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200.1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京玉簾 的原始碼
←
南京玉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南京玉簾'''<br><img src="https://cdn-ak.f.st-hatena.com/images/fotolife/p/photosgo/20081230/20081230004859.gif"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otochan.hateblo.jp/entry/20081230/1230565993 圖片來自hateblo]</small> |} '''南京玉簾'''(j=南京玉すだれ|hg=なんきんたますだれ)是一種[[日本]]傳統[[街頭表演]],最早起源於[[江戶時代]],並演變成一種頗為受歡迎的街頭藝術,而且還演化出不同流派<ref name=ts/>。在南京玉簾的表演中,表演者會一邊唱歌、一邊將手持的[[竹]]製玉簾變成不同的形狀,玉簾可變化出上百種造型<ref name=ts>{{cite web|title=對外交流世博牽線 日本藝人500年再“省親”|url=http://big5.ts.cn/special/2010shibo/2010-09/16/content_5246864.htm|publisher=天山網|accessdate=2014-06-11|date=2010-09-16|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714162845/http://big5.ts.cn/special/2010shibo/2010-09/16/content_5246864.htm|archivedate=2014-07-14}}</ref>。除了街頭表演外,每逢[[日本新年|新年]]等吉祥日子,日本各地的寺廟也會有穿著古代服裝的街頭藝人在戶外演出南京玉簾。 === 名字 === 雖然南京玉簾的名字裡有「[[南京]]」兩字,但南京玉簾實際上並非發源於南京。[[應永]]年間,由於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往來頻繁,而當中[[江蘇]]籍的船隻和南京地區的貨物又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所以日本人就把南京當成了中國的代名詞,把中國貨品都稱為「南京物」。南京玉簾原本的全稱是「唐人阿蘭陀南京無雙玉簾」,意指「無論是[[唐人]]還是阿蘭陀都沒有的玉簾」<ref name=tamasudare>{{cite web|title=南京玉すだれの歴史|url=http://tamasudare.org/tamasudare_rekishi.html|publisher=日本南京玉すだれ協会|accessdate=2014-06-1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06185955/http://tamasudare.org/tamasudare_rekishi.html|archivedate=2013-12-06|df=}}</ref>。當時對於日本人來說,[[明朝|大明]]國都南京和[[荷蘭]](古稱阿蘭陀)象徵了現代化和時尚,因此為了強調玉簾的珍稀性和提升其魅力,演出者就在玉簾前加上「南京」兩字,從而增加其表演價值。隨著時間過去,名字便被人簡化下來,叫成了「南京玉簾」。 == 演出 == 南京玉簾的表演者會首先拿著竹製玉簾(標準長度為一[[尺]]、即約33[[厘米]],但一般長20至30厘米不等),並將玉簾耍成[[釣竿]]、[[橋]]、[[垂柳]]、[[鯉魚旗]]、[[阿彌陀如來]]像、[[武士]][[頭盔]]、陰曆十五的圓月、[[紡車]]等各種形狀,而在近代也加入了新的演出元素,如[[東京塔]]和日美[[國旗]]等。在表演的同時,表演者也會同時以獨特的調子[[說唱]]著。 == 由來 == === 歷史 === [[平安時代]],日本積極進行唐化,並從中國輸入了許多唐代的生活器物,當中包括了竹簾|すだれ。「玉簾」跟竹簾一樣,是一種把[[竹]]或是[[葦]]用線編織而成的[[簾子]],但兩者大小有所不同。玉簾中的「玉」解作「小型」,因此面積較小,不過同樣可用作遮陽,屏障,避蟲等等,這種生活用品在日本古籍當中最早見於平安時代的《[[伊勢物語]]》。 [[江戶時代]],[[越中國]](即現在的[[富山縣]]一帶)的藥商在[[京都]]、[[大阪]]和[[江戶]]等大城市推銷[[藥品]]時,在河邊、橋頭或廣場等多人行經的地方表演此類曲藝,藉此吸引行人目光,然後再販賣商品。隨此之後,南京玉簾慢慢演變成一種受歡迎的街頭藝術,並演化出不同流派。 2000年,日本南京玉簾協會於[[神戶]]成立,積極推廣此傳統曲藝,並透過出售戲裝、[[道具]]、教材和舉辦講習會等途徑募集各地的參加者,於每年一次舉辦「全國南京玉簾大賽」。截至2013年,協會在日本全國共有79間南京玉簾教室,更曾受邀在[[愛知世博會]]、[[上海世博會]]、[[美國]](檀香山文化節)和[[新加坡]]等地進行演出。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00 社會科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南京玉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