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07.15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台湾棒球史 的原始碼
←
台湾棒球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台湾棒球史</big> ''' |- |<center><img src="http://homeruntaiwan.com/wp-content/uploads/2018/09/%E9%84%AD%E6%95%99%E6%8E%88-6.png" width="250" ></center><small>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56808?page=1 圖片來自知乎]</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台湾棒球史,棒球运动在中国台湾省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台湾日据时期的发展阶段(1897年-1945年),棒球运动具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战后初期(1945年~1960年代)民生困苦,观赏棒球逐渐发展成庶民生活的一部分;1970年代开始进入三级棒球狂飙时期;1980年代以后,成棒开始在国际间扬眉吐气;1990年代期间,中华职开打;2000年以后,中国台湾棒球运动也要开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ref>[https://www.xuexila.com/tiyu/bangqiu/2250104.html 台湾棒球介绍],豆丁网,</ref> ==日据时期== 台湾棒球运动的起源 1872年(明治五年),一位名为霍雷斯·威尔森的美国人到日本“第一大学区第一番中学校”(2年后改名东京开成学校,为今东京大学的前身之一)担任英语教师,课余时便指导学生打棒球,为最早将棒球运动传入日本者。1894年秋日本人中马庚首度使用“野球”一词取代原有的片假名音译,并用在1895年发表的书名中。巧的是,这年也是台湾日据时期的第一年。中国民族主义者认为棒球运动是皇民化运动的措施之一。 日据初期,社会并不太安定,在台的日本人多从事相扑、剑道等防身的运动。1897年间,已经有驻台银行职员开始玩起棒球,但只是投球与打击而已,尚无完整的器材与攻守阵容。1906年3月,位于台北的“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中学部”(次年改名为台湾总督府中学校,即今建国中学)在校长田中敬一的主导下,组成一支棒球队,成为台湾史上第一支有史料可考的棒球队。不久,同样位于台北的“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部”(今台北教育大学)也成立另一支棒球队。当年春天两支队伍进行比赛,双方战成五比五平手,为台湾史上有正式纪录的第一场棒球比赛。随后,台北的成渊学校(今成渊高中)、台北工业学校(今台北科技大学)及台北商业学校(今台北商业技术学院)等校也陆续组织棒球队。 继台北之后,台南成为全台第二个发展棒球运动的地区。1910年,驻台南炮兵部队与南鲲鯓地区人士各成立一支球队,当年夏天举行了台南的第一场棒球赛。到了1914年,台中也开始出现棒球运动,台湾银行中部支店棒球队与台中厅棒球队举行了当地的第一场棒球赛。 当各地球队数目及比赛场次逐渐增加后,因缺乏制度所产生纷争也随之增多。1914年,出身于早稻田的棒球名将伊势田刚来台,看到这种现象,便召集当时台北地区的球队代表开会,成立了“北部棒球协会”并制订会章,是为全台湾最早的棒球组织。 相较于台湾西部,东部地区的棒球运动发展明显较晚,直到1917年才有台东制糖厂员工组成东部第一支球队“制糖厂队”。随后又有当地军人组成的“守备队”及台东厅政府员工组成的“台东厅队”等球队相继问世。此后,台湾其他地区也陆续有棒球队成立的纪录。 ==对外交流== 由于台湾的棒球运动日渐流行起来,日本本土的球队开始兴起一股来台进行友谊比赛的热潮。1917年底,日本早稻田大学棒球队率先到访,共举行八场比赛,战绩七胜一负。早稻田与台北球队的比赛,平均每场有数千名观众入场,掀起最早的“野球热高潮”。1918年日本法政大学也受邀来台,共进行六场比赛,战绩五胜一负。随后的20年代和30年代,陆续有庆应大学、京都帝国大学、立教大学等球队来台,让台湾民众得以欣赏高超的球技,对棒球运动的推广极有助益。 1920年,一位美国职棒大联盟球员赫伯·韩特率领由大联盟板凳球员及小联盟球员组成的棒球队来到台湾访问比赛。第一场就以26比0的悬殊比数大胜台湾联队,其后六场比赛也是大获全胜,让台湾球迷首次见识到美式强力棒球的威力。 ==团棒球队== 在棒球传入台湾的最初十余年间,虽然发展得限快,但参与的都是来台日本人,人口占多数的台湾人却没有任何参赛纪录。