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44.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吴山天风 的原始碼
←
吴山天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吴山天风</big>''' |- |<center><img src=http://image-sixfoot.oss.genghai.com/data/foooooot/html/media/upload/footprint/2014/11/22/gallery.1416641970342.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foooooot.com/footprint/1741215/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吴山天风 著名景点: 吴山天风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浙江省杭州市 |} '''吴山天风''',新[[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东南面,高94米,景秀、石奇、泉清、洞美。山上有城隍阁,秀出云表,巍然壮观。吴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由紫阳、云居、金地、清平、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吴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吴山天风"即由此而得名。<ref>[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1049570331.aspx 杭州西湖新十景之四——吴山天风] 个人图书馆</ref> == 景区介绍 == 吴山天风新西湖十景之十。 春秋时期称吴山,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山势绵亘起伏,伸入市区,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由延绵的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小山而成,山体伸延入市区,山高均不超过百米。当年渔民下海捕鱼后在此亮晒网,称晾网山;春秋时为吴西边界,故名吴山;还有说[[伍子胥]]的缘故,讹伍为吴,因此山有子胥祠,遂称胥山;五代吴越中时山上有城隍庙,亦称城隍山;唐时多称青山。今通称吴山,为杭州名胜。 山巅"江湖汇观亭"前楹联沿用明人徐文长题辞,点明了"吴山天风"的意境,那楹联是: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 杭州风景== 烟雨江南群山峨,诗话西湖旧事多 杭州是个为声名所累的人间天堂,然而吴山却是悄无声息,超然而恬淡。的确,与游人如织的西湖名胜截然相反,吴山对于那些即使熟悉杭州风光的人来说也是陌生的。吴山虽深入杭州市区,但外来的游人却容易将目光掠过它,因为,它的周围有太多的[[古迹名胜]]。吴山是杭州唯一突兀城隅的城中之山,位于西湖东南。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天目山余脉截止于杭州,在西湖北岸形成葛岭、宝石山,在西湖南岸的,就是吴山。 当西湖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一个浅海湾时,吴山和宝石山,曾是怀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南北对峙,随波浮沉。后来,平陆抬升,逐渐发展、形成现在的杭州城。吴山就像一只梭镖,锲入杭州城内。古时渔民下海捕鱼,常在山上晾晒渔网,习称晾网山。春秋时成为吴越之间的天然屏障,始称吴山。 '''宋朝顾禧诗云:''' 紫雁高飞晓雾浓,西风峭削玉芙蓉。 谁携谢朓惊人句,更上吴山第一峰。 金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 万里车书已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吴山山势起伏,绵亘数里,伸入市区。雄浑之江奔腾于南,明媚西湖辉映于北,东边曾是南宋都城的天街御道,朱门绮户,直达凤阁丹墀的皇城。北面则是通往柳浪闻莺的河坊街,商铺店号,鳞次栉比,市列罗绮、户盈珠玑的繁华就堆陈在吴山脚下。登临览胜,左湖右江,前街后市,杭城秀色,奔来眼底。 城隍阁是七层复合顶仿古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3789平方米,高41.6米。整体造型上融入了元、明两代华丽的建筑风格,整幢建筑表现出凌空飞升的气势,象征凤凰展翅翱翔和仙山琼阁的高远意境,使人联想起西湖明珠"龙飞凤舞到钱塘"的美妙传说。登上阁楼,可以鸟瞰杭城美景。有"胸前竹石千层起,眼底江湖一望通"。 '''宋人陈允平有《登吴山》诗云:''' 登高一展眺,宫树郁嵯峨。 楼阁春风满,东南王气多。 青天行日月,大地布山河。 柳色沙堤路,时闻响玉珂。 近代巾帼豪杰秋瑾则留下了传诵一时的《登吴山》七绝: 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 茫茫浩气连江海,一半青山是越中。 褒贬难论伍子胥,恩怨情愁西施祸 古时山有伍子胥庙,又得名胥山或伍山,这跟端午节的另一说法有关。它是吴山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既是伍子胥的忌辰之说。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儿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勾践请和,夫差答应了。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不听,吴国大臣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结果[[夫差]]相信了,并赐子胥宝剑要他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便命人把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苏州]]人为纪念这位忠臣,把此江该为胥江。因此,后世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宋人潘阆有《酒泉子》词纪其事:'''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 庙前江水怒为涛。千古恨犹高。 寒鸦日暮鸣还聚。时有阴云笼殿宇。 别来有负谒灵祠。遥奠酒盈卮。 '''高启《伍公祠》诗:''' 地大天荒霸业空,曾于青史叹遗功 鞭尸楚墓生前孝,抉眼吴门死后忠 魂压怒涛翻白浪,剑埋冤血起腥风, 我来无限伤心事,尽在吴山烟雨中。 又说:欈李一战,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越国臣属于吴。那勾践听从了[[范蠡]]、[[文种]]的复国大计,一方面将绝代佳人西施作为礼物送进了姑苏城外的馆娃宫,同时又厚礼重金贿赂权臣伯噽,离间吴国君臣。可怜兴国重臣伍子胥忠而见疑,信而受谤,最后命丧属镂之剑。夫差还不解恨,将伍子胥抛尸江上,吴人怜之,立祠建庙,遂称胥山或伍山。 徐渭《伍公庙》诗: 吴山东畔伍公祠,野史评多无定词, 举族何辜同刈草,后人却苦论鞭尸; 退耕始觉投吴早,雪恨终嫌入郢迟, 事到此公真不幸,镯镂依旧遇夫差。 == 参考来源 ==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返回「
吴山天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