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22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叶卡特琳娜大帝 的原始碼
←
叶卡特琳娜大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叶 卡特琳娜二世1.jpg|缩略图|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叶 卡特琳娜二世''',因政绩卓越,在 俄国历史上与 [[彼得大帝]]齐名,以 [[彼得三世]]的妻子的身份登上皇位,原名叫 [[索菲亚•弗雷德里卡• 奥古斯特]],是[[德国]]一个小公爵家的小姐,自小随母亲游历过许多[[欧洲]]城市,并到过不少德国诸侯的宫廷14岁随母亲来到[[俄国]],并听从了别人的教诲信仰路德教,改名 叶卡特琳娜。 1729年4月21日出生,1796年11月16日逝世。 ===登基背景===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贵族高层中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之争。宫廷政变成了圣彼得堡的主旋律。在历次政变中,由贵族组成的宫廷禁卫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彼得一世的妻子叶卡特琳娜一世被推上王位,接着是她的孙子[[彼得二世]]登基。然而,1730年彼得二世在结婚前夕就病逝了。于是,部分掌权贵族决定邀请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伊凡诺芙娜]]执政。1740年,安娜伊凡诺芙娜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她的侄女[[安娜•列奥波利多芙娜]]之子[[伊凡六世]]。然而宫廷禁卫军想看到自己的[[俄罗斯]]族女皇登基,于是在安娜列奥波利多芙娜去世后发动政变。1741年11月,他们将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推上王位。 对于那些得到新的优惠和特权的贵族阶层来说,伊丽莎白的执政时间长而平静。但是过于热爱娱乐生活使她终身未嫁,所以不得不把她德国的外甥召回来继承她的衣钵。彼得三世回来后,伊丽莎白马上把为他寻找未婚妻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这时正在游历的叶卡特琳娜被作为候选人邀请到俄国宫廷之中。 1774年,叶卡特琳娜以丰富的游历和高雅的举止深受贵族喜爱,所以很快被定为皇储的配偶。然而,彼得身体羸弱意志薄弱乖张暴力,宠爱情妇,经常羞辱叶卡特琳娜。在这期间,叶卡特里娜自称是过着“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的生活。 1762年,女皇伊丽莎白去世,正怀孕的叶卡特琳娜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登上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由于彼得身上有一半的普鲁士血统,他一上台就下令在“七年战争”中形势大好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领地,并与普鲁士国王菲特烈二世签订合约。另外他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这些举动在俄罗斯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真正惹恼民众的是他竟然要俄罗斯民众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仰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并且没收东正教会财产。于是贵族开始物色新的沙皇人选。 俄历1762年6月26日拂晓,33岁的叶卡特琳娜•阿列克塞耶芙娜在近卫军军官[[阿列克塞•尔洛夫]]和[[格里高利•奥尔洛夫]]兄弟等人的帮助下,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并囚禁刚刚登基一年的彼得三世。 ===登基后的混乱形势=== 叶卡特琳娜即位时国内环境混乱,形势严峻,财政出现极大困难,在她日记中记载说,她的军队有八个月没有领到饷银了,基本上处于混乱状态;而国家预算有1700万卢布,另有1亿布流通在市面上,但是整个国家无人知道国库收入的情况。另外此时国家的政治也不稳定,不仅皇权受到贵族威胁,而且每年有20万属于厂矿和寺院的农奴起义造反。国家的政治制度监狱司法等居然可以买卖,到处都充斥着行贿,贪污,舞弊和执法不公等现象,民众怨声载道。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叶卡特琳娜二世镇定自若,雷厉风行的着手处理错综复杂的国政,把彼得一世的改革继续向前推进,铸造了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帝国。 ===开明专制之开明=== 为了解决诸多问题,叶卡特琳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历史上被称为“开明专制”,开明专制主要只针对贵族阶层,一方面,叶卡特琳娜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贵族阶级的利益以间接巩固自己的皇权;另一方面,当时的俄国无论是在财政上还是军事上都已经精疲力竭了,所以叶卡特琳娜积极的调整了对外政策,为争霸欧洲积聚力量。叶卡特琳娜二世取消了彼得三世对丹麦的宣战令和1762年6月19日签订的俄普军事同盟条约,从普鲁士撤回了俄国军队。另外它还召见奥地利和法国大使,表示俄国对其国家的友谊和对欧洲和平的愿望。叶卡特琳娜二世对对外政策的调整,使俄国摆脱了大量的军事负担,并赢得了军队的支持。同时使俄国的外交政策更好的服务于俄国贵族和商人的利益,为将来争夺欧洲霸权做准备。 另一方面,叶卡特琳娜二世专制的开明性鲜明的体现在了她新法典的制定上。她即位时俄国依据的法典还是沙皇阿列克赛•米哈伊洛维奇于1649年制定的《法律全书》,随着俄国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这部法典已经明显不适合当时俄国的发展了。