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14.1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古巴飛彈危機 的原始碼
←
古巴飛彈危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古巴飛彈危機'''<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ee/c4/b328be8361689590525a3dbb823d.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5%8F%A4%E5%B7%B4%E9%A3%9B%E5%BD%88%E8%BB%8D%E4%BA%8B%E5%8D%B1%E6%A9%9F/wiki-287437-812496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small> |} '''古巴导弹危机'''('''Cuban Missile Crisis'''),又称'''古巴危機'''、'''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或'''加勒比海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與[[古巴]]之间爆发的严重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表面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 == 背景 == 冷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後的两个战胜国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和[[思想]][[意识形态]]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资本主义國家]]<ref>[https://wiki.mbalib.com/zh-tw/%E8%B5%84%E6%9C%AC%E4%B8%BB%E4%B9%89%E5%9B%BD%E5%AE%B6 资本主义國家],MBA智庫百科</ref> ,亦即自稱[[自由民主]]國家,結成陣營,同以蘇聯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亦即自稱代表無產階級的共產黨執政國家,展開全球性的政治較量,两个超级大国的策略在于不断使用新的武器来显示自己的优势。 双方的[[战略]]考虑均不排除对对方进行核“首发”的措施。这个战略的目的在于对对方进行猛烈的第一次打击,以至于对方瘫痪,无法进行核反击。常规武器火力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当时两个[[超级大国]]所拥有的导弹技术([[洲際彈道飛彈]])可以覆盖到18,000[[公里]]外的目标,因此双方均可以从自己的国土打击对方国土内的目标。同时双方的[[战略轰炸机]]机队([[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和[[图波列夫Tu-95]])也能够打击对方领土内的目标。但是这些武器的短处在于它们的预警时间太长,因此对方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反制措施。为了缩短这个预警时间,双方必须将其核导弹尽量布署到对方的领土附近。 在1962年古巴危机前夕,美苏核武库(总量/其中战略核弹头)对比为(27000/5000):(3600/300)。美苏可从本土打到对方的洲际导弹对比为294:56,其中苏联SS7(R16)刚装备不久,实际可能仅20枚SS7(R16)和3枚SS6(R7)可应战快速调用;且与当时美国的“宇宙神”和“大力神I”洲际导弹一样,这些首批洲际导弹同有可靠性欠佳的問題。美国另有刚成军的5条华盛顿级核潜艇,每艘可携带16枚射程1850公里使用固体燃料可从水下发射的“北极星”Polaris A-1中程导弹,可于北冰洋和日本海对苏联构成潜在核威慑,而苏联当时还没有相应的对抗措施。