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5.236.2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台灣戰俘營 的原始碼
←
台灣戰俘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台灣戰俘營'''<br><img src="https://pic.pimg.tw/folkmit/1384063579-67434275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folkmit.pixnet.net/blog/post/17655736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台灣戰俘營'''是[[二次大戰]]中1942年至1945年間,[[日軍]]於[[台灣]]設立,用以關押[[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成員國軍人的[[戰俘營]],對象包括從[[菲律賓]]俘虜的[[美國]]戰俘,以及從[[新加坡]]俘虜的[[大英國協]]各國戰俘,共有16處。 ==介紹== 戰俘來自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荷蘭]]、[[澳洲]]、[[紐西蘭]]及[[南非]]等國。由於生存條件甚差、管理嚴苛、水土不服、醫藥無著等因素,不少戰俘命喪於戰俘營中。 ==戰俘營歷史== ===重要人物=== [[美軍]]在[[菲律賓]]巴丹半島與[[科雷希多島]]投降的戰俘,包括美軍駐菲律賓指揮官[[喬納森·溫萊特]]上將。另如英軍駐[[馬來亞司令部]]<ref>[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1256 馬來亞司令部],thenewslens</ref> 司令[[白思華]]中將,以及[[香港總督]][[楊慕琦]]都曾遣送至台灣的花蓮戰俘營。這些戰俘在二次大戰結束前轉送[[滿州國]]。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台灣戰俘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