据《[[台湾野球史]]》一书所述,台湾人打棒球的最早文献记载,是1919年“台湾总督府医学专门学校”(今台湾大学医学院)棒球队的李、林两位新入球员。 就在台湾本地人陆续触棒球之际,远在东部的花莲正兴起一股新的力量。1921年,一位住在花莲港街(今花莲市)的棒球爱好者林桂兴,召集附近的原住民少年,组成一支“高砂棒球队”,常与当地的日本人在“花冈山棒球场”举行比赛,并逐渐打出名气。 当时承包花莲港、东部铁路及临海道路三项工程的日本旭组、樱组两家营造厂董事长梅野清太,找上花莲港厅长江口良三郎,希望以棒球教化原住民。1923年3月,他们将这批球员带入这批球员进入新成立的“花莲港农业补习学校”(今花莲高农),并以海拔3,262米的能高山为标的,将球队重新取名为“能高团”。 1924年9月,能高团远征西部。他们分别在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屏东与当地球队比赛。除了台北三场与台南一场落败外,其余五场均获得胜利。远征西部的每场比赛,都能够吸引众多民众观战,其中9月21日首战台北高商时,现场球迷多达七千名。能高团球员们在投、打、跑各方面屡屡展现出原住民天生特有的爆发力,令观赏的民众印象深刻。 由于远征西部极为成功,官方遂于隔年7月安排能高团赴日巡回比赛。在长达两个月的旅行比赛中,能高团分别在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广岛与当地高校球队比赛,总战绩为三胜四败一和,虽然不算特别出色,但已足以证明原住民也可以在球场上与日本人平起平坐。 能高团球员优异的体能条件与旺盛的斗志,引起日本京都平安中学极大的兴趣。在球队返台后不久,便派人前来挖角,并获得亚仙(后改名稻田照夫)、罗道厚(后改名伊滕次郎)、罗沙威力(后改名伊滕正雄)、纪萨(后改名西村嘉造)四位球员的加盟。1927年与1928年,平安中学两度打入甲子园大赛,这四位球员均为主力。 其中投手罗厚道毕业后进入法政大学继续打棒球,后来加入日本职棒,成为第一位打日本职棒的台湾球员。其后又有一位能高团的后补球员叶天送被送到平安中学打球,后来也加入日本职棒。 ==[[甲子园]]== 日本的全国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大会是由朝日新闻社于1915年(大正四年)发起的全国性高校棒球比赛。刚开始是在大阪府、兵库县等地举行,1924年移到新建完成的兵库县西宫市甲子园球场,从此“甲子园”成为日本高校野球的代名词。因为在夏季举行,所以又称“夏季甲子园”大会。 台湾从1923年开始选拔代表队参加第九回夏季甲子园大会,至1940年的第廿六回为止。其中台北一中于第十五回(1929年)打进准决赛、嘉义农林棒球队于第十七回(1931年)获得亚军是台湾球队在甲子园最好的成绩。除了台北一中、嘉义农林以外,台北商业、台北工业、嘉义中学(今嘉义高中)也曾代表台湾进军夏季甲子园。获得代表权次数为台北一中的5次,台北商业、台北工业、嘉义农林各4次,嘉义中学为3次。 选拔高等学校野球大会是每日新闻社于1924年发起的比赛,因为在春季举行,所以又称“春季甲子园”大会。与夏子甲子园不同的是,参赛队伍是由主办单位遴选邀请,而非由各地区选拔赛产生。 台湾球队曾三次获邀参加春季甲子园大会,包括第七回(1930年)与第十回(1933年)的台北一中、第十二回(1935年)的嘉义农林。 ==天下嘉农== “台湾总督府嘉义农林学校”创立于1919年4月,二年后改名为“台南州立嘉义农林学校”。1928年成立棒球队,初期并无科班出身的教练,成绩无过人之处。直到曾任甲子园名校“松山商”棒球部总教练的近藤兵太郎前来担任教练,才开始展露头角。 1931年,首次到台北参赛的嘉农棒球队便夺得全台高校棒球冠军,取得赴日本参加第十七回夏季甲子园大会的代表权,打破过去十二年由北部地区球队垄断,所谓“冠军锦旗不过浊水溪”的传统。 嘉农在甲子园的首回战轮空;8月15日的二回战中,原本不被看好的嘉农以三比零击败神奈川商工;18日的八强战又以十九比七大胜来自北海道的札幌商业,震惊全日本。20日的准决赛里,嘉农再以十比二大胜来自北九州的小仓工业,成为台湾第一支打进入决赛的球队。 8月21日的决赛里,连投四场球的嘉农投手吴明捷虽然强忍着疲惫的身体出战,磨破皮的手指却早已经不听使唤,最后球队以零比四败给了来自爱知县的“中京商业”而屈居亚军,但已博得“天下嘉农”的美誉,也开启了“嘉农棒球队”光辉的岁月。 其后,嘉农棒球队又于1933年、1935年、1936年三度进军夏季甲子园大会;另外也于1935年进军春季甲子园大会。 在这段期间,除吴明捷之外,嘉农还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棒球好手,包括陈耕元、苏正生、吴昌征、罗保农及蓝明德等人。其中曾于1933年代表嘉农参加夏季甲子园大会的吴昌征,在1937年毕业后加入日本职棒巨人队,后来又打过阪神队与每日队。在日本职棒20年生涯中,吴昌征拿过打击王、盗垒王、MVP,还投过无安打比赛,享有“人间机关车”的外号,去世后于1995年获选进入野球殿堂。 ==战后转型== 社会组球队的发展 从1945年到1960年代之间,棒球运动是非常热络的,“呷饱看野球”(台湾话,“吃饱看棒球”的意思)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份。 民声杯棒球赛是'''台湾棒球史'''早期定期举办的棒球赛之一,主要是由台中的民声日报所推动,第一届于1951年5月22日到27日在台中水源地棒球场(即现今的台中棒球场)开打,共有来自全台各地共21支球队参赛。此后,固定每年5月举行,前后共举办了二十余届。民声日报除了举办超过20年的民声杯棒球赛之外,1966年也透过关系派人到日本邀请巨人队到台中集训,全省各地的球队也都利用这个机会在场边观摩,可以说将台湾棒球带入另一境地。1967年更请台东红叶少棒队到台中比赛,并举办大规模的少棒赛,对于1969年的台中金龙少棒队的组成及夺冠是有些间接影响的。 在这段时间,除了民声杯棒球赛外较重要的棒球赛会有:全国运动会、省运棒球赛、台北市市长杯软式棒球赛、台北市银行公会棒球赛、全省“华银金像奖棒球赛”、全省“协会杯”及“金像奖杯”棒球赛、全省“主席杯”棒球赛。 这一时期也有很多棒球队伍纷纷成立,如:石炭队、台电队、合库棒球队、糖厂棒球队、铁路局棒球队、台湾省烟酒公卖局棒球队、大凉队、天香味宝队、三军棒球队。 所以,这个时期是以各公民营机构组队参与的业余棒球运动为主流,球员也都是各机构对棒球有兴趣的员工所组成。 学生棒球的发展 最早恢复中等学校棒球比赛的是台北。1948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学棒球赛,分为初中组与高中组,共有13队参加;随后各地也陆续举办中学棒球比赛。首届全省中学棒球赛则迟至1950年才举行,初中组有13队、高中组有19队。当时主要的高中球队有开南商工、高雄中学、南英商工、高雄商职、建国中学,及稍后加入战局的台东农校等。 在少年棒球方面,台北市与台南市在1948年分别举行第一届学童棒球赛;隔年台中市与台东县也跟进,其他县市随后也陆续举办学童棒球赛。 当时台北市的棒球运动沿续日据时期的热潮,拥有最多数目的学童棒球队。以第一届学童棒球赛为例,全市二十五所国校中,除了单收女生的蓬莱国校之外,其余二十四所国校都组队参加。 在1948年举办的第一届全省少年棒球赛中,以东园国校球员为主体旳台北市队便一举夺冠。在尔后五届的赛事中,台北市就包办了三次冠军,成绩傲视全台。后来升学主义日趋严重,首善之区的台北市受害最深,组队参赛的学校数目逐年减少,到后来竟然只剩下个位数。于是,中南部各县市便趁势超越。 红叶传奇 红叶少棒队是位于台东县延平乡的红叶国小所成立的一支棒球队。1968年8月25日以七比零的悬殊比数击败由日本关西地方选拔出来的“日本少棒明星队”,促成台湾于次年组成金龙少棒队进军美国宾州威廉波特的世界少棒大赛,从而开启了台湾棒球史上的三级棒球时代。 但该队于当年6月17日,即遭人检举自1967年4月起,多次以超龄学童冒名顶替报名参加少年棒球比赛。1969年,红叶少棒队副领队胡学礼、教练邱庆成、管理曾镇东因伪造公文书及行使伪造公文书罪,被台东地方法院各判刑一年,缓刑二年,为红叶少棒队的历史留下不名誉的记录。 由于红叶国小位于偏远山区,学生人数未满百人,棒球队实难以成军。校方为了让小球员能够参加比赛,只好找未升学而留在村内协助农务的毕业生继续打球。犯法行为虽不足取,但其动机是为了参与运动与争取荣誉;同时由于红叶队的良好表现,使台湾掀起少年棒球的热潮,在当时普遍获得各界同情。 ==狂飙时期== 金龙扬威 就在红叶少棒队首次击败关西地方选拔出来的日本少棒明星队的前一天,同样出自日本关西,但只是一支地方性球队的和歌山少棒队刚刚获得在美国宾州威廉波特举行的世界少棒大赛冠军。这项消息大大地鼓舞了台湾棒球界。1969年4月,中华全国棒球委员会决定7月下旬选派一支中华少年棒球明星队,以参加世界少棒大赛的太平洋区联盟代表权赛。 6月8日,中华全国棒球委员会选出正选14名球员,其中嘉义大同占4名,台南立人占2名,台南玉井、台北老松、嘉义博爱、台中大同、台中忠孝、台南永福、台东新生、台东红叶等队各占1名。 7月26日至28日,太平洋区代表权赛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华少棒代表队先以16:0击败关岛代表队,再以3A:0击败日本代表队(西东京队),夺得参加世界少棒大赛的代表权。 由于中华全国棒球委员会是第一次派队参与美国少年棒球联盟(习称世界少棒联盟)主办的比赛,并不清楚该联盟会章规定:凡参加世界大赛与各区代表权赛的球队,不能每一个球员都是该地区或各国的明星球员。主办太平洋区代表权赛的日本少年棒球联盟,向中华队领队谢国城说明原委,并建议改名为地方性球队。由于中华少棒代表队集训时全部球员的学籍都已寄读在台中市忠孝国民小学,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华民国台中金龙队”。 8月20日至22日,第23届世界少棒大赛在美国宾州威廉波特举行。台中金龙少棒队首战加拿大代表队以5:0获胜,第二场以4A:3胜美北队,决赛则以5A:0大胜美西队,勇夺冠军。 