基于以上极具优势的核力量,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公开布署了45枚[[中程弹道导弹]][[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距离莫斯科仅约2000公里,进阶形成对苏联的公开核威慑,这是后来古巴危机的导火线。 1898年美國戰勝西班牙,逼使西班牙放棄古巴主權,古巴成為獨立國,但古巴的政治、經濟實際被美國控制,大部分古巴產業掌握在美國人手中。美國與古巴訂立[[不平等條約]],直接干涉古巴政府,並在[[關塔那摩灣]]建造永久海軍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古巴的民族主義日漸高漲,而美國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廢除憲法,實行軍事獨裁統治,引發民眾反抗。1953年7月,以[[菲德尔·卡斯特罗|卡斯特羅]]為首的古巴革命軍發動武裝起義,經過多次失敗,卡斯特羅等革命黨人流亡海外,與南美阿根廷游擊隊領袖[[哲古華拉]]合作,1956年底乘坐小艇從墨西哥偷渡返回古巴,展開在山区的游擊戰爭。卡斯特罗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左翼共产主义者,而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希望通过武装和革命解放拉丁美洲。但是他身边的人都是左翼。1958年底,卡斯特罗占领哈瓦那,巴蒂斯塔出逃到多米尼加。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羅領導的革命黨終於推翻巴蒂斯塔政權,建立古巴革命政府,这时美国和古巴之间并没有敌意对立。美古对立始于1959年底,古巴领导层变为激进派,大量古巴难民进入加利福尼亚,美国国内反对卡斯特罗的声音逐渐变大,民意不断向肯尼迪施压,希望推翻古巴政权。这时美国再次希望通过制裁向古巴施压,出台武器禁运,和停止向古巴购买糖(糖是古巴的重要经济作物,因此对古巴经济打击极大),美国企业也开始减少对古巴的原油供应。古巴革命政府實行土地改革,開始沒收土地和私有財產,美國人擁有的銀行、工廠、商店、農場全部國有化。1960年古巴作为回应,开始向苏联购买武器,苏联也同意向其供应原油。同时美国的在古巴原油加工企业全部收归古巴国有。1960年12月在联合国大会上,苏联和古巴领导人非正式会面,赫鲁晓夫表示,如果美国入侵古巴,苏联会以导弹回击。1961年1月古巴驱逐美国外交人员,美國政府立即宣佈與古巴革命政府斷絕外交關係,凍結古巴在美國的資產。并且开始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古巴革命政府开始倒向蘇聯陣營。 == 前奏 == 从1959年开始美国分别在意大利(2个中队30枚)和土耳其(1个中队15枚)高调部署了共45枚[[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有消息称每个中队都有机动运输的后备弹,总数可能达75枚),在两国分别设立了10个和5个发射场,每个发射场永久固定3具发射架(在土耳其的部分发射架,作为旅游景点目前尚存),每具发射架常备竖立1枚装载了核彈頭并连接了燃料加注管的朱庇特中导对准苏联,这些导弹喷涂了意大利和土耳其国旗,名义上移交两国空军,实际由美国空军掌管核弹头的设置及导弹的瞄准与发射。1962年4月最后一批在土耳其的[[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及其发射装置竖立完毕,由于这些导弹可迅速发射(最快的5分钟)且公开部署于露天,对华约的空中侦察毫不掩饰,处不受保护的状态很容易被攻击,因此它们明显只是用来进行第一打击使用的。 同期美英两国在英国低调共同部署了4个中队60枚[[PGM-17雷神飛彈]](另有20枚机动运输的后备弹),在英国设置了20个发射场,每个发射场永久固定3套发射装置,与在土意部署朱庇特中导离莫斯科几乎等距约2000公里。雷神中导空重更轻,射程更远而更脆弱,平置存于可移动仓库下,便于拆装弹头,大多数平时已装载了核弹头。同样常备连接了燃料加注管并与永久固定的液压竖起/发射架连接。接到发射命令后需先移除仓库然后竖起,再加注燃料,共需约15分钟,相对朱庇特中导反应速度较慢。雷神中导发射失败率较朱庇特中导高,曾在实弹高空试射任务中,于发射台上加注燃料的过程中爆炸,导致发射场核污染。与部属在土意的朱庇特中导不同,雷神发射装置有两枚须共同使用的不同钥匙,由英美分别掌管一枚,形成逻辑上的“与”关系。