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3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哥特式建筑 的原始碼
←
哥特式建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哥特式建筑.jpg|350px|缩略图|右|哥特式建筑[https://img.mianfeiwendang.com/pic/e967d5c1748ca27a3d55708a/7-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mianfeiwendang.com/doc/e967d5c1748ca27a3d55708a/7 来自免费文档 的图片]]] '''哥特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92C5PHL0523L7LC.html 世人都知道哥特式建筑,那你们知道哥特人的历史和起源吗?],网易订阅,2019-2-27</ref>。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形成过程== 起源: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早期: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教堂]]<ref>[https://www.guokr.com/post/154667/focus/0337163240/ 【漫步古典建筑·哥特式建筑】法国的皇家陵园————圣丹尼大主教教堂] ,果壳网 , 2012-4-19</ref>,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1144年,在庆祝[[圣丹尼斯]]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各国的主教们吃惊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25年之后,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现了哥特式教堂。 经典时期: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 晚期:辐射状哥特式和火焰哥特式发展。 直到16世纪被文艺复兴风格替代。 复兴:1820年,哥特式装饰风格复兴,主要在内装饰上。 ==造型特点== 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 哥特式有人专指建筑,哥特式雕刻最初附属于建筑,公元13世纪后与建筑分离;哥特式绘画巅峰在公元14—15世纪。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 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 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顶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 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File:奥塔1.jpg|奥塔[http://getoversea.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80613/20180613060813_47254.jpg 原图链結][http://blog.sina.com.cn/s/blog_1703661cb0102xumi.html 来自新浪博客] File:科隆大教堂内饰.jpg|科隆大教堂内饰[https://youimg1.c-ctrip.com/target/1001170000011fevb6EB5_R_1024_10000_Q90.jpg?proc=autoorient 原图链結][https://you.ctrip.com/travels/cologne388/3883927.html 来携程攻略] File:乌尔姆市.jpg|乌尔姆市[https://cdn.pixabay.com/photo/2013/10/14/21/02/ulm-195719_1280.jpg 原图链結][https://pixabay.com/photos/ulm-city-city-view-ulm-cathedral-195719/ 来自搜狗搜索] </gallery> 如果说[[罗马]]式以其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形式上带有复古继承传统的意味,那么哥特式则以蛮族的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有人说罗马建筑是地上的宫殿,哥特式建筑则是天堂里的神宫。 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从审美的层面看,罗马式建筑较宽大雄浑,但显得闭关自守,而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人们会发现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 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光线的穿透而生艳,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 ==建筑地位== [[File:古罗马1.jpg|300px|缩略图|右|古罗马[http://www.1000thinktank.com/u/cms/www/201501/1214423050yx.jpg 原图链結][http://www.1000thinktank.com/xsjzrwsk/6606.jhtml 来自千人智库 的图片]]] 哥特建筑就是欧洲封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的建筑<ref> [https://www.souid.com/archives/139325.html 哥特式建筑特点,如今被称作法式建筑地位崇高],世界之最网,2019-1-15</ref>。 公元10世纪以后,随着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和商业和逐渐活跃,在一些交通要道、关隘、渡口及[[教堂]]和城堡附近,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工人与商人聚集起来的城市,并到12世纪大多通过赎买或武装斗争从封建领主和教会手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权。这时期的建筑仍以教堂为主,但反映城市经济特点的城市广场、市政厅、手工业行会等也不少,市民住宅也大有发展,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而是以尖券(来自东方)、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其特点。 ==哥特式雕塑== 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体逐渐丰满起来,衣褶也随之有了结构的变化,使人感到衣服里面是实在的人体。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拟,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了。哥特式建筑上多采用圆雕和接近圆雕的高浮雕<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a026901000b9x.html 哥特式雕塑的代表作——《访问》组像],新浪博客,2007-8-31</ref>。 ==哥特式艺术== 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接近生活和写实,遍布[[欧洲]],因此也称国际哥特式风格。晚期的[[哥特式艺术]]已明显孕育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教堂是中世纪[[西欧建筑艺术]]的突出代表,哥特式建筑则是当时[[教堂建筑艺术]]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哥特式建筑最早兴起于法国巴黎附近地区,后来逐步流行于西欧各地。 ==代表建筑== ===世界第一座歌特式教堂===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 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法国哥特式教堂=== [[亚眠主教堂]]<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798190102v6es.html 法国三大哥特式教堂之一的亚眠大教堂] ,新浪博客,2014-11-7</ref>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长137米,宽46米,横翼凸出甚少,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七个小礼拜室。中厅宽 15米,拱顶高达43米,中厅的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柱子不再是圆形,4根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券肋气势相连,增强向上的动势。教堂内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几乎看不到墙面。教堂外部雕饰精美,富丽堂皇。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战争发生后,法国在14世纪几乎没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式建筑复苏,已经到了[[火焰纹时期]],这种风格因宙棂形如火焰得名。建筑装饰趋于“流动”、复杂。束柱往往没有柱头,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拱顶上出现了装饰肋,肋架变成星形或其他复杂形式。当时,很少建造大型教堂。