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08.2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京的骨董迷 的原始碼
←
南京的骨董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方令孺《南京的骨董迷》原文及赏析.png|thumb|350px|right|[http://n.sinaimg.cn/translate/168/w600h368/20180915/NTIA-hiixpun9693361.png 原图链接] [http://k.sina.com.cn/article_2056346650_7a915c1a02000mbxd.html 图片来自新浪网]]] '''《南京的骨董迷》'''是方令孺写的一篇散文,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 原文 == 有一班住在南京稍久的人,看见这里变成日见繁荣的都市,心上很觉得不安,谁都在心坎上留着一个昔日荒凉的古城的影子,像怀念一个老友似的,看见一切都在渐渐变更了,心里就起了一股怨气,真像对一个老朋友说:你“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一样的悲伤。每逢走出家门总找那些没有开辟的小路走,眯着眼笑,说:这还是十年前的古城呢。因此××庙的附近常常看见这些先生们的影子。××庙原来也有些与从前不同了,但不同的只是庙前的一条河,画船少了,笙歌歇了,再没有满楼红袖招人。至于那些古旧的茶寮,香味扑鼻的炒货店,随地招揽生意的花摊,仍都充满了乡下城里各种偷闲的人,还有从几座高楼上送下胡琴檀板伴着凄凉慷慨的歌声,听的人简直疑心他们个个都是江南李龟年,因此生出无限的兴感,都和在浓茶烧饼的香味中细细咀嚼着吞下。最吸引这班先生的是一些骨董铺,对于那些斑斓破碎的旧瓦缶旧陶器尤觉珍贵非常。 “先生,这是新近才掘出来的,”骨董店老板拿着一个四耳瓶说,“瞧这瓶只口上有点儿破缺,釉子可多么细润,真是宋朝的东西,您拿去吧,价钱也不会错,您瞧着给吧。”这种瓶起初确不很贵,有时只花一块钱就可买得,买的人也就对此发生兴趣,骨董铺也就可以为招摇了。 在许多斑斓破碎的旧瓦缶旧瓷器的中间,有时会突然发现稀有的东西,像××买得的唐雕大佛头只花数十元,于是有懊悔没有先发现的,有默默羡慕的,有带着讽刺来批评的,各种人之间有一位先生又去暗暗搜觅,果然也得了一尊较小而遒美异常的另一个佛头,于是又起了一阵比较,批评,谈论,骄傲。有的说:大佛头可比作汉魏文章,小佛头可比作六朝小品,为了争较这句话,大家又赌酒哄笑以至忘记了这个新的都市了。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一批宋瓷碗,有人说是江南铁路造路时在城外附近掘出一个碗库,里面重重叠叠不知道有几千个:上一层压碎了,下一层还是这样完好如新。碗的式样是底小口大,确系宋碗形式,又颜色除彩花,净白,鹅黄以外,有一种青色;按北京宋柴窑有几句名言就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拿这种青色碗与这名言对照,的确是这样轻薄透明,而且轻轻一敲就发生如古庙钟声一样幽远好听的声音。头一个发现的人还是什么收藏家,把这种碗照样置版,并附了一篇考据的长文登在某大学刊物上。一时惊为稀有之奇珍。从此在积雪的狭巷里,在深暗的骨董铺中,不断有这班先生的踪迹了。大家互相介绍,互相争取,一时热闹,不可以言喻。 有一回有四个人到骨董店去找碗。老板拿出两个小巧的绿色凸梅花的小碗,这四个人中间谁先抢到谁就死捏着不放,那一个没有抢到的就向他说:你前天不是已经买到一件好东西了吗?这个应当让给我。但是先拿的人还是死捏着不放松,谁肯让?这个求让不得的人就飞跑到另一个人身边,乘其不在意的时候,把他正拿在手里观摩的碗,猛然抢来,买下了。骨董铺老板见这种情形,怎么不把价提得异常高呢? 一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人都买这种碗,就是后来被选择剩下的,也有人全包了去,素来不玩骨董的人,也要买几个,作为奇货可居。后来骨董店还是源源不断的有得来,这可怪了,那定是什么神库吧,怎么这样像奇迹一般的取之无尽呢。于是怀疑,考查,研究都来了。结果所谓柴窑,所谓宋瓷,都是仿古假造的。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是什么人假造,也还没有一个确实证据。从前所争买这些的先生们只有彼此相顾哑然。究竟谁上了谁的当呢?只有各自咨嗟,各自隐恨而已。到底得大佛头的先生心中有所慰藉,不是为了搜觅宋瓷也不会得着那个大佛头。另一位先生也倒不灰心,索性把兴趣集中到陶器上,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一天不看见他不徘徊于骨董铺里,搬些破碎的,完整的,圆的,扁的,长的,短的瓦当,土罐回到家中,现在已有几百件,楼上楼下桌椅几凳上无处不是,怕将来要专造一座仓库来收藏吧。现在这位先生正预备写一本陶器源流史,我们且企予望之。 == 赏析 == 《南京的骨董迷》是一篇都市[[风情]]小品。作者以[[朴素]]平静的语言描绘一群[[古董]]迷如痴如醉地沉溺于古旧瓦缶瓷器的逸闻趣事。 玩古董,玩的是心跳。对于古董迷来说,最令他们着迷并乐此不疲的倒不仅仅是在如获至宝后的小心珍藏,恐怕还在于一个“淘”字。四处寻觅,披沙沥金,其行状其神态达到如辛弃疾词所描摹的那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副高兴劲,那种癫狂相,旁人一般不易理会。出生在书香门第的方令孺,却像个淘“金”高手,跟着这班古董迷去“沙”里淘“金”。 作者文字简约洗练,笔墨很少用在对具体某一个古董迷人物的外貌肖像方面,而颇有兴趣的是描写“这一班”古董迷,揭示出他们的共性和心理,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令人回味。只花数十元就买得一个唐雕大佛头,古董迷立刻千姿百态:有的懊悔、有的羡慕、有的讽刺批评、有的暗中搜觅。另一个遒美的小佛头的觅得,又激起古董迷心中的波浪:比较、批评、谈论、骄傲,有的甚至拿汉魏文章与六朝小品来形容两尊佛像,一派高雅神奇的样子。 文章主要记述了这班附庸风雅的古董迷的一次失态的窘相。一批出土的宋瓷碗被一位收藏家发现,著文披露在堂堂的大学刊物上,一时惊为稀有之奇珍。古董迷们闻风倾巢而出,踪迹不断出没于狭巷暗铺,互相介绍、互相争取,热闹非凡。作者寥寥数言写出古董迷们的狂热劲。最精彩的部分,是描写四个古董迷争抢两只梅花小碗的那种拼命相,你争我夺,无奇不有。一年后,骗局被揭露,所谓柴窑宋瓷全都是仿古煅造的。作者略带幽默的笔再度扫描众人相:古董迷们目瞪口呆,相顾哑然。出了大钱买回赝品,哑巴吃黄连,只有各自咨嗟,各自隐恨而已。读至此处,令人喷饭叫绝。然而,作者依然不紧不慢地补叙两位觅得佛头像的古董迷,一个庆幸,心中有所慰藉;一个毫不灰心,兴趣未减,更加热衷于陶器:破碎的、完整的,圆的、扁的,长的、短的,瓦当土罐全都搬回家,堆满了楼上楼下桌椅几凳上。作者妙笔生花,描摹出一群古董迷忘乎所以的样子,使人读后不忘。<ref>[https://www.vrrw.net/wx/9051.html 方令孺《南京的骨董迷》原文及赏析]</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学总论]] [[Category:800 语言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南京的骨董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