这项比赛原本教育性重于竞赛性,然而对台湾而言,却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冠军”,不仅台湾棒坛受到鼓舞,对于受外在国际局势不利影响下的民心士气,也产生莫大的激励作用--原来,要打败日本、美国不是不可能的 这批球员后来集体进入台北华兴中学就读,继续打青少棒、青棒。其中担任第二投手的郭源治毕业后打过辅仁大学、陆军棒球队,1981年加入日本职棒中日龙队,是日本职棒史上达成“百胜百救援”纪录的第五人。 七虎梦碎 1970年,棒球协会为避免全国明星队落人口实,将全台分为北、中、南、东四个地区,各地区选派明星队参与全国选拔赛,获胜的球队代表国家出国比赛。 在竞争最激烈的南部地区七县市选拔赛中,嘉义县联队勇夺冠军,南部地区明星队便以“嘉义七虎”为名。队员除嘉义县垂杨、大同、宣信、崇文等国小的球员外,尚有来自台南市立人、进学、永福,高雄市旗津及高雄县旗山等国小的优秀选手。 在台湾地区选拔赛中,拥有林华韦、卢瑞图、苏丰原等球员的七虎少棒队击败拥有杨清珑、江仲豪等球员的金龙少棒队(第二代),获得台湾地区少棒赛冠军。同年7月下旬,七虎队参加远东少棒锦标赛,击败菲律宾、日本而获得远东区代表权,再次进军威廉波特的世界少棒大赛。在8月的世界少棒赛中,七虎队不幸在第一场比赛败给尼加拉瓜队而与冠军绝缘,最后只得到第五名。 七虎少棒队未获世界冠军而无法进入台北华兴中学,后来被屏东美和中学吸收,自此开启青少棒乃至青棒“南美和、北华兴”的长期对抗局面。 巨人荣光 1971年,棒球协会将台湾地区代表队由四队增为八队,其中北、中、南三个地区各有两队,东部地区及金门各一队,各地区的代表队仍以明星队方式选拔。 实力最强的南部地区七县市选拔赛由台南市获胜,组成以“台南巨人”为名的南部地区第一明星队,阵中拥有许金木、涂忠男、李居明、徐生明、叶志仙等球员。在全国选拔赛中,巨人队击败台中金龙队(第三代)获得冠军,并取得台湾地区代表权。 1971年的远东区少棒赛首次在台湾举行,巨人队台北市棒球场连胜菲律宾、日本两队,取得世界少棒大赛的远东区代表权。在 8月24日至28日,第25届世界少棒大赛在美国宾州威廉波特举行。台南巨人少棒队首战代表拉丁美洲区的波多黎各球队时以7:0获胜,第二场再以11:0大胜代表美西区的夏威夷球队。决赛的对手是代表美北区的印地安纳州盖瑞城队,阵中有一位投打俱佳的洛伊德·麦克林登,曾在美北区的十二场选拔赛中,投出过无安打比赛,更挥出六支本垒打。 巨人队投手许金木在一局下美北队两人上垒的情况下,刻意投出大坏球给麦克林登,没想到却被他打出一支本垒打,因而陷入苦战。在接下的各局里,只要麦克林登一上场,巨人队捕手就“远离”本垒板,让许金木投超级安全的四坏球保送,以免不小心又被他打出本垒打。结果这样的战术引起现场美国籍观众的不满,纷纷报以嚧声。而在进攻方面,巨人队苦苦追赶,六局结束时以3:3和对手打平,才得以进入延长赛。 到了九局上,美北队的捕手再也无法接住麦克林登强劲的快速球,频频出现四坏球保送,即使连换捕手也依然无法扼止,使得巨人队连连得分。在极度失望下,少年麦克林登当场嚎啕大哭而无法再投。美北队换上来的投手远远不如麦克林登,完全压不住巨人队的打击火力。终场巨人队以12:3大胜,“艰辛无比”地为台湾地区夺回失去一年的世界冠军。而麦克林登悲剧英雄的一幕,也永远留在那个世代台湾球迷的心中。 三冠王的年代 其后台湾长期称霸世界少棒大赛,从1969年到1996年为止,台湾的少棒队扣除1975年美国少棒联盟“闭关自玩”之外,总共拿到十七次冠军头衔。 1972年,金龙少棒队那一批同期的球员已升上国中三年级,棒球协会趁此热度,申请参加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盖瑞城举办的世界青少棒大赛。第一支代表台湾地区参赛的队伍是屏东县美和中学球员为主体,并网罗南部七县市好手组成的“美和中学青少棒队”。他们除了首场险胜美东区代表队外,其余三场都以极大比数获胜,顺利拿到冠军。 第二年换由台北华兴中学取得代表权,同样获得冠军。此后一直到1996年最后一届参加世界少棒联盟的世界青少棒大赛为止,廿五届当中,台湾地区总共获得十七次冠军,其中前九年更是连续夺冠。 在青棒方面,棒球协会于1974年开始选派代表队参加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罗德岱堡举行的世界青棒大赛。当时的代表队是由全省选拔出来的明星队,首次参赛即获得冠军。那一年刚好台湾的少棒、青少棒也都获得世界少棒联盟所办世界大赛的冠军,达成史无前例的“三冠王”。 此后每年的青棒代表队也是赢多输少,至1996年为止,廿三届当中,台湾总共获得十七次冠军,其中包括两度连续五年夺冠。 至于三冠王的头衔,除了1974年外,1977年、1978年、1988年、1990年及1991年也都获得同样的战果。不过台湾三级棒球向来以学校作为组队单位,与美国少年棒球联盟的规定不符,因而倍受质疑。自1997年起,台湾便不再参加该联盟所主办的各项赛事。 狂飙下的省思 为了争夺“三冠王”的耀眼光环,各级球队不免使出浑身解数,却也产生不少光怪陆离的现象,值得人们省思。 