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35.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越国 的原始碼
←
南越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南越国地图</big> ''' |- | [[File:南越国.jpg|350px|缩略图|居中|[http://i2.chexun.net/images/2017/1130/24510/news_default_1475AC16728B2D2AFC85543FA87BCA76.jpg 原图链接][http://www.chexun.com/2017-12-04/104774111.html 来自 车讯网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南越国 '''外文名称''':Nanyue '''英文名称''':TheNamiedKingdom '''别 称''':南粤国 '''地 区''':今中国岭南地区及今越南北部 '''国 都''':汉地九州南部的番禺(今广州) '''人口数量''':60万(西元前165年) '''建国时间''':公元前204年 '''亡国时间''':公元前112年 |} '''南越国''',亦称南粤国(粤拼:Naam4-jyut6-gwok3),是位于中国汉地[[九州]]南部地区的一个政权。共历经五任国王,总共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 秦末(公元前207年),秦末[[刘邦]][[项羽]][[楚汉相争]]之际,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乘势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南越国是岭南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在岭南统治长达93年。 公元前196年,在汉使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公元前112年夏季,权相吕嘉等人终于发动叛乱,杀死国王赵兴、樛太后和汉使者。[[汉武帝]]闻讯大怒,调遣10万人火速进攻南越。公元前111年冬,南越战败,吕嘉和赵建德出逃被擒获,南越国灭亡。 岭南地区(汉族地区南部)属九州(汉族地区)之中的扬州;[[东汉]]时期又被分属荆州、益州(梁州);在晋代,岭南地区又属[[扬州]]。南越国时期对外出口[[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代,[[广州]]成为中国与古[[罗马帝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中原商贾缔造财富传奇的地方。 ==历史== 秦王嬴政时期,秦国统一天下,包括现在的越南北中、北部一带。当时,[[秦始皇]]派军队征服百越,越南置于象郡辖下。到了秦末,发生农民起义战争时,秦朝的龙川县尉赵佗(河北正定人)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刘邦建立汉朝后,南[[越王赵佗]]表示归顺中原汉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南越国仍是[[西汉]]的属国。 公元前113年,南越国公开反叛汉朝,汉武帝调兵征讨南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朝击灭南越国,并在此设置九个郡县<ref>[http://www.sohu.com/a/142099817_631927 南越国,因何事惹怒汉武帝,被屠为九郡] ,搜狐网,2017-5-20</ref>。从此,南越国所属地区被纳入中国郡县版图,置于中国直接统治下长达1100多年,直到宋朝。 所以这就说,在[[秦朝]]到汉武帝期间,现今的越南中、北部,加还有两广地区,这一带被称为南越国,是中国中原王朝的属国存在。而在汉武帝之后,南越国的名号作古,这一带是中原王朝的直属领地,实行郡县制,就如现在的省市县。当时越南的中、北部一带称为交趾。 越南中、北部长期作为中国领土,968年,交趾一带(越南)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当时刚立国不久的北宋放弃了对这一地区的征讨。之后越南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对中原王朝岁贡,也没有启用过“南越”这个国号。名叫一些陈朝、黎朝、西山朝、阮朝之类的,直到清朝[[嘉庆]]年间。 ==越南与南越== 1802年,越南阮氏家族[[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1803年,阮福映遣使进贡宗主国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清朝一看就知这是阮朝图谋不轨的一招,在窥视中国的两广地区。最终嘉庆皇帝下诏赐国号“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就是越南国名的由来<ref>[http://www.sohu.com/a/246629550_100055640 越南与古代的南越国有什么关系?今天给你解析] ,搜狐网,2018-8-11</ref>。 可以得见,古代的南越国只是一个存在于秦汉之间的中原属国势力,由秦国将领赵佗所建立,被灭于汉武帝期间。而现在的越南,是由清朝嘉庆帝册封而来。当初越南地区的阮朝本想改名南越,不过是窥视中国两广地区的领土罢了。他们越南跟古代的南越国真得没有多大关系,不得不说,清朝的嘉庆帝,当时的头脑还是清醒的。 ==南越灭亡== 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第一个封建王国,是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建立的,赵佗自称“南越武帝”<ref>[https://www.xzbu.com/6/view-2877357.htm 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建立的,赵佗自称“南越武帝”],行知部落,2019-12-18</ref>。其后臣属西汉,接受汉朝封王。都城设在番禺(今广州),广州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古都。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大起义。反抗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四方诸侯、豪杰互相争夺,中原陷入战乱。这时,拥兵数十万的赵佗与北方的冒顿并称“北强、南劲”。 公元前208年,赵佗封关、绝道;3年后,于公元前205年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禹。这是岭南第一个都城。 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南越王赵佗不疾而乐终,其孙[[赵胡]]继位,在危机四伏的格局中,赵胡勉强支撑了十余年便抑郁而死,死后由其子赵婴齐继位。 却说那赵婴齐本已娶越女为妻,生子赵建德,但他在长安时,又娶[[邯郸]]缪氏为姬妾,生子赵兴,婴齐接南越王位后,受缪氏姬妾的迷惑,竟然立缪氏为王后,赵兴为太子,[[赵婴齐]]这种舍长立幼的做法,打破了封建常规制度,受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为将来南越国之乱种下了祸根。 公元前115年,赵婴齐病死,太子赵兴继承王位,其母亲樛氏当上王太后。 但当时朝中大权已落到三代元老丞相吕嘉手上。丞相吕嘉年龄很大,从赵眜、赵婴齐一直到赵兴,曾经辅助过三位南越王,他的宗族在南越当官的有70多人,又与南越王室有联姻,在南越国的地位十分显要,深得南越人的信任,甚至超过赵兴的威望,是南越国的实权掌握者。赵兴年幼,凡事由母亲缪氏作主,缪氏知道,只要有吕嘉在,南越王朝实际上已不再姓赵。故想借汉使之手除掉吕嘉。却不料此事败露,吕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孤注一掷,公开发动叛乱。赵兴和缪氏被他杀死。 吕嘉杀死赵兴之后,立赵婴齐和南越籍妻子所生的长子赵建德为新的南越王,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调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万人,兵分五路进攻南越。这场战争十分激烈,持续了一年,最后,赵建德和吕嘉都被擒获。这样,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之后,终于被[[汉朝]]消灭了。 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时,一把火烧了南越国都城赵佗城,地上的建筑荡然无存,令人十分惋惜。 从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说明,南越国是岭南文明的奠基时期,赵佗创建南越国使岭南社会经济实现飞跃式的跨越发展,使岭南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的分散的部落统治,一跃跨入封建社会的有序发展,为今后的历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遗址发现==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先后发现了西汉南越王墓、南越王宫署遗址的地下石构建筑、南越国御花园和南越国宫殿遗址,其中南越王宫署遗址具有浓厚的岭南地方特色,被评为国家十大考古发现之一<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701/153942.html 揭秘:南越王国暗藏哪些玄机?],趣历史,2017-01-04</ref>。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却发现其中隐藏着“五大谜团”:第一大谜团:“番禺城”存在之谜。第二大谜团:印章上的外国人头像之谜。第三大谜团:南越王宫“石头城”之谜。第四大谜团:石渠流向图形之谜。第五大谜团:“龟鳖石池”上的建筑之谜。随着进一步挖掘,南越王宫署独有的历史之谜还会有更多,历史遗迹的越不完整,留给后人的想象空间越大。 ==金缕玉衣== 南越王国博物馆镇馆之宝——[[南越王金缕玉衣]],是[[西汉]]时期的[[文物]]。那是用来陪葬的殓服。最早的时候是用古代缀玉的葬俗,到[[战国时期]]就开始流行用[[玉衣]]来做葬服,古时候的人们觉得这样可以防止尸体腐烂。 殓服,共由2291块青玉片粘连缀接而成<ref>[http://book.ifeng.com/culture/2/detail_2010_06/09/1600951_0.shtml 南越王博物馆镇馆之宝:丝缕玉衣共用2291片玉(图)],凤凰网,2010-6-9</ref>。外形与人体形状基本一样,分头套、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六部分。为便于穿着,各部分分别制作。其中头套,手套和鞋的玉片均在片角钻孔,以丝线连缀;其余玉片用麻布衬里,每块玉片表面用窄丝带作交叉粘贴,然后再用宽丝带沿玉片的边缘作纵横粘连。由于整件玉片皆以丝带缀连,故称之为“丝缕玉衣”。