/blog/post/16930138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嘉義昭忠祠''',是位於[[臺灣]][[嘉義市]][[東區 (嘉義市)|東區]]中山-{里}-的[[昭忠祠]],位於[[九華山地藏庵]]旁。 ==歷史== 地藏庵前右側(南側)廣場另建有昭忠祠,有祭祀在1862年(同治元年)[[戴萬生]]民變事件中殉難之義民。雖在1906年及1930年的地震中皆倒毁,但皆重建。曾於1936年廢廟,地藏庵於1971年改建時,昭忠祠以原廟建材移建於地藏庵前,2020年再移至目前廟地。 ===祠=== '''祠''',又稱'''祠堂''',是一种源自[[中國|中国]],並廣為[[東亞文化圈]]<ref>[https://www.itsfun.com.tw/%E6%9D%B1%E4%BA%9E%E6%96%87%E5%8C%96%E5%9C%88/wiki-6267307-4450286 東亞文化圈],itsfun</ref> 傳統[[民间信仰]]採用的半宗教设施,其主要用于[[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賢、烈士,采用[[廟堂]]式建筑形式。 祠往往是社会公众为共同祭祀和供奉广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滕縣百姓為紀念在当地为官清廉而即将去京城赴任的[[趙邦清]],為他修建了[[生祠]],“黃童白叟,羅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處,祠名「忠烈」。台灣的忠烈祠為[[中華民國]]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建。依中华民国內政部所頒布《忠烈祠祀辦法》,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在地設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則設首都忠烈祠,由總統主祭。此外又有[[義民信仰|供奉義民]]的[[義民祠]]。 其他例子有[[医圣祠]]、[[南阳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琼山国兴街道。“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銓]]。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庙:[[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載:“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乡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矢厉,谷果完实 由於祠、廟性質相近,而一些設立時為紀念先賢的祠,後世也會被信眾視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對象也被視為神祇,故有時會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圣人的场所也以祠為名,如[[黃大仙祠]]。 供奉祖先的[[宗祠]],現在一般通稱[[祠堂]]。 [[朝鲜半岛]]的祠自[[三國時代]]由中國傳入,在[[高麗王朝]]逐漸普及開來,在[[朝鲜王朝]]達到繁盛,但現今已較少見。 *臺灣民間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是[[臺灣]]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信仰,包括揉合[[中國民間信仰]]「[[儒教|儒]]、[[釋]]、[[道教|道]]」[[三教合流]]的[[漢人]]移民信仰,也包括在地英雄名人神格化,也包括[[王爺千歲信仰]],以及[[臺灣原住民]]的[[祖靈信仰]],前者隨著[[中國]][[閩南]]、[[粵東]]移民由[[華南]]地區渡過[[臺灣海峽]]東來,於臺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民間宗教|民間信仰]],但大體上仍奉祀原有[[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次者表現出臺灣人充滿包容知恩的情感,如供奉捨身救民的日本軍人;再次者如各地有應公、[[萬善同歸]],有的更分靈者眾,如[[南鯤鯓代天府]]萬善爺;後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則有[[漢化]]的情形。 ==緣起== [[中國]][[台灣閩南人|閩]][[粵東人|粵]]移民渡海來臺時,大多迎請[[海神]]或故鄉地方[[神祇]]之[[分靈]]嗣奉。由於移民渡海需面對莫測的海象變化,到臺墾殖後,因水土不服,[[瘟疫]]四起,又須與[[臺灣原住民族]]及不同的墾殖團體相互[[分類械鬥|械鬥]],爭奪土地、水源、商業利益等等,又時常危及生命財產,分靈而來的原鄉神祇,成為移民的心靈寄託,而信奉同一神明也產生了[[同鄉]]之間的[[意識形態]]認同,渡海來臺的[[海神]]、鄉土神、[[瘟神]]([[王爺信仰|王爺]])等信仰,並逐步發展為無所不能的地方守護神。 除了人格化的地方守護神外,也有因為各種職業不同,而奉祀不同職業的保護神。另外主要源自道教、本來流行於[[泉州|泉]][[漳州|漳]]一帶的[[正一派]]、[[閭山派]][[道教]]來臺後,經過一段時間與[[佛教]]、[[儒教]]摻合,逐漸變成民間的傳統信仰及文化現象,與只求個人與家庭之「富貴財子壽」的臺灣多神格「民間信仰」。 1911年《臺灣私法》引《臺灣府誌》,列舉[[玉皇上帝]]、[[東嶽大帝]]、[[玄天上帝]]、[[天上聖母]]、[[神農大帝]]、[[保生大帝]]、[[三山國王]]、[[水仙尊王]]、[[開漳聖王]]、[[廣澤尊王]]、[[註生娘娘]]及[[臨水夫人]]、[[五顯大帝]]、[[元帥爺]]、[[王爺]]、[[大眾爺]]、[[義民]]、[[城隍爺]]、[[福德正神]]、[[灶君]]、[[文昌帝君]]及[[魁星]]諸神皆屬儒教。1921年片岡巖的《臺灣風俗誌》也是承襲這種宗教觀,擴大了日治時期儒教宗教的範疇。片岡巖,《臺灣風俗誌》,1921,(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90年眾文圖書中文版)643-679頁。日治時期儒教並不局限於民間信仰,1941年《大眾人事錄》〈[[黃純青]]〉詞條:黃純青的宗教是「儒教」,1958年的[[魏清德]]〈身世報告書〉,自述宗教信仰是「儒教」。[[黃純青]]、[[魏清德]]都由日治時期橫跨到戰後,[[宗教]]信仰都定位為儒教,1918年八芝蘭公學校(今[[士林國小]])所編的《鄉土誌》,儒教即列為「宗教」之首。 尚有一種民間信仰被專家把它歸類為「儒宗神教」,因為就其信仰內容來看,大都是藉著神明持筆[[揮鸞]]來闡述儒宗孔教的[[倫理]]道德教化,相容[[聖人]]、[[佛祖]]、[[神仙]]的[[三教合一]]思想,強調修身、齊家、行善、勸化;即以勸化世人,挽救人心,導正社會頹風惡習為宗旨。 至於[[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雖也落地生根,成為具有台灣風格的信仰,但由於人口比例較低,暫不列入。有的則如[[一貫道]]供奉五教聖人,將其塑像奉祀,已非原[[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之模式。 ==鄉土神簡表== 臺灣是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在[[漢人]]民族方面包含了許多不同的省籍[[族群|族群]],他們在移居臺灣時帶來了原鄉的信仰,這些神祇稱為鄉土神。[[玉皇大帝]]、[[三官大帝]]、[[觀音菩薩]]、[[天上聖母]](媽祖)、[[關聖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伯公)等,屬於不分祖籍共同信仰的神靈,但有些地方對某一神祇特別虔誠,有鄉土神的意味。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嘉義昭忠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