须英美共同同意才可发射,英美有对等权限。 与此同时美国此时已经拥有可以从水下发射的[[北极星导弹]],这些核潜艇不易被发现和消灭,而苏联当时还没有相应的对抗措施。不过這些導彈不像現在的潛射彈道飛彈那麼強大,当时刚刚装备的A-1型最大射程只有1850公里,若试图攻击莫斯科须先驶入黑海或波罗的海等蘇聯重兵把守的海域,尚未对莫斯科构成直接威胁。 1960年10月26日和27日美国首次从[[德克萨斯州]]的劳夫林空军基地起飞[[U-2侦察机]]飞越古巴。1961年9月5日美国侦察机首次拍摄到[[SA-2]]地对空导弹以及[[米格-21戰鬥機]]。 === 古巴革命 === 1952年,[[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通过军事政变成为古巴总统,随即解散议会,废除1940年以来带有资产阶级进步性质的宪法,他的独裁政府同时也招致了诸多反对(尽管美国政府不赞同,但是没有表达任何反对)。1959年1月1日,[[菲德爾·卡斯特羅]]从最初的82人起家,逐渐获得各激進團體的支持,反政府暴乱活动得逞,推翻了自1952至1959年的巴蒂斯塔独裁军政府政权。1月13日成立了古巴共和国。宣告这一胜利的是领导人民革命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当时这位领袖人物年仅32岁。新政权成立初期,美国同古巴的关系还比较好。2月,卡斯特罗出任总理,4月访问美国,还受到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热烈欢迎。同時美國希望把古巴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巩固它在拉美的基础。 无论是卡斯特罗还是他的战友,本来不仅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任何联系,而且甚至对马列主义、对共产主义学说尚无基本的认识。 === 美古关系恶化 === 古巴新政府的领导成员发生很大变动,政府重要部门绝大多数被主张实行激进政策的人所掌握。美国政府担心古巴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基础,因而就对古巴新政权产生不满,并且企图逼新政府就范,結果就导致了美国与古巴关系的日益恶化。卡斯特罗的新政府一开始打算保持[[古巴-美國關係|古巴与美国的关系]],但是美国不肯与卡斯特罗交往;卡斯特罗向美国[[贷款]],但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政府拒绝其要求,并且支持古巴内部的遊擊组织试图推翻卡斯特罗政府。1961年1月5日,艾森豪威尔政府于卸任前半个月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企图通过卡断经济命脉来扼杀古巴新政權。因此卡斯特罗只能向美国以外的势力求援。 === 猪湾事件 === 1961年4月15日,在刚上任不久的肯尼迪政府的支持下,古巴流亡者組成的部隊驾驶改涂流亡政府标志的美国B-26型轰炸机从佛罗里达起飞,对古巴进行了两天的轰炸,1000多名流亡軍从危地马拉的训练营出发,抵达尼加拉瓜卡贝萨斯港登船,于古巴南部[[豬玀灣]]登陆,意图占领当地机场,迎接古巴流亡政府,而后籍希望流亡政府以寻求美国帮助的名义,请求已在佛洛里达训练10个月的约1万美军直接插手,入侵古巴并推翻卡斯特罗政府。但是在72小时之内,流亡军被政府軍擊敗,流亡政府也未能登陆古巴。美国政府并未就此罢休,继续对古巴施加压力。 === 北方森林计划 === 在古巴流亡军的军事行动失败后,在时任参联会主席[[李曼·雷姆尼澤]]上将主持下,美国又拟定了直接派兵入侵古巴的“猫鼬计划”/[[Operation Mongoose]];而其中关键的和机密的,作为“猫鼬计划”的“先导”和“正名”的“北方森林计划”/[[Operation Northwoods]],指示由美军执行如袭击美军驻关塔那摩基地和位于佛罗里达的民用设施等各种恐怖袭击,以及在深海击沉古巴难民船,然后嫁祸于古巴卡斯特罗政府并引发众怒,再以此为由直接出兵入侵古巴。但“猫鼬计划”被肯尼迪搁置,肯尼迪通过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回复李曼上将,总统明确拒绝了“北方森林计划”部分,后“李曼”上将下令销毁“北方森林计划”的相关文件,但其中部分文档被遗忘未及销毁,至美國國會在1992年通過法案,要求與肯尼迪暗殺事件相關的全部500萬頁檔案文件要在25年內全面公開,后被检出曝光。