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176.2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词戏 的原始碼
←
南词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南词戏</big> ''' |- | [[File:南词戏.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南词戏 分类;戏曲 源流;滩簧小调 分布;南平 代表曲目;《秋江》、《僧尼会》、《拜月》 文化等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南词戏''',福建地方戏剧种,主要流行于南平地区。 南词戏最早起源于[[江苏]][[苏州]],原系一种坐唱曲艺。清代中期从[[浙江]]传入[[将乐县]],境内城乡组建班社坐唱戏文,演唱者5~10人不等。在长期演唱实践中,此曲艺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吸收民歌小调之精华,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南词剧种。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七字组成,一曲八句。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乐器使用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笙、镜锣、铜钹、渔鼓等。民国初期,将乐县南词盛行,并逐渐在舞台化妆演唱,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和富贵人家喜庆寿诞中必唱南词。曲会讲究,挂桌帘,摆香案,掌鼓板者坐上正中,主唱者依次分坐两边,各执乐器,按生、旦、净、末、丑行当扮唱。演唱内容多为折子戏或戏剧片断。 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清嘉庆年间成立了第一个班社"静逸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词得到进一步发展。1953年,在原有南词清唱的琴社基础上,南平成立了第一个业余剧团,并排演了第一个传统小折戏《[[井台会]]》,使曲种向剧种迈出了第一步。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种源流== 南词戏,流行于南平地区,它是从滩簧小调发展来的。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时是以坐唱形式出现的,唱、白均用苏州"土官话",以唱为主,间以说白。曲调有"大调"与"小调"两类,以南词八韵为其基本调,又因滩簧直接受苏州昆曲影响,保留有《[[泣颜回]]》、《耍孩子》、《[[一枝花]]》、《将军令》等曲牌。而清唱的曲目也多来自昆曲的剧目,如《[[断桥]]》、《秋江》、《出塞》、《[[白蛇传]]》、《西厢》、《拜月》等。<ref>[http://www.aixi55.com/article/6674.html 南词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 爱戏网 2019-04-18 </ref> 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与商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组织"[[三德堂]]",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同乐轩]]",民国5~35年(1916~1946年),又有"[[鹤鸣社]]"、"赓韵琴社"等组织。<ref>[http://www.jianglishi.cn/ctwh/dqwh/12263.html 南词戏] , 讲历史 2017-06-05 </ref> 民国26年(1937年),顺昌县元坑洋坊农民自发组织"乐春社",聘请[[邵武]]师傅教习。由于南词表演形式单调,艺人多为半农半艺,艺术难以精进,逐渐衰落。 [[File:南词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词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批业余南词艺人又重新恢复南词演唱活动,如将乐县文化馆在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南词清唱晚会。 1953年,在原有南词清唱的琴社基础上,南平成立第一个业余剧团,并排演了第一个传统小折戏《[[井台会]]》,使曲种向剧种迈出了第一步。演员从清唱坐弹开始走上舞台,按行当角色化妆演出。随后,城乡也相继成立业余南词戏剧团,演出《[[秋江]]》、《出塞》、《[[吐袖]]》、《牡丹对药》等剧目。同时,变原先的"土官话"为普通话,并向[[婺剧]]、[[京剧]]、[[昆剧]]等学习表演科介,丰富了南词戏艺术。 