这种风格多出现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法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数量很大,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和形式很不一样。由于连年战争,城市的防卫性很强。城堡多建于高地上,石墙厚实,碉堡林立,外形森严。但城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内嘈杂拥挤,居住条件很差。多层的市民住所紧贴狭窄的街道两旁,山墙面街。二层开始出挑以扩大空间,一层通常是作坊或店铺。结构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图案,颇饶生趣。富人邸宅、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则多用砖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英国哥特式教堂=== 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英国教堂]]不象[[法国教堂]]那样矗立于拥挤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与[[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们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英国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和[[法国亚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厅较矮较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而且有一个较短的后横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这是[[英国]]常见的布局手法。教堂的正面也在西边。东头多以方厅结束,很少用环殿。索尔兹伯里教堂虽然有飞扶壁,但并不显著。 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索尔兹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约123米,是英国教堂中最高的。这座教堂外观有英国特点,但内部仍然是法国风格,装饰简单。后来的教堂内部则有较强的英国风格。[[约克教堂]]的西面窗花复杂,窗棂由许多曲线组成生动的图案。这时期的拱顶肋架丰富,[[埃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树张开的树枝一般,非常有力,还采用由许多圆柱组成的束柱。 [[格洛斯特教堂]]的东头和[[坎特伯雷教堂]]的西部,窗户极大,用许多直棂贯通分割,窗顶多为较平的四圆心券。纤细的肋架伸展盘绕,极为华丽。剑桥国王礼拜堂的拱顶像许多张开的扇子,称作扇拱。[[韦斯敏斯特修道院]]中[[亨利七世]]礼拜堂的拱顶作了许多下垂的漏斗形花饰,穷极工巧。这时的肋架已失去结构作用,成了英国工匠们表现高超技巧的对象。英国大量的乡村小教堂,非常朴素亲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种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 英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筑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墙很厚,有许多塔楼和碉堡,墙内还有高高的核堡。15世纪以后,王权进一步巩固,城堡的外墙开了窗户,并更多地考虑居住的舒适性。英国居民的半木构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横档作为构架,加有装饰图案,深色的木粱柱与白墙相间,外观活泼。 ===德国哥特式教堂===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歌坛和圣殿同亚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仅次于法国博韦主教堂。西面双塔高152米,极为壮观。 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西边有两座高塔,外观比较素雅,是这种教堂的代表。 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乌尔姆主教堂]]。它的钟塔高达161米,控制着整个建筑构图,可谓中世纪教堂建筑中的奇观。砖造教堂在北欧很流行,德国北部也有不少砖造的哥特式教堂。 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棂刀法纯熟,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 德国哥特建筑时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双坡屋顶很陡,内有阁楼,甚至是多层阁楼,屋面和山墙上开着一层层窗户,墙上常挑出轻巧的木窗、阳台或壁龛,外观很富特色。 ===意大利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这里极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锡耶纳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但只是在拱顶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圆形。[[奥维亚托主教堂]]则仍是木屋架顶子。这两座教堂的正面相似,总体构图是屏幕式山墙的发展,中间高,两边低,有三个山尖形。外部虽然用了许多哥特式小尖塔和壁敦作为装饰,但平墙面上的大圆窗和连续券廊,仍然是[[意大利教堂]]的固有风格。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宽达49米。中厅高约45米,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更拨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西边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墙,也装饰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门窗已经带有[[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 另外在这时期,意大利城市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特别是在许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国里,建造了许多有名的市政建筑和府邸。市政厅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广场,粗石墙面,严肃厚重;多配有瘦高的钟塔,建筑构图丰富,成为广场的标志。城市里一般都建有许多高塔,总体轮廓线很美。 ==传播与变异== 法国:是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地。法国哥特建筑的特点是它们的高度和垂直感,这一点也强烈影响了德国和[[比利时]]。与[[英国哥特教堂]]的多样化相比, 法国的主教堂都趋向于外在形式统一。它们结构紧凑,有的有着突出的翼部和小礼拜堂,有的则没有。西立面高度 一致地在玫瑰花窗下拥有三个入口,并总是有两座塔,不过有些在翼部也有塔。教堂东面是带有回廊的多边形,有的会有一些放射状分布的小礼拜堂。在法国南部,许多教堂是没有翼部,有的甚至没有侧廊。 英国:[[威廉一世]]回到英国即位后,引入了很多法国习惯,也带来了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在英国出现了多种筋梁结构的穹顶,例如伞形、扇形、葱形等。 英国哥特建筑的特色在于其极端的长度,并且其内部对于水平方向的强调看起来甚至多过垂直方向。同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的哥特教堂相比,每一座英国的主教堂([[索尔兹伯里主教堂]]除外)都有着非常多样化的形式。建筑的每一部分都在不同时期修建并且有着不同的风格,未尝试在形式上的统一,这一点是很普遍的。英国的哥特主教堂袖厅比较长,有些有两个袖厅,如同四肢摊开。正面,门的意义并不像在法国那样重要,公理会的入口通常位于一侧。玫瑰花窗不会在正面的大窗户上体现,而是出现在袖廊的山墙。在教堂的十字交叉部几乎总有一座塔,有可能很大并带有塔尖。在英国,教堂东面往往是方的,但有的也会呈现不同的形式。 德国和中欧:在德国、[[波兰]]、[[捷克]]和[[奥地利]]等有着罗曼式建筑传统的中欧国家,其特点也影响了这些地方的哥特建筑,尤其体现在庞大的尺寸和巨大的尖塔上。这些哥特式教堂的东西两面均普遍采用法国样式,但塔异常高大,并且往往带有地域特色的网孔塔尖。由于塔的尺寸,建筑的正面显得狭窄而拥挤。像法国一样,德国的主教堂没有特别突出的翼部,但德国哥特式主教堂的内部空间宽敞开放,即使是在有着大量法国式教堂的[[科隆]]也是如此。 ==视频== ===<center> 哥特式建筑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哥特式建筑是什么风格</center> <center>{{#iDisplay:e0874hbdivv|560|390|qq}}</center> <center> 哥特教堂建筑纪录片 </center> <center>{{#iDisplay:k0524gzwynu|560|390|qq}}</center> <center> 第十四讲 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 </center> <center>{{#iDisplay:p05106w23pp|560|390|qq}}</center> <center> 鸟瞰世界:意大利伟大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整个教堂精致又庄严</center> <center>{{#iDisplay:w0849x7t36t|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哥特式建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