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28.17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古纤道 的原始碼
←
古纤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古纤道.jpeg|有框|右|<big>古纤道</big>[http://image.naic.org.cn/uploadfile/2018/0104/1515045049494884.jpg 原图链接][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zg_0104/36060.html 来自 古建中国 的图片]]] '''古纤道'''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它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又是来往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它卧伏于西兴运河,是萧绍运河上的一大奇观,堪称江南水乡一绝<ref>[https://www.sohu.com/a/126904891_103422 贺知章86岁在这里写了一首《回乡偶书》,流传千年 ],搜狐,2017-03-04 </ref>。纤道,初名运道塘,俗称纤塘路,是背纤人行走的道路。 ==基本内容== 古纤道,古纤道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它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又是来往[[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它卧伏于西兴运河,是 萧绍运河上的一大奇观,堪称 江南水乡一绝。纤道,初名运道塘,俗称纤塘路,是背纤人行走的道路。 唐代中叶以后,绍兴的[[瓷器]]、 [[丝绸]]、 [[茶叶]]、 黄酒成为 大宗商品被大量运销外地,陆上 交通运输已不能适应需要。纤道就是在急切需要发展 水路运输的情况下,于唐元和年间开始砌筑的。1000多年来,无数肩背 纤绳的劳动人民在这条纤道上 步履艰难地拉着船只行进,为发展绍兴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 古纤道是古越劳动人民独创的一种桥路组合的[[道路]],绵延近75公里。现存两段,一段长502米,149桥孔;一段长377.4米,112桥孔<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448285125_p1805905c500100vt47.html#p=1 文物建筑孤例——古纤道,历史久远,形制独特的桥路组合道路],新浪网,2020-01-04</ref>。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在柯桥至钱清一带的运河上。两面临水的古纤道,多在水深河宽处,其路基是用石条砌成的一个个石墩,高出水面0.5米左右,墩间用三块长约3米、宽约0.5米的石板平铺而成桥面,故有“白玉长堤”的美誉。纤道顺着[[运河]],时而一面临水,一面依岸;时而两面临水,平铺水中,俨然一条飘带,蜿蜒伸向水天极目之处,由于古纤道 贴水而过,上面可行人背纤,遇大风大浪,又仿佛是中流砥柱,可抵消风浪对船只的撞击。 据民国《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载:“自郡城东百里抵 曹娥,为四明孔道;西百里抵钱清,为武林孔道。石城一线,绵亘二百里,由来 尚矣。”这条古纤道东段始建于 春秋战国时期。 《越绝书》卷八:“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东汉/顷帝永和五年(140),会稽太守 马臻,引 会稽山区三十六源之水,筑堤蓄水,建成大型水利工程 鉴湖后,古纤道东段围人鉴湖水系。[[嘉庆]] 《[[山阴县志]]》卷四:“城外之河,日运河,自西兴来,东人山阴,经 府城至小 江桥而东人会稽,宋绍兴年间运漕之河也。去县西一十里,西通[[萧山]],东通曹娥,横亘二百余里。旧经云:晋司徒贺循临郡凿此。”贺循(260—319),会稽山阴(今绍兴)人,曾任会稽 内史。由此可知,这条古纤道西段始凿于西晋。此后,历年均有疏浚,东可抵达曹娥江,并与西段相连接。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官塘在县西十里,自西郭门起至萧山县共百里,旧名新堤,即运道塘。唐元和十年观察史孟简所筑。明弘治中,[[知县]]李良重修,瓷以石。后有僧湛然修之。国朝康熙年间,邑庠生 余国瑞侣修,首捐资产,远近乐输万余金。数年工竣。”此后,[[咸丰]]、[[光绪]]各朝均有修建。民国36年,为了加强水陆 交通建设,曾成立“绍兴县修筑官塘委员会”,对古纤道作了较大整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始成今貌。 古纤道上,不时会出现一座座横跨[[运河]]的 石梁桥或 石拱桥。但见桥上行人,桥下背纤,舟行画里,人在镜中。多姿多态的数十座石桥,是运河上画龙点睛之处,最著名的有单孔石拱桥荫毓桥、拱桥与高低石梁相结合的多跨桥梁 太平桥等。 古纤道给人以美的享受,它的美表现在整体上,路、桥、水、船浑然一体,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图。坐 乌篷船徜徉水上,领略水乡秀丽风光,颇有“如在镜中游”之趣。许多艺术家慕名而来,或拍[[电影]],或摄影,或写生,或体验生活。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运河上来往船只已由昔日的人力驱动变为机械驱动,古纤道的功能也由单一的行舟背纤而发展成为 观光旅游、欣赏水乡景色等多种用途。 清代 齐召南曾作有“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诗句来形容古纤道的景色。 1988年,古纤道作为文物建筑中的孤例,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起柯桥镇上谢桥,西至钱清镇板桥,全长7.5公里。 ==视频== ===<center> 古纤道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越地遗珍—古纤道</center> <center>{{#iDisplay:u0353u0xcwq|560|390|qq}}</center> <center>吴江运河古纤道</center> <center>{{#iDisplay:m3014ymosm5|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5 道路;橋樑]]
返回「
古纤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