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52.18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单位膜 的原始碼
←
单位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单位膜.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单位膜&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0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26031642_711264 来自搜狐]]] '''单位膜'''(unit membrane)是用电子显微镜高倍放大可见膜显示“暗-明-暗”3条带的结构,因此有人提出单位膜的概念。不同于质膜的是,后期研究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的学说,完善了质膜的结构。 == 单位膜的光学定义 == 单位膜包括细胞膜及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电镜下膜的横断面呈现“暗——明——暗”三条平行的带,内外两层暗的带,中间有一层明亮的带(由脂类分子组成)即为内、中、外三层结构,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性,称为单位膜。<ref>[https://wenwen.sogou.com/z/q654937342.htm 单位膜名词解释怎么解释啊,找都找不到啊]搜狗问问</ref> == 单位膜结构组成 == 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分为三层结构,即内、外两层的亲水极与中间层的疏水极。一般把这3层结构称之为“单位膜”。 组成 厚度一般为5nm-10nm,主要由蛋白质与脂类构成。致密层相当于蛋白质成份,中间的一层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蛋白质排列不规则,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外表面,并以不同的深度伸入到脂类双分子层中,有些从膜内伸到膜外。 == 单位膜的种类 ==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周围的细胞膜的切面,能分辨出浓、淡、浓三层结构,各层的厚度约为2—3纳米。J.D.Robertson(1958)认为这种三层结构是构成一层膜的单位,并把这种膜称之为单位膜。其实不单是细胞膜如此,细胞内所能见到的各种膜也都是单位膜结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的切面能看到有很多层膜重叠,但每一个膜都是具有三层结构的单位膜。核膜或包裹着线粒体的膜是二重膜,而其内膜和外膜都具单位膜的结构。作为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的[[单位膜结构]],在形态学上符合了J.F.Danielli(1934)提出的生物膜具有蛋白质-脂质双分子层-蛋白质结构的说法。但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450161/answer/855759681 细胞的单位膜到底指的是什么?]知乎</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单位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