其一是“挖角”歪风盛行,而且挖角后优秀球员过度集中,使得少数实力超强的球队动辄痛宰对手,失去竞赛本质;其二是“合法超龄”状况频生,因而出现“小时了了大不佳”的现象;其三是“后援会”过度干涉球队运作,甚至有与学校分庭抗礼,闹出“双包”球队的怪现象;其四是赌风兴起,使得球场暴力事件频传。 于是一些“正派经营”的学校纷纷解散球队,这也是造成1980年代基层球队数目急速衰减的原因之一。 就这一时期的台湾三级棒运而言,无疑是疯狂的、畸形的,它不只是单纯的运动而已,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民族情感的宣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三级棒球一路培养下,造就了许多优秀的选手,打下后来台湾成棒能在世界舞台与人一争长短的扎实基础。 ==主导时期== 1980年代以前的成棒 中华成棒队自1954年亚洲棒球锦标赛(简称亚锦赛)开赛后,便始终未曾在这项比赛中缺席。至1975年的第十一届亚锦赛为止,仅获得2次亚军、6次季军,成绩远逊于7冠4亚的日本队与3冠5亚2季的韩国队。 在全球性的世界棒球锦标赛(现已改名为世界杯)方面,中国台北队从1972年的第二十届开始参赛,至1976年的第二十四届为止,参加的四届比赛中,最佳名次仅为1973年第二十二届的第五名,成绩不算理想。而在另一项全球性的洲际杯棒球赛方面,中华队从1973年的首届便开始参赛,1977年又参加第三届比赛,两次均获得第七名,也无足以仿人之处。 从1976年开始,台湾的棒球生态起了重大的变化。第一代金龙少棒队球员已经高中毕业,并依照教育部的政策以“体育保送生”身份进入大学就读,为大专棒球界注入新的活力。这一年参加世锦赛的国家成棒代表队20位成员中,就有高达11位是大专学生,打破以往国家代表队主要由企业球队成员组成的惯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生球员多半是三级棒球出身,拥有扎实的技术根基,只是年纪还轻,实力尚未能充分发挥而已。 1970年代末期,由于会籍问题,中国台北队不仅无法参加世锦赛、洲际杯,连亚锦赛也受到波及而停赛。在这段期间内,台湾的成棒界失去国际赛的舞台,可说是最灰暗的年代。 世界舞台 1982年9月的第二十七届世锦赛,是中国台北队重返国际舞台的第一场比赛。为了打响这重要的第一炮,中国台湾地区棒球协会理事长严孝章推动了一套极为严谨的选拔制度与赛前集训。比赛结果不负众望,以六胜三败的总成绩获得参赛史上最佳的第四名,仅次于传统棒球强国韩国、日本与美国。 1983年7月的第六届洲际杯,中国台北队在复赛中以十三比一大胜超级强队古巴,震惊世界棒坛。虽然在准决赛以一比二不敌美国队而届居季军,却已是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佳成绩。 第一个亚洲冠军 同年9月的第十二届亚锦赛,也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亚洲区代表权的争夺战。虽然韩国队已于前一年的第廿七届世锦赛获得冠军,自动取得奥运参赛权,但为了争夺亚锦赛停赛多年后的“亚洲第一”荣誉,依然派出“国宝”宣铜烈领军的豪华阵容。 结果中国台北队在最后一场打到延长赛的第十一局,才以三比二辛苦击败韩国队。由于两个循环赛合计中、日、韩三队同为五胜二负,依大会规定并列为冠军。休息三十分钟以后,中华队立即迎战以逸待劳的日本队,以决定奥运代表权。前一场已经投了八局的名投手郭泰源,再度上场担任先发。 这场比赛双方演出精彩的投手战,互相压制对方的打击群。到了第九局下半,曾在第二循环漏接关键的一球而使得日本队输给中国台北队的一垒手赵士强,挥出左外野的“再见本垒打”,使中华队以一比零击败日本队。在这届比赛里,中国台北队不仅拿到第一个亚洲冠军,也顺利赢得第一个奥运参赛权,可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成就。 进军洛杉矶奥运 1984年洛杉矶奥运的棒球赛虽然只是表演赛,与会各队仍然全力以赴。由于古巴参与苏联领导的抵制行动,先前争夺亚洲区代表权落败的日本队幸运地以递补身份得以参赛。 中国台北队派出拥有郭泰源、庄胜雄、江泰权、赵士强、李居明等名将的当时最佳阵容,在分组赛先以一比二输美国队,再分别大胜意大利与多米尼加两队,以分组第二名的成绩晋级。 中国台北队在准决赛碰上日本队,正规赛打成一比一平手,延长第十局才被日本队拿下一分而落败。铜牌战中国台北队面对韩国队,双方投手演出精彩,鏖战了十四局,才由中华队以三比零获胜。 名列世界五强 1984年10月的世锦赛在古巴举行。中国台北队先在分组预赛以二胜三负的成绩晋级八强,再以五胜二负的成绩勇夺史上最佳的亚军。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台北队竟然在古巴自家门口,再度以七比四击败这支超级强队,大出地主球迷意料之外。 随后在1986年及1988年的世锦赛,中国台北队两度获得季军。而在洲际杯方面,中国台北队于1985年、1987年两度获得第四名,1989年则获得第五名。