发现的第一件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以玉衣作敛装的习俗在[[历史]]上曾经风行了三百余年。汉人迷信玉,以为玉衣可使尸体不腐。中国考古出土的完整玉衣有十几套,南越王的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 南越王的丝缕玉衣,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做成。分为:头套、上身衣、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共十部分。玉片以长方形和方形为主,还有梯形、三角形、五边形等。 头套、手套和鞋子是用红色丝线穿缀边角钻孔、打磨光滑的玉片做成,里面以[[丝绢]]衬贴加固。玉衣躯干部分大多利用废旧玉器或边角玉料切成小玉片,贴在麻布衬里上,再用红色丝带在表面对角粘帖,十分规整鲜艳。 出土时,因南越王尸体和编缀玉衣的丝线已经腐朽,玉片散落在地,专家花了三年多时间修整复原,可以想见两千多年前制作玉衣更是如何的耗费人力和物力。 在玉衣的下面摆放有5块玉璧。璧的表面还留有丝带绕过璧孔的痕迹,说明5块璧原是用丝带系在一起的。玉衣的手套一端,是一对造型各异的龙形玉握。在考古学上,所谓握,就是以物放在死者手中,使之握。 中国历史上以玉衣作敛装的制度,可上溯到[[东周]]时代的“缀玉面罩”和缀玉片片的衣服。根据已知的考古材料,形制完备的玉衣出现在西[[汉文帝]]、景帝之际,[[皇帝]]和王侯等以玉衣作为敛服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盛行的。至东汉时期,玉衣已经明确分为金缕、银缕、铜缕3个等级,确立了分级使用的制度。曹魏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为防盗墓,废除玉衣制度,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东汉以后的玉衣。 南越王赵昩的丝缕玉衣,当在入葬的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制作,要早于河北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金缕玉衣近10年左右。这件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发现年代较早的一套完整玉衣,又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新品种。其上衣采用对襟形式也是一大特色。丝缕玉衣部分玉片的外观与广东曲江石峡遗址出土的玉器类似,其应是南越国宫廷所特制。 ==南越王王墓== 南越国一共经历了五任国王:[[赵佗]]、[[赵昩]]、[[赵婴齐]]、[[赵兴]]和[[赵建德]]。 ===首任南越武帝.赵佗墓=== 南越国第一任王赵佗南越武王,西元前214年一个叫赵佗的将军,在秦始皇的钦点南下,统一了岭南,秦灭亡后,他自立为王。赵佗一共活了103岁。南越王赵佗墓仍未被发现,有可能南越王赵佗就是埋葬在广州的越秀山上的某个位置。孙吴曾经派人盗掘赵佗墓,但不成功。 ===第二任南越文帝.赵胡墓=== 赵胡是赵佗的孙子、仲始的儿子。 1913年在广州东山龟岗发现疑似南越国第二任王赵胡的古墓,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发现文帝行玺,确认这是赵胡文帝赵眜的陵墓。 1983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广州城北象岗发现一座南越国时期大型石室墓。此墓凿山为陵,深藏于象岗腹心二十米处。令人惊喜的是,墓主竟是赵佗之孙——南越文王赵眛。墓中出土了"文帝行玺"龙纽金印<ref>[http://yn.people.com.cn/n2/2019/0423/c372458-32870785.html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来自西汉南越王墓],人民网,2019-4-23</ref>等一千余件(套)珍贵文物,被誉为近年来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第二任南越王赵胡墓的发现,极大地振奋了岭南学术界,也重燃了广州考古队找寻第一任南越王赵佗墓的希望之火。千百年来,神秘的赵佗陵墓一直是岭南最大的历史之谜,考古队员从史书中只知道赵佗死后安葬在南越国的都城——番禺,但其具体地点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过去,广州考古队根据汉代王陵距离都城长安100余公里的线索,把寻找赵佗陵墓的眼光放在离广州几十公里的远郊山冈。而就在考古队的眼皮底下,在离汉代古番禺城仅1公里的象岗,发现第二任南越王墓。 ===第三任南越明王.赵婴齐墓=== 1983年5月,考古人员在西村一个名叫凤凰岗的山岗,发现了一座大型南越国时期木椁墓,此墓墓道残长7.9米,墓室长13.8米,宽5.7米,仅次于象岗南越王墓。可惜古墓被严重盗扰,墓室中有明显的盗洞,令人惊异的是,盗洞中竟发现了20余件精美玉器,有壁、璜、舞人、龙形佩饰、虎形佩饰、[[劍格]]等,这批玉器制作极为细腻考究,应是南越国王室工匠之杰作。考古人员分析,可能当年的盗墓贼盗墓时心存恐慌,忙乱中把已盗到手的一包玉器遗留了下来。后来,有专家考证,西村凤凰岗木椁墓很可能就是当年孙权派人来广州盗挖的第三任南越王赵婴齐的陵墓。 ===第四任南越哀王赵兴及第五任南越术阳王赵建德=== 南越王第四任和第五任王在位时间都比较短,只有一年多时间。 南越国自西元前204年立国至西元前112年被汉武帝所灭,共历五帝九十三年。 ==参考文献==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返回「
南越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