1960年2月,南平市创办了南词艺术学校,挖掘、整理、编印《南词音乐》作为教材。 1961年,在福建省文化局建议下,将乐县南词着重以曲艺形式发展,强化说唱表演功能。表演形式设计为1个演员化妆,身前架凡鼓(两面中心突出,腹背可击),手执小鼓槌,击鼓说唱,并以手势动作表演,旁边加小乐队伴奏。此后,编演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节目,但基本上属旧曲谱套新词。南词演唱《赵顶良书记治水》曾被选送参加"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出。 1962年冬,福建省音乐家协会派员专程到沙县收集记录了南词《[[花魁袖吐]]》、《疯僧扫秦》、《花亭相会》、《[[昭君和番]]》、《杨雄醉酒》、《断桥相会》、《[[借衣劝友]]》选段和南词小戏《[[姑嫂打渔]]》、《卖草垫》、《花子过关》、《[[烟花自叹]]》、《放风筝》、《秋江》等剧目。 1964年,成立南平南词戏实验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南词老曲目被视为"封、资、修"毒草而打入冷宫。剧团被解散,直至1981年5月才得到恢复。1973年,恢复南词演唱。创作剧本《[[扎根记]]》曲谱有所创新,在三明地区会演中获得好评。从1982年开始到1996年,南词戏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剧目,其中《[[紫气东来]]》、《大街小巷》、《[[这不仅仅是误会]]》、《竹林劫》、《[[古渡风情]]》等,参加建阳地区调演与省戏剧会演,获得各种奖项。 至1992年三明市境内收存南词传统曲目有《[[断桥相会]]》、《合钵收妖》、《[[芦林相会]]》、《昭君和番》等"四大曲王"和其他剧目及折子戏、小戏等18本。 ==传统剧目== 南词戏的传统剧目有《[[白兔记]]》、《昭君出塞》、《白蛇传》、《秋江》、《[[僧尼会]]》、《拜月》、《借衣劝友》、《井台会》、《[[秋江]]》、《秋江别》、《袖吐》、《大街小巷》、《[[良心]]》、《金钱万能》等。 [[File:南词戏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戏曲音乐== ===唱腔=== 唱腔分南词、北调、杂韵、小调四类。前三类是主体。总称"大调"。 (一)南词 有《正韵》、《弦索》两种。《正韵》(又称《八韵》),是南词戏的基本唱腔,旋律跌宕委婉,适于描景、抒情。《弦索》(又称《快板》),速度较快。板式以一眼板为主,也有散板。适于叙述,包含《单弦》、《双弦》、《混合弦》三种调,词格以上、下句对称结构为主。 (二)北调(又称别调、八调) 旋律明朗、流畅,节奏紧凑,以一眼板为主,多用于对唱。 (三)杂韵 常用曲牌有《[[秋江韵]]》、《点绛唇》、《鸳鸯歌》、《竹枝词》、《四合如意》等。 (四)小调 常用的《[[红绣鞋]]》、《进兰房》、《女告状》、《虞美人》、《鲜花调》等。 旋律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调式以商、角、徵、羽为常见。曲韵沿用中州韵,用土官话演唱,后逐渐改为普通话演唱。 ===器乐=== (一)十 番 用笙、笛、三弦等10种乐器演奏,常用曲牌有《[[乱云]]》、《翠峰》、《旭日》、《润声》、《[[瀑吼]]》、《晴霞》、《涌涛》等,称"七牌十番"和《初步瑶池》、《再步金阶》、《三步灵宫》(称"三步天女散花")以及《麻姑晋酒》、《[[朝天子]]》、《普天乐》、《上小楼》等。 [[File:南词戏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二)大 吹 用唢呐演奏,常用曲牌有《[[将军令]]》、《大得胜》、《[[小开门]]》、《状元游街》、《落地金莲》等。 (三)锣鼓经 较有特色的有《[[五不齐]]》、《和合锣》、《[[洗马]]》、《大上台》等。 ===乐队乐器=== 传统乐队分文、武两场。文场以高胡、扬琴、琵琶为主,还有三弦、笙、苏笛、唢呐、二胡、壳胡等;武场有板鼓、松鼓、探锣、大锣、词钹、大钹、紧板等。 ==戏曲机构==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 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组织"三德堂"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同乐轩", 民国五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16-1946年)有"鹤鸣社"、"赓韵琴社"等组织。 1953年,南平成立第一个业余剧团,随后,城乡也相继成立业余南词戏剧团。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w3026rir82d|480|270|qq}} <center>南平南词戏《赠塔》</center> {{#iDisplay:w30268dwhhs|480|270|qq}} <center>南平南词戏《秋江》</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南词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