于是叶卡特琳娜为了适应俄国国内形势的发展,迎接时代的挑战,决心效仿西欧,制定一部既能维护俄罗斯专制制度,又能够吸取西欧近代文明,不仅能在俄国推行而且能给其他国家做出示范的新法典。在经过叶卡特琳娜和当时的启蒙学家狄德罗伏尔泰等的亲自交流后,一部带有18世纪启蒙思想的新法典出土了,它就是至今在俄国法律史上享有盛誉的《圣谕》。 [[《圣谕》]]中充满了自由,平等,慈善,公正,理智等字眼:提倡“热爱祖国”,认为这是防止犯罪的强有力的手段;要求制定一个禁止富人欺负穷人的法律,指出贫富对抗的危险性等。总之,《圣谕》既想接受进步思想又要维护传统模式;即提倡平等又重视特权;既要维护专制政体,又觉得宽容不无好处,是一个具有自由主义色彩充满矛盾的大杂烩。 作为一代女沙皇,她勇敢向前.一场天花传染病在整个国家肆虐,她深为忧虑不安。当她听说英国有位医生发明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技术时,立即下令引进牛痘疫苗。但疫苗接种在当时还是件新鲜事,没有被广大群众所认识和接受。叶卡特琳娜决定自己先承担对于别人来说过于冒险的考验。她对这种危险早有了解。从青年时起,她最害怕的疾病莫过于天花。既然天赐良机让她来战胜天花,那么,她首先应该为众人做出榜样。无论从事何种事业,她总是想开风气之先,一鸣惊人。她主意既定,决不后退。她乐于为此献身。有人说,她是出于对人民的热爱;也有人认为,她是沽名钓誉。但不管怎么说,在俄国最先倡导接种疫苗预防天花病的是叶卡特琳娜二世。仅此项,这是无论哪位帝王都无法做到的! ===开明专制之专制=== 叶卡特琳娜实行的“开明专制”目的主要是巩固自己的统治,为加强专制制度。因此在她的“开明专制”中“开明”是有限的表面的暂时的,“专制”则是无限的实在的强化的长期的。叶卡特琳娜二世继承了老沙皇的衣钵,以“开明”为幌子,顽固的维护着沙皇的专治制度和农奴制度。她把自己打扮成农奴制的反对者,但实际上,她却极力扩大贵族地主的权益,扩展农奴制地区,极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把农奴制强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她一上台就企图加强封建农奴制的专制制度。她扩大贵族特权,把许多土地,连同居住在上面的农民都赏赐给贵族。在她统治时期,贵族所有的农奴数占全国农民数的一半以上。 她还赐给贵族可以任意放逐农奴去服苦役的权力,而农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控告贵族地主。农奴常常像牲口一样在市场被买卖。出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的一起登在官方的报纸上。 她一面嘲笑启蒙学派的演说,一面又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通信,说她准备把他们的主张作为对政策的箴言。她总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开明君主”,她居然写信告诉伏尔泰,俄国农民生活富裕,每天都能吃鸡。而实际上,俄国农民只能吃粗黑面包。 1775年,叶卡杰琳娜二世残酷地镇压了[[普加乔夫]]农民起义,把他戴上脚镣手铐装在木笼里运到[[莫斯科]],然后把普加乔夫砍头、肢解、焚尸。 叶卡杰琳娜二世还频频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疯狂地扩张俄国的领土。她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攫取了波兰62%的领土,灭亡了波兰共和国,在那里建立了血腥的殖民统治。她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了[[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使俄国船队能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实现了连彼得大帝都没能实现的梦想。 在[[亚洲]],叶卡杰琳娜通过修筑军事堡垒,蚕食[[高加索]],侵入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到18世纪八80年代,俄国完全占领了[[西伯利亚]]的北部,获得了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俄国还从亚洲东北部越过[[太平洋]],占领了[[阿拉斯加]],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一块俄国殖民地。 叶卡杰琳娜二世还是革命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她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法兰西瘟疫”,发誓要予以“剿灭”。她派俄国海军到北海去封锁法国,“制止革命。”叶卡杰琳娜又出资支持普鲁士、奥地利干涉法国革命。 1796年8月,叶卡杰琳娜二世病入膏肓。垂死之际,她还在预言:“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国脚下。我要建立一个包括六个都城的大帝国,它包括[[彼得堡]]、[[柏林]]、[[维也纳]]、[[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拉斯特罕]]。把我的孙子取名为[[亚历山大]]吧,我希望他像[[古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大俄罗斯帝国,” ===叶卡特琳娜创造的贵族的黄金时代=== 叶卡特琳娜二世深知夺取和巩固皇权都必须依靠贵族,因此她上台伊始,便颁布了一系列规定进一步争取贵族支持。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以沙皇的名义颁布了《赐予俄国整个贵族阶层自由》的召书,这个诏书规定贵族可以免除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可以享有自由管理地产自由出国等权利。她被颂为“贵族女皇”,她所统治的时代被称为贵族的黄金时代。 另外她的一生有数段目不暇接的风流情史。她有多位情夫。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fromtitle=叶卡特琳娜二世&fromid=3338378]</ref> ==参考文献==
返回「
叶卡特琳娜大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