由于战绩十分优异而稳定,因而与古巴、美国、日本、韩国共列为世界业余棒坛五强之一。 选手外流 中国台北队虽然在国际赛屡创佳绩,但成棒球员的出路并不理想。服完兵役的球员只能到合库、中油、台电等公营事业的球队,虽然福利好、工作稳定,但薪水不高,而且升迁还得要考试,更是让球员们困扰。因此出国打职棒,成为许多球员奋斗的目标。 其实台湾在日据时期即有罗道厚、薛永顺、吴昌征、叶天送、吴新享等球员加入日本职棒。战后受限于服兵役及大环境问题,棒球选手旅外发展停顿了三十余年。 1974年,曾于第二十届(1972年)世界棒球锦标赛获得三振王及最佳投手奖的名投手谭信民从空军退役后,与日本职棒太平洋俱乐部狮队(西武狮队前身)签约,以“研究生”身份被送到美国职棒小联盟球队受训比赛,成为台湾棒球史上第一位在美国职棒出赛的选手。 1980年代起,三级棒球出身的球员已然成年,挟著显赫的战绩,成为美、日职棒球探追逐的目标。其中名投手李宗源因故免服兵役,得以在1979年率先以练习生的身分加入罗德猎户星队二军,成为战后第一位打日本职棒的球员,也是三级棒球出身的第一位旅外球员。 自此之后,进军日本职棒的球员有如过江之鲫,包括高英杰、李来发(皆南海鹰队)、郭源治(中日龙队)、郭泰源(西武狮队)、庄胜雄(罗德猎户星队)、吕明赐(读卖巨人队)、陈义信(中日龙队)、郭建成(养乐多燕子队)等名将。而打日本业余成棒的球员就更多了,其中最知名的有刘秋农、林华韦、黄广琪、林仲秋、赵士强、林易增、阳介仁、黄平洋、康明杉等。比较特殊的是徐生明,他选择到韩国打业余成棒。 其中郭源治效力中日龙队十六个球季,获得106胜106败116救援成功,是日本职棒史上达成“百胜百救援”纪录的第五人。郭泰源在西武狮队十二个球季,留下117胜68败18救援成功的佳绩,还曾经获选1991年太平洋联盟年度MVP,并蝉联1991与1992年投手金手套奖,被称为缔造“西武王朝”的“台湾英雄”。庄胜雄在罗德队(一军)十一个球季,拿下70胜83败33次救援成功,曾入选明星赛,并在1986年创下连续十场救援点的太平洋联盟记录。三位球员的优异表现,被台湾球迷合称为“二郭一庄”。 ==职业时期== 成立职棒 1990年3月17日,在兄弟饭店董事长洪腾胜的主导下,成立了“中华职业棒球联盟”,使得中国台北继日本、韩国之后,成为亚洲第三个正式成立职业棒球运动的地区。台湾的棒球运动自此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多元发展阶段。 第一场职业棒球比赛在台北市立棒球场开打,由兄弟象队出战统一狮队,结果狮队击败象队获得台湾职棒史上第一胜,统一狮投手杜福明是第一位胜投的投手,当天另一场比赛,三商虎队投手涂鸿钦击败味全龙队并成为第一位写下完封胜的投手。 台湾地区棒球职业化的数年间,台湾的棒球运动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球员的待遇提高,在生活无虑之下,有更强的意愿在球场上拼斗,比赛因而更为精彩。而大批球迷涌入球场观战,新闻媒体也大幅报道,使得球员的社会地位提升,俨然成为青年朋友崇拜的对像,从而掀起一片前所未有的棒球热潮。 奥运银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棒球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顶尖好手纷纷加入中华职棒联盟的状况下,该届的中国台北队可说是重返国际棒坛十年来最弱的一支国家代表队。然而在将士用命之下,战绩却是最为辉煌。 中国台北队在预赛以五胜二负的成绩获得晋级。准决赛对上日本时,以五比二获胜,拿到史上第一次奥运决赛权。决赛虽以十一比一惨败给如日中天的古巴队,但仍获得银牌。这是继“亚洲铁人”杨传广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获得十项运动银牌后,中国台湾地区再次拿到的一面银牌。 职棒丑闻 1996年6月,中国台北队开始传出有球员涉嫌签赌及打假球的情事,其后又发生五名职棒球员被黑道份子夹持质问事件,风暴逐渐扩大,检调单位也开始进行调查。1997年1月起,陆续有涉案球员遭到收押。5月22日,“台北地检署”正式以诈欺、背信及赌博等罪嫌,起诉十三名球员,随后又有多名球员及职员遭到起诉。9月10日,台北地方法院宣判,起诉到案的三十六人中,卅四人被判有罪。 虽然遭判刑者均提起上诉,但对职棒大环境的伤害已经造成。1998年9月15日,涉案球员最多,也受创最深的时报鹰宣布解散。 在这段期间,许多球迷认为受到欺骗,纷纷远离球场,造成比赛观众人数锐减,各球团财务状况也因而出现危机。其间虽有新的职棒组织台湾大联盟的成立,但只能造成短暂的热潮。在整体市场不升反降的情况下,两联盟只能陷入恶性竞争,不仅球队经营困难,更严重影响到棒球生态的正常发展,使得台湾职棒进入前所未有的黑暗期。 由于不堪长期亏损,1999年11月8日,三商虎队宣布解散。仅仅一个月后的12月13日,味全龙队也宣布解散。 国际赛开放职业球员 1996年9月21日,国际棒总为了因应当时国际奥会主席萨玛兰奇的压力:“希望在奥运看到顶尖的球员参赛”,于瑞士洛桑开会,以五十六票赞成,七票反对,两票弃权的绝对优势,同意开放职业棒球员参与国际赛事。 