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208.2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博陵崔氏 的原始碼
←
博陵崔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博陵崔氏</big> ''' |- | [[File:博陵崔氏.jpg|缩略图|居中|[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1208%2Ff30aa2ffj00ql09hh0028c000hs00fn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5%8D%9A%E9%99%B5%E5%B4%94%E6%B0%8F&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6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博陵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西汉时期崔仲牟定居于涿郡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逐渐发展壮大,因安平县后属博陵郡,后世遂称“博陵安平人”(即博陵崔氏由来)。 [[西汉昭帝]]时崔朝任侍御史,其子崔舒、孙崔篆世吏二千石,东汉时跻身名门,范晔评价“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崔为文宗,世禅雕龙”,北魏时虽然门第低于以清河崔氏为代表的四姓,但在北齐北周时全面上升为一流士族。至唐代有六房位列七姓十家,尤以博陵第二房最为显赫,唐初《氏族志》原稿就是以第二房的崔民干为第一等士族,时至中晚唐,天下人公推第二房崔氏为“士族之冠”,博陵崔氏在唐代有宰相十五人。 =='''基本内容'''== 中文名:博陵崔氏 安平崔氏:土门崔 存在时期:西汉至北宋 家族典故:人面桃花、乳姑不怠 外文名:Bo Ling Cui shi 祖居地: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 著名人物:崔护、崔颢、崔州平 士族地位:[[天下甲族]] =='''姓源'''== 崔氏源出于姜姓,是齐太公的后裔,齐丁公的嫡子季子将继承权让给了齐乙公,以崔为采邑,于此终老,有子穆伯,后世便以崔为氏。穆伯的十一世孙崔杼担任齐国的正卿,有子崔成、崔彊,后娶齐桓公的后裔东郭姜,生崔明。庆封攻杀崔成、崔彊,崔杼与东郭姜自杀,崔明躲在坟墓中逃过一劫,之后出奔到鲁国,继任鲁国卿大夫。崔明有子崔良,良十五世孙为崔意如,有二子:崔业、崔仲牟。业字伯基,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南部),后代为清河崔氏;仲牟居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县),后代为博陵崔氏 =='''郡望'''== 崔氏自汉代起,称盛于东武城、安平两地,其中居于安平县的崔氏,发迹较早,在“前四史”中首见于《汉书·王莽传》,可追溯的最早人物则为西汉中期的崔朝。安平县初属涿郡,但因魏晋后长期属博陵郡管辖,故其族人多称“博陵安平人”,安平诸崔也被称为“博陵崔氏”。 =='''发展'''== 博陵崔氏从东汉起名人辈出。在新朝时期,崔发曾任大司空,新朝灭亡时被杀。东汉建立,崔发弟崔篆以兄长为耻,隐居不仕。崔篆的孙子崔骃与班固、傅毅齐名,曾在窦宪手下服务,因进谏窦宪而遭疏远。崔骃子崔瑗,曾经为兄长报仇,因杀人而逃亡,后遇赦。崔瑗与马融、张衡友好,以文章闻名,著名的作品有《座右铭》,被南朝《昭明文选》收录。崔瑗子崔寔,是农业著作《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玄孙崔洪,以耿直有志气闻名,在晋朝担任吏部尚书、大司农等官职。崔洪曾孙崔懿为前燕秘书监,有八个儿子,分为六房,后裔繁盛,于唐朝被列为“七姓十家”之一的禁婚家而知名于世,此外唐朝时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第二房、第三房因出宰相而合称为“博陵崔氏定著四房”,现对这四房崔氏的发展分别进行概述。 