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195.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台门 的原始碼
←
台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台门</big> ''' |- | [[File:551553 20191109210802646020 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131.huitu.com/res/20191109/551553_20191109210802646020_1.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5%8F%B0%E9%97%A8&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4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台门'''== 初到绍兴的远客,几乎都能听到“台门”这个字眼,有的人感到很新鲜,不免要打听一下是什么意思。其实,在绍兴凡是房屋比较象样一些的都称作台门,且往往聚族而居。“台门”起初是对有身份之人住宅的“[[尊称]]”。随着历史的变化,就把具有一定规模、封闭独立的院落都称为“台门”。历朝以来,绍兴人凡为官经商、功成名就或家境较为殷实的,都要在老家造屋建宅,以[[荣宗耀祖]],[[光彩门楣]]。而绍兴传统民居的格局即以台门为正统,所以绍兴的台门特别多。过去,民谣有“绍兴城里十万人,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足三千零”,可见台门数量之多。 =='''绍兴建筑'''== '''台门命名''' 有以姓氏命名的,如寿家台门、李家台门、秦家台门等等。有以官职命名的,如[[状元]]台门、[[探花]]台门、[[解元]]台门等等。旧时绍兴习俗,凡中举的人,便可立旗杆。所以,绍兴的旗杆台门为数不少。也有以开过的店号命名的,如开过当铺,人们就叫它当台门了。还有以方位命名的,如坐南朝北,就叫朝北台门。建造台门时,风水先生认为:台门不能完全朝南,于是出现了歪摆台门的名称。台门的结构大小不一,有些小台门建筑简陋,格局与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安桥头鲁迅外婆家住的朝北台门便是如此。而[[鲁迅故居]]的朱家台门,整体特点以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为风格,除部分地面和立面墙外,台门的门窗、瓦片、梁柱、长廊等均由铜建造,所有的装饰,全是用铜手工打造而成。 '''结构介绍''' 台门屋宇乌瓦粉墙,砌有石阶和石门框,显得古朴、庄严、肃穆。里边一般有三至九进房子,大抵是大门、仪门算一进,厅堂各一进,加上正屋、后堂杂屋,便至少有五进了。大门仪门及各进之间,没有定规。绍兴最多的是石库台门,两扇黑漆的杉木实榀门,这是稍有资产的人家。如果是门扇或八扇黑漆的竹丝台门,大抵是官宦人家或[[书香门第]]。仪门挂着“[[进士及第]]‘等炫耀门庭的[[匾额]]。 =='''周家老台门'''== 老台门占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第一进俗称“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第二进为厅堂,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 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三进是香火堂前,是作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火烛 .香炉之类),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四进为楼房,亦称座楼,为居住之用。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均建有对称的侧厢、楼房,房与屋之间都有廊屋贯通,以避日晒雨淋。两侧天井点缀若干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整座周家老台门布局周密、严谨,极富绍兴地方特色,远远望去,白墙乌瓦,黑白分明,富有韵味。 [2] =='''斯宅的台门'''== 绍兴诸暨斯宅也有不少台门建筑,比如千柱屋台门(斯盛居),[[下新屋台门]](发祥居),[[上新屋台门]](上新居),新谭家台门,门前畈台门,牌仙门里台门,花厅门里台门等,这些老台门聚族而居,一般都为三进建筑,沿着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大厅,座楼。 [2] '''千柱屋台门''' 千柱屋,又称斯盛居,是[[斯氏古民居建筑群]]中规模最宏大的台门,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当地巨富斯元儒(1753--1822)所建之住宅。整座建筑东西面宽108.56米,南北进深63.10米,占地面积6850平方米,建筑坐南朝北,共三进,沿中轴线依次为门楼,大厅,座楼,以中轴线为中心,东西侧各分设辅轴线两条,计有八个四合院,各院之间设天井,前后楼屋,左右厢楼。 [2] '''下新屋台门''' 下新屋,又称发祥居,是斯氏古民居建筑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台门,因门厅有“长发其祥”门额而得名,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是斯元儒胞兄斯元仁的住宅。其平面布局近似正方形,其坐北朝南。东西宽59.4米,南北深 54.80米,占地面积3255平方米。平面以中轴为中心,作对称式布局,中轴建筑三进,依次为门楼(屋)、大厅和座楼。左右两侧设东、[[西厢楼]],边门出入。东、西厢楼与中轴各进建筑,既以廊轩互为贯通,又相对独立,形成半封闭院落的格局,造作讲究,尤其是门窗、牛腿、雀替、砖雕、石雕等,工艺高超,精美绝伦。 [2] '''上新屋台门''' 上新屋,又称上新居,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与斯盛居一样是斯元儒所建,东西面宽80 米,南北进深49.7米,总面积3360平方米。青石门额上和斯盛居一样刻有“于斯为盛”四个九叠篆大字,取之孔子《论语》,予以寓意斯氏由此而兴盛。上新屋共三进,沿中轴线依次为门楼、大厅、座楼,各有天井相隔,两侧设厢房,东西对称,上新屋木雕、石雕、[[砖雕]]装饰工艺精湛,门、窗、梁、璧、马头墙、鱼池石栏上满是雕刻。 [2] '''新谭家台门''' 新谭家,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南朝北,东西面宽80 米,南北进深49.7米,总面积3360平方米。新谭家共三进,中轴线依次为门楼、大厅、座楼,各有天井相隔,两侧设厢房,东西对称。 '''门前畈台门''' 门前畈台门建于清嘉庆年间,整座建筑由大房台门、二房台门、三房台门组成建筑群,分别由斯继荣的3个儿子斯静渊、斯东山、斯志浦所建造。走进门前畈台门,时不时能发现保存完好的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有秩斯祜”“家敦仁让” “世守稷读”“稷读家风”……这些古朴的石刻门额,折射出斯宅人耕读传家的风尚。“有秩斯祜”四个字为九叠篆,青石镌刻,旁边还有砖雕人物,并以石榴、佛手等图案装饰,上有魁星像。门前畈台门的天井也别具特色,都用细小的鹅卵石铺砌。其中有一处天井铺设的图案,由10个“铜钱”组成,环环相套,非常精致。 '''牌轩门里''' 牌轩门里位于下新屋的正北方,是斯子骠(虎文公)的住宅,建于清雍正年间,东西面宽80 米,南北进深55米,总面积4400平方米。共三进,沿中轴线依次为门楼、大厅、座楼,各有天井相隔,两侧设厢房,东西对称。 =='''状元台门'''== 绍兴自宋至清,一共出过十一个状元,他们的[[府邸]]大都不可考,部分遗留到新中国成立的,恐怕只有绍兴城内的张元忭了。 明隆庆五年(1571)状元张元忭的府邸坐落在绍兴城内原车水坊,即今人民西路绍兴市地税局所在处。 新中国成立之初,张府中轴线上尚遗存一个台门、台门外东西两侧旗杆石以及街路东西两端各有一座二柱一门石行牌与倚柱而坐的四个[[石狮子]]。但不久,以各种原因都被先后拆除。 张府中轴线上除台门外,其他建筑物荡然无存,后来杂陈无序地造起了不少小屋,姓氏众多,坊内总称为状元台门人家。东轴线上建筑物尚算完整,前厅后楼,为二户所有。后楼部分,即是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的旧居。据陈先生说,此屋是其祖上在清代时购得的。西轴线上房屋,都被改造,面目全非。1993年人民西路拓宽,原车水坊建筑物全部拆除,居民搬迁。从此,张状元府邸遗存彻底消亡。 张元忭(1538-1588),字子荩,号阳和,浙江山阴人。祖籍[[四川绵竹]]。远祖张九龄为唐开元[[宰相]]。近祖张浚,南宋宰相,[[封魏国公]],抗金名将。张浚的四世孙张远遒于咸淳元年出任绍兴知府,为绍兴四川绵竹张氏的始祖。张远遒子孙在元代以耕读传家。直到张元忭的父亲张天复在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张家才中兴。张元忭状元及第,更是锦上添花。张元忭长子汝霖、次子汝懋都是万历年间的进士。长孙耀芳,副榜,山东鲁王府右长史。玄孙张岱,为明末清初史学家、[[文学家]]。入清后,张家败落。 张元忭历官[[翰林院]]修撰,侍读,迁左谕德。官职不高,但以学问、人品著名于时,人望甚高,在当时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正当仕途渐入佳境,五十岁时竟英年早逝。谥文恭。 张元忭有几件事被其玄孙张岱记入《家传》之中: '''一、'''嘉靖三十四年,朝臣杨继盛因上疏弹劾权相严嵩犯有“五奸”、“十罪”而被害于市。时年十九岁的张元忭十分悲愤,公开设灵位于署,为文哭诉杨之冤,令闻者吐舌。 '''二、'''父亲张天复任云南按察司副使时执法不阿,得罪当地权贵而被诬陷,为朝廷羁押受审。张元忭为雪父冤,一年中往返云南北京三次调查取证,行程达三万里,年未满三十而发尽白。当道为其孝心感动,无罪释放了其父。 '''三、'''在朝议事,与座师张居正两次发生正面冲突(不听暗示),由此落职,但不遗憾。 '''四、'''居里四年,私事不入公门。乡里有不平事,即为之上公堂言,不避嫌。居里间,还为家乡撰写了《[[山阴县志]]》、《[[绍兴府志]]》和《[[会稽县志]]》。 张元忭勤于写作,有《阳和不二斋文选》、《皇明大政志》、《[[馆阁漫录]]》、《翰林诸书选粹》等重要著作传世。 张氏世代诗书传家,家庭教学方式足可后人效法。张岱在其《[[四书遇·自序]]》中道:“余幼遵大(祖)父教,不读朱(熹)注。凡看经书,未尝敢以各家疏注横据胸中。正襟危坐,朗读白文数十过(遍),其意义忽然有省。间有不能强解者,贮之胸中。或一年、二年,或读他书,或听人议论,或见到山川云物、乌兽虫鱼,触目惊心,忽于此书(前所存在疑问)有悟。”张家的读书之法,使子孙在读书时养成独立思考,在理解上不受他人观点左右,心中存疑,能时加类比,触类旁通。可以说,张岱能成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得益于家庭的教学。 古代方志记述人物,轻居所而重墓地。前者几乎省略,而后者方位甚详。细究之,前者或为经常迁移或易地重建之故,而后者葬则终焉。但后人考证前人生活状况,亦由此出现空白,不免遗憾。 [[张元忭]]故宅虽已不存而仍在笔者心中,故为之记,以存一说。 =='''文化意义'''== 在绍兴民居中,台门无疑是最能反映其时代特征和建筑特色的,这些台门世代沿袭,记录了家族的兴衰、岁月的变迁、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一座座白墙黑瓦、庭院深深的台门,犹如一首首凝固的音乐,向人们传达越地的节奏韵律之美、古典色彩之美、地域文化之美,深沉婉转、荡人心怀。 [3] <ref>[https://www.sohu.com/a/444945995_123753 老台门变身“侨胞之家” 浙江古村叙说侨事、发扬精神 ], 搜狐2021年1月16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441 土木工程;建築工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台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