而“猫鼬计划”中刺杀卡斯特罗的部分得以施行,到80年代,这一部分变得更具象征意义,CIA公开承认了对卡斯特罗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暗杀行动,但亦将刺杀行动限制在不波及其它领域如政变的范围内,在638次刺杀行动的后期更具警示意图。 === 向苏求援 === 在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时,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寻求援助。苏联当时对古巴的处境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正是出于同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个立足点。古巴的求援,正是赫鲁晓夫求之不得的事情。他认为,古巴局势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苏联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关系到苏联的威信及其在拉美的立脚点。古巴和苏联于1960年就恢复了外交关系。在美国同古巴绝交后,苏联就抓住机会,增加了对古巴的经济、军事援助。苏古关系的发展,也就隐伏着美苏关系的紧张和日后的导弹危机。 被逼入绝境的卡斯特罗,1960年秋天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他面对坐在大厅里的美国人说,是你们促使我们寻求新的市场和新的朋友,它们就是苏联和社会主义世界。在这之后,我们就开始对这种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并开始研究它。1961年4月16日,卡斯特羅宣布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式的加入了紅色聯盟中。 === 阿纳德尔行动 === 英美在欧洲和西亚部署的中导技术门槛较低,数量庞大,接到发射指令后5至15分钟即可发射,飞行约12分钟即可抵达莫斯科。60年代初(使用液体燃料的)远程洲际导弹发射准备时间均需至少1小时,2016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竞选辩论中透露,即便是美国现代的(使用固体燃料的)洲际弹道导弹,在接到发射命令后准备时间也需4分钟;而绕飞半个地球的飞行时间则约30分钟,所以即便与当今对比,这批60年代的中导實在是太過接近,也就如达摩克利斯悬剑对莫斯科构成莫大的威胁。苏共中央主席团(后更名为苏共中央政治局)责成当时的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赫鲁晓夫有多种选择,包括升级以当时新式的 S-25 Berkut/SA-1防空导弹(苏式防空导弹的鼻祖,比现今仍在使用的SA-2有更高承载力,但只能固定部署)为主要手段的莫斯科防空圈至加载1万5千吨当量核弹头成为防空核弹等,并在苏联多年未进行核试验后于1961年10月30日亲自下令试爆了一枚超级氢弹[[沙皇炸彈]]。而1962年4月,赫鲁晓夫在与苏联国防部长[[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元帅于黑海海边散步时,首次表达了其设想的更为激进的方案,即利用美古关系恶化,于古巴部署进攻性中程导弹,对美国实现同等威胁。赫鲁晓夫当时夸张地向马利诺夫斯基称,这是“将一只刺猬扔进美国的裤裆”。后来的实际运行却并非赫鲁晓夫设想的那么简单。 1962年5月21日,苏军副总参谋长[[阿纳托利·格里布科夫]]大将(Anatoly Gribkov)和两名助手开始根据赫鲁晓夫的想法制定“阿纳德尔行动”(Operation Anadyr)。格里布科夫的初始计划为在古巴部署5个弹道导弹团,其中3个装备R-12型中程导弹(北约代号SS-4,射程2000公里),2个装备R-14型中远程导弹(北约代号SS-5,射程3700公里),每个团配有8具发射架,按1.5倍配备相应导弹,导弹按1:1配置战略核弹头。总计40具发射架60枚导弹和60枚百万吨当量级战略核弹。如果从古巴西部发射,导弹射程足以覆盖美国本土全境。