此一变化对国际棒坛生态有如投下一颗震撼弹,而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古巴队。以往古巴是靠着接受高度职业化训练的球员打业余棒球,所以能轻松击败美国、日本、韩国的业余球员,因而称霸国际棒坛。一旦美、日、韩派出职业球员,硬碰硬之下就讨不到便宜了。 而中国台北队虽然也可以派出职业球员,但毕竟职棒成立时间太短,平均实力远不如美、日、韩,还不如业余对业余来得好打。不巧又刚刚遭逢球员签赌事件的打击,遇此变化,真可谓雪上加霜。 ==世纪挑战== 挑战大联盟 郭泓志2005年9月2日在美国职棒大联盟首度登板,也是台湾地区第四位登上美国职棒大联盟的棒球选手,也是第一位在大联盟击出本垒打的台湾选手及第一位入选大联盟明星赛的台湾选手。 美国职棒大联盟的规模与薪资虽然举世无匹,但自从1974年谭信民以日本职棒研究生身份前往打过短暂的小联盟比赛后,便始终没有台湾球员问津;相形之下,前往日、韩打球者却络绎不绝。究其原因,除了地缘因素、文化隔阂、兵役问题外,美国职棒多达四级以上的小联盟系统往往令人望之却步。 然而大联盟终究是棒球世界的殿堂,总是会有人无怨无悔的追求梦想。 1999年1月,陈金锋以野手身分加盟美国职棒洛杉矶道奇队。先是在小联盟高阶1A级的圣伯纳迪诺奔马队历练,2000年晋升到2A级的圣安东尼奥教会队,2001年先降回1A级的维洛海滩道奇队,再升回2A级的杰克森威尔太阳队,2002年晋升到3A级的拉斯维加斯51区队。 2002年9月14日,陈金锋终于代表大联盟洛杉矶道奇队上场比赛,成为台湾地区首位登上大联盟的球员,但后来并无特别杰出的表现,只能在大联盟与3A级球队之间浮沈。 接着曹锦辉、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龙、倪福德也纷纷在大联盟现身。 ==主办[[世界杯]]== 2001年11月,第三十四届世界杯棒球赛在台北天母棒球场开打,是台湾地区首次主办的世界性棒球比赛。在分组预赛中,中国台北队获得六胜一负的佳绩,以分组第一晋级。中国台北队接着在八强赛以二比一击败荷兰队,但却在四强战以一比四败给美国队,最后三比零击败日本队,在自家球场赢得季军。 这届比赛本地球迷的反应热烈,分组预赛曾在澄清湖棒球场出现单场二万三千名观众的纪录,显现台湾人民对棒球信心已稍有回升。而原本默默无名的投手张志家,在这次比赛里连胜日、韩两支强敌,一炮而红,成为民众的偶像。 在世界杯棒球赛的带动下,获选较多“国手”的“中华职棒”票房呈现复苏的景象,而台湾大联盟则下滑很多,两联盟之间的胜负趋于明显。经由体委会及球坛人士的协调,2003年1月13日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的见证下,两联盟八队合并成为单一联盟六队,并定名为“中华职棒大联盟”。 ==重返奥运== 2003年10月底,第廿二届亚锦赛在日本北海道札幌举行,由兼具雅典奥运会棒球项目会外赛的功能,因此备受瞩目。而中国台北队已连续两届无缘参加奥运会,更是有输不起的压力。 中国台北队首战就面对关键对手韩国队,在苦战十局后,以五比四获胜。虽然第二天以零比九惨败给名投手松坂大辅领军,拥有松井稼头央、城岛健司、福留孝介等名将的日本队,但因为韩国队在最后一天也败给日本队,所以中国台北队获得亚军,并且取得雅典奥运会代表权,重返睽违十二年之久奥运殿堂。 不过欣喜之余,也令人惊觉中国台北队与日本队之间,委实存在着难以跨越的实力差距。 2004年8月的雅典奥运会棒球比赛项目,原本各方预期古巴、日本、加拿大为前三强队伍,中国台北队则与澳洲、荷兰争夺剩下一席的四强空位。 可惜中国台北队却以四比五输给意大利,尽管赢了澳洲和荷兰,仍然以总成绩三胜四负,在八个参赛队伍中排名第五,无缘参加复赛。 王建民旋风 王建民出身于台南市崇学国小、建兴国中、中华中学、台北体育学院等棒球名校,身高超过190厘米,职司投手。2000年,王建民在“大扬杯”五强成棒邀请赛与甲组成棒春季联赛中表现优异,并投出151公里的球速,受到各国球探的注意。同年5月,王建民与纽约洋基队签下协议约,以二百零一万美元签约金,交换学生的身份加入纽约洋基球团的小联盟系统。 随后王建民从小联盟的短期1A球队出发;2003年开始,王建民首度获邀参加大联盟春训热身赛,并且升上2A球队;2004年季中升上3A球队。其间曾多次接受中国台北队征召,分别参加2002年10月的 釜山亚运、2003年11月的日本札幌亚洲棒球锦标赛、2004年的 雅典奥运。 在小联盟奋斗5年后,终于在2005年 4月30日登上大联盟面对多伦多蓝鸟队,成为第三位登上大联盟,也是第一位代表洋基大联盟球队出赛的台湾地区棒球选手。总结2005年大联盟球季例行赛,王建民获得8胜5败的成绩,表现平稳。 2006年大联盟球季例行赛,王建民获得19胜6败1救援成功的绝佳成绩,与明尼苏达双城队的友汉·桑塔那并列为该年度的胜投王,也是大联盟第一位亚洲籍胜投王。10月3日的季后赛首轮(美国联盟分区赛),王建民在洋基队主场迎战来访的底特律老虎队拿下胜投,成为大联盟史上第一位在季后赛获得胜投的亚洲投手。