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63.1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后母戊鼎 的原始碼
←
后母戊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后母戊鼎2.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9.sinaimg.cn/mw690/001lyr9ezy7jRi3oLPy28&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729c80102xls0.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后母戊鼎''',旧称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鼎腹内壁著有铭文“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母戊”是武丁妻妾妇妌的[[庙号]]。该鼎可能为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铸造。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YxODc0NzEyNA==.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7_3000_z2iuq2_19042900 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一司母戊鼎],优酷,2018-05-21</ref>,因鼎腹内壁上的[[铭文]]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外观== 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故又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口沿宽厚,轮廓方直,立耳、方腹、四足中空,是[[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鼎身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致,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四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鼎身四周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底纹,其上铸有盘龙纹和[[饕餮纹]]。盘龙纹细致精巧,饕餮纹生动文威武,四面交接之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纹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两虎口含人头,鼎耳侧面饰以鱼纹。鼎足之处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整个司母戊鼎的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器文化巅峰之作的典型代表。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复制补上),上有虎噬人图案,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容器。 ==铸造工艺== 后母戊鼎的合金成分与《[[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相同。后母戊鼎除立耳是先铸成后嵌入鼎范,鼎身是一次浇铸而成,共用28块陶范。 2000年,[[南京博物院]]技术部申报“泥范铸作司母戊鼎工艺研究”课题,并在2006年7月用仿古代的泥范铸作工艺初步铸成原大后母戊鼎。 为筹备殷墟申请联合国[[联合国]]“世遗”评估行动,[[中国历史博物馆]]曾在2005年9月下旬把在北京秘藏的原鼎运回安阳[[殷墟博物馆]]一同展览近四个月。殷墟在2006年7月13日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www.fengsuwang.com/minjian/anyangyinxu.asp 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安阳殷墟],炎黄风俗网,2019-8-11</ref>。 ==出土与收藏== 早在1939年,大鼎就已经在[[河南]][[安阳]]县武官村商王墓葬区“西北冈”出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百姓为了保护大鼎,将它重新深埋地下,直到1946年大鼎才重见天日,此后被运到[[南京]],由当时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接收。1948年[[国民政府]]将文物迁台时,该鼎因过重留在了南京,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成为镇馆之宝。 ==视频== ===<center> 后母戊鼎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国宝档案 - 后母戊鼎 </center> <center>{{#iDisplay:d0396yrgn97|560|390|qq}}</center> <center> 国之重器司母戊鼎半个多世纪后为何会被更名为后母戊鼎 </center> <center>{{#iDisplay:p06459vj9zf|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3 金屬器物]]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Category:900 藝術總論]]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返回「
后母戊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