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18.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呼 的原始碼
←
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呼'''(读作hū)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朝文字。 [2]本义是吐气。引申指呼喊;后又引申出呼唤。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87745638025390379.html?fr=bks0000&word=%E5%91%BC 呼拼音是什么]百度知道</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img1.baidu.com/it/u=2159885938,4088881476&fm=253&fmt=auto&app=138&f=JPEG?w=220&h=220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呼”字是形声字。此字始见于商朝文字中。商朝甲骨文字中的“呼”像是人张口吐气的样子。西周和商朝相比最上面部分加了“一”。《说文》小篆文字中演变为左右结构,像一个人张口[[呼]]气。而汉代文字中左侧的“口”和右侧像一个人慢慢[[演变]]成“乎”。而到楷书以后,没有很大的变化,直至发展到现代汉语。 “呼”字由“口”字和“乎”字组成。“口”表意,表示嘴巴,“乎”表声。“呼”字本义是吐气。使气从口或鼻中出来,与“吸”相对。如《庄子·刻意》:“吹陶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把气体从口鼻呼出来进而引申出使话从口鼻中出来。后引申指呼喊、呼叫义。由呼叫后又引申出呼唤、招呼。 == 古籍释义 == 说文解字 【卷二】【口部】荒乌切 外息也。从口乎声。 说文解字注 外息也。 外息,出其[[息]]也。 从口乎声。 荒乌切。五部。今人用此为号嘑、𧦝召字,非也。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古文:戏。《唐韵》荒乌切。《集韵》《韵会》《正韵》荒胡切,音虍。《说文》:外息也。《韵会》:出息为呼,入息为吸。 又《广韵》:唤也。 又《集韵》:呜呼,叹辞。《书·五子之歌》:呜呼曷归。 又通作乎。《诗·大雅》:於乎小子。 又通作虖。《前汉·武帝纪》:呜虖何施而臻此与。亦作嘑。 又姓。《广韵》:列仙传有仙人呼子先,又复姓。《前汉·匈奴传》:呼衍氏。注:师古曰:即今鲜𤰞姓呼延者是也。 又呼沱,水名。《战国策》:南有呼沱易水。 又草名。《尔雅·释草》:蓫薚,马尾。疏:蔏𦸐,一名夜呼。 又《集韵》:虚交切,音虓。与詨同。吴人谓叫呼为詨。或作嚆唠。 又《礼·檀弓》: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注:呼,虚惫声。《释文》:音虚,吹气声也。 又《广韵》《集韵》《正韵》𠀤荒故切,音戽。《广韵》:本作謼。号呼也。《诗·大雅》:式号式呼。《释文》:呼,火胡反。又火故反。《礼·曲礼》:城上不呼。《释文》:呼,火故反。 又《集韵》:许箇切,音𧬱。《左传·文元年》:江芉怒曰:呼役夫。注:呼,发声也。《释文》:呼,好贺反。 又《集韵》:虚讶切,音吓。与罅同。[[裂]]也。详缶部罅字注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