为了给导弹部队提供支援,苏军还将部署大批防空和地面部队,包括2个短程导弹团(按1:5:5配备FKR-1短程巡航导弹含16具发射架、80枚导弹和80枚战术核弹头)、2个防空师(配备防空导弹)、1个战斗机团(装备40架米格-21战斗机)、1个导弹快艇支队(12艘导弹艇),和4个摩托化步兵团(配备T-54坦克124辆、水陆两栖坦克12辆、装甲车280辆、反坦克导弹发射器36座)。上述部队的总兵力为50874人。 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7月4日批准了行动计划,三天后赫鲁晓夫拍板决定实施。在9月4日美国U2侦察机发现了苏军的防空导弹和快艇,肯尼迪向苏联干涉古巴提出抗议,苏联人又决定增派1个可投掷核炸弹的轰炸机团(最初为22架IL28和6枚空投核弹,后又增加20架IL28至总共42架,但并未全部运抵古巴),3个装备月神luna短程导弹-发射架-履带式运载车一体装置的自行火箭营(按1:5:1配备12部可载弹机动的履带发射车,60枚导弹和12枚战术核弹头,至少有6部运抵古巴),2个喀秋莎火箭营(40部喀秋莎火箭发射车)。同时古巴动员正规军兵力27万,配备T-54坦克394辆,高射炮888门,重型火炮和重迫击炮近千门來保護。 1962年9月8日苏联货船“[[鄂木斯克号]]”携带SS-4中程导弹赴[[哈瓦那]],这可能是第6个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导弹团,但是没有将这批货运到地方卸货,古巴危机即已结束。 至1962年10月,苏联在美国大部未知情的情况下在古巴秘密部署的核武器有: * 两批共158枚核弹头,由2艘苏联货轮“因迪吉尔卡河”号(Indigirka)和“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号(Alexandrovsk)分别于10月4日和10月23日运抵古巴。其中包含百万吨当量级战略核弹头,首批36枚、第二批24枚,共60枚。这60枚战略核弹头中的36(或一說40枚,除SS-4所需的36枚外,还有4枚被计划藏匿于古巴主要港口,在港口被占领、美军登陆部队云集时引爆,充当核地雷)在危机爆发中转移到陆地上,以备第1波核攻击,危机结束后又迅速收回存于货轮。 * 5个中程导弹团共60枚SS-4、SS-5中程导弹(共40具发射架)分批于9月8日夜和9月16日运抵古巴(另有材料说SS-4实际有4个团预定48枚,实际运到42枚,在危机结束后的撤出中按协议向美方展示了这42枚,而SS-5的发射架和核弹头全部运到,但SS-5导弹本身却未运至古巴。),用于搭载百万吨当量级战略核弹头,目标为美国主要城市。因SS-4、SS-5均使用强腐蚀性燃料,燃料只能在接到发射指令后灌注。据当时其中一名导弹团指挥官自传,当时苏联公开在建的发射场和隐蔽的发射架尚不具备快速发射能力,在队员准备弹体时他本人将驱车前往核弹头仓库取回核弹头,往返需要30分钟,加上安装弹头、竖起和灌注燃料的时间,这批中程导弹最快要滞后45分钟至1小时才能发射。 * 7条高尔夫级(golf class/project 629)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各配备3枚射程600公里的ss-n-4(R13)舰载型短程导弹用于搭载百万吨当量级战略核弹头。这些潜艇与仍存有20枚百万吨当量级核弹头的苏联货轮同泊于古巴港口,作为第2波核攻击的后备载具。当时苏联尚无潜射技术,这7条潜艇需上浮,将发射盖打开通风情况下才能灌注强腐蚀的硝酸/苯胺燃料,发射准备时间约15分钟。 * 首批22架经核武投掷改装的IL28配有从货轮卸载由空军自行保管的6枚407H“塔季扬娜”空投型万吨当量级战术核炸弹,这是苏联在古巴的最快反应核攻击力量。兼备配有反潜和常规轰炸的武器。 * 4条狐步级(foxtrot class/project 641)常规动力潜艇,单独配备各1枚T5型533mm战术核鱼雷,用于对付可能的美国对古巴的海上进攻。 * FKR-1短程巡航导弹,用于搭载80枚战术核弹头,一小部分瞄准关塔那摩,大部分围绕哈瓦那,用于对付可能的美国对古巴的海陆进攻。 * Luna短程导弹含12部可载弹机动的发射车、60枚射程30公里的3R10导弹于10月8日运抵古巴,用于搭载增补的12枚战术核弹(危机时至少有6部发射车和8枚载有核弹的导弹投入战备巡逻),并可能作为FKR-1的候补载具。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古巴飛彈危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