大房崔氏:始祖为崔懿子崔遭(崔连)。崔遭孙崔鉴在北魏担任[[东徐州刺史]]。崔鉴子崔秉为燕州刺史,曾被杜洛周围攻,其子崔仲哲跟随援军救援而战死,崔秉最后因军事失利而免官,后来累进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崔鉴兄长崔檦的孙子崔伯谦,在高欢执政时担任功曹。因其弟崔仲让到了关中,崔伯谦放弃在中枢任官的机会,担任南钜鹿太守,崔仲让之孙是隋朝员外郎崔凤举,崔凤举娶太原王氏(雍州司马王孝远女),其女崔氏嫁给了豫州刺史韦玄贞,生唐中宗韦皇后。 第二房崔氏:六房崔氏中,第二房崔氏尤其显赫。崔氏本是山东士族,然而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有许多家族成员在宇文氏手下任官,不但多位被赐姓宇文氏,甚至有女儿被皇室收养而封为公主者。唐初高士廉主编的《氏族志》本以第二房崔氏的崔民干为第一等,后来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干预下被降为第三等,然而时至中晚唐,第二房崔氏名人辈出,被公认为“天下士族之冠” 第二房崔氏始祖为崔懿子崔琨。[[北魏献文帝]]时,崔琨孙崔辩担任中书博士、武邑太守。崔辩有两个儿子崔模、崔楷死于战场,其中崔模死于征讨万俟丑奴的战役中。崔楷个性严烈,北魏孝明帝孝昌初年设置殷州,以崔楷为刺史。当时葛荣起事,人们因此劝诫崔楷单身赴任,崔楷认为这样会被认为首鼠两端,因而举家前往。等到葛荣军进逼时,人们劝诫崔楷把家里弱小的成员疏散避难,崔楷将第四女、第三儿趁夜送出,后来又认为这样会被手下认为心志不坚,因而将儿女追还,守军因此士气大振,但最后城池还是被攻陷,崔楷及长子均死。崔楷女崔幼妃适赵郡李希宗,生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崔楷子崔士谦,孝昌初年担任著作佐郎,后担任贺拔胜的行台左丞。贺拔胜败于侯景,崔士谦与弟弟崔说跟着贺拔胜一起投奔南梁,后来回到西魏。崔士谦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赐姓宇文氏,北周时迁总管、安州刺史,加大将军,进爵武康郡公。崔士谦与弟弟崔说友爱,崔说后来累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等官。崔辩堂弟崔挺,崔挺的女儿被北魏孝文帝纳为嫔,拜昭武将军、光州刺史,北海王元详以崔挺为司马。崔挺子崔孝芬,魏孝武帝太昌初年担任殿中尚书,加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等职务,后来被高欢所杀。崔孝芬子崔猷,在父亲死后投奔西魏,后来担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本州大中正等官职,赐姓宇文氏,其女为皇帝养女,封为富平公主。隋朝时以前朝遗老的身份,授大将军,进爵汲郡公,他的儿子是隋朝礼部尚书、信都太守、大将军崔仲方,在北周时曾向周武帝宇文邕献上灭齐之策。崔孝芬弟崔孝伟,其子崔昂,在东魏担任尚书左丞,北齐时曾任散骑常侍,兼大司农卿,因高归彦的事被牵连而免官,后复为五兵尚书。 第三房崔氏:始祖为崔懿子崔格。崔格曾孙崔纂,曾任廷尉正,王静自廷尉监迁少卿,崔纂耻居其下而解官。崔纂兄子崔暹,崔暹先后在高琛、高澄手下任职,受到高欢、高澄很隆重的礼遇,官至尚书右仆射、仪同三司。<ref>[https://new.qq.com/omn/20211001/20211001A09ICT00.html 它博陵崔氏家族成员的儒质化],腾讯, 10-01</ref>白居易的朋友崔玄亮也是崔纂的后裔。 博陵安平房:博陵崔氏另有[[博陵安平房]],是崔寔堂兄崔烈的后裔。崔烈本来很有声誉,因为花钱买官,其事被汉灵帝与其保母程夫人当众说出讨论,于是声望大减。崔烈曾官至太尉,死于董卓去世时的大乱。崔烈有一子崔州平,因与诸葛亮是好友而知名。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博陵崔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