11月17日,获得美国职棒美国联盟投手奖项“赛扬奖”票选得分第2名。 自2005年中起,由于王建民在大联盟的优异表现,加上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激起全台湾球迷对美国职棒的热情。许多球迷们不仅透过卫星转播观看王建民出赛,也密切注意他的生活起居,掀起一阵“王建民旋风”。 职棒签赌风波 2005年7月25日,La New熊队新秀捕手陈昭颖于比赛结束后遭检方拘提,签赌疑云再度浮现,多数球迷强烈的失望情绪再度出现。共有6名球员与1名教练于侦讯后被收押或交保候传,随后都被所属球团开除,永不录用。侦办过程中,又爆发承办检察官被查出涉有贪渎、索贿等不法情事,案情颇为复杂。 由于当时“王建民旋风”正开始发烧中,对台湾职棒环境失望的球迷纷纷转而关切洋基队在大联盟的赛事,使得“中华职棒”的票房在2006年球季又呈现大幅衰退,前景再度蒙上阴影。 2007年8月23日,中信鲸队球员曾汉州、纪俊麟、王宜民、许人介、苏哲毅遭到“台南地检署”约谈,讯后五人分别被责付及饬回。8月25日,中信鲸队宣布与曾汉州、纪俊麟解除合约,被供出涉案的郑昌明、陈健伟、黄贵裕则遭球团无限期禁赛。 后来郑昌明、陈健伟、黄贵裕也相继被解约。 2008年2月,源自台湾大联盟系统的诚泰COBRAS经营权转手,易名米迪亚暴龙,同年10月即传出米迪亚高层涉嫌放水事件。10月9日,米迪亚遭中华职棒停权,该球季剩余的季赛也被取消。10月23日,中华职棒联盟宣布将米迪亚除名,未来即便球队转卖,也不得再加入“中华职棒”。 2008年11月11日,饱受球员签赌事件困扰的中信鲸队也宣布解散,"中华职棒大联盟"又回到最初仅有四队的规模。 在职棒大环境面临严重考验的情况下,仅能依靠个别球团的零星努力。2006年11月,中华职棒年度总冠军La New熊在第二届亚洲职棒大赛中,以三比二击败韩国职棒冠军三星狮,仅负于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获得职棒总亚军。2008年11月,中华职棒年度总冠军统一7-ELEVEn狮队在第四届亚洲职棒大赛中,以十比四大胜韩国职棒冠军SK飞龙,仅负于埼玉西武狮,为中华职棒拿到第二次亚洲职棒总亚军。 挫败、低靡与重振 2006年3月,在国际棒总与美国职棒大联盟的通力合作下,第一届世界棒球经典赛开打。结果中国台北队在日本东京巨蛋举行的A组预赛里,先后败给韩国队与日本队,虽然赢了中国大陆,依然遭到淘汰。 同年9月,第十六届洲际杯棒球赛在台湾台中洲际棒球场举行,在地主优势下,中国台北队继1983年之后,再度获得季军。而在11月底举行的多哈亚运棒球赛里,中华队更上层楼,以全胜战绩夺得金牌。 2008年8月15日,中国台北队在北京奥运会棒球比赛中,以七比八傮中国大陆逆转,被认为是成军以来最大的挫败,同时自2012年伦敦奥运起,棒球不再是正式比赛项目,赛事发展全看美国脸色,国际地位也大打折扣。 2009年3月7日,世界棒球经典赛A组预赛,中国台北队于败组赛出战中国大陆,以一比四败北,成为该届赛事首支遭到淘汰的队伍,也是在国际赛场上对中国大陆的二连败。值得注意的是,部份涉及1997年职棒签赌弊案而被台湾棒坛永久开除的球员,如江泰权、廖敏雄、郑百胜、郭建成等人,为谋生计,所以陆续前往语言相通的中国大陆指导棒球,有评论认为这些台湾经验对中国大陆的成长有一定的贡献。 接连两次在重大比赛败给向来被认为实力远不及中国台北队的中国大陆,这个打击在台湾内部掀起一片绝望与检讨的浪潮,促使民间重新反思“独尊棒球”所带来的危害,进而使举重、跆拳道、网球等二线项目逐步获得重视,走向“百花齐放”的发展现况。 而为提振低迷的棒球运动市场,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院长刘兆玄提出县、市政府成立业余成棒队的构想。2009年5月,已审查通过台北市成棒队、台北县成棒队、桃园航空城棒球队及台中市威达超舜棒球队四支球队的登录。于9月份举办第一届台湾地区社会甲组棒球城市对抗赛,作为社会人球队的年度大赛,也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企业投入社会甲组,并带动台湾地区业余棒球的发展。 2011年6月崇越科技棒球队成立,2011年11月10日台东县红珊瑚成棒队成立,社会棒球队达9支。 2012年3月12日,曾任东吴大学、逢甲大学校长的黄镇台接任“中华职棒会长”,用具体行动展现了改革的决心,其在第一年就催生了亚洲冬季棒球联盟,化解牛队解散危机,并抛出邀请古巴打季赛、成立第五队等议题,将中华职棒带入一个全新的纪元。 2013年3月,中国台北队参加第三届世界棒球经典赛获得第八,世界排名由第五上升为第四,次于古巴、美国和日本。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體育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台湾棒球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