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3.10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华枝春满了尘缘 的原始碼
←
华枝春满了尘缘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华枝春满了尘缘</big> ''' |- | [[File:华枝春满了尘缘.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华枝春满了尘缘 定价;48.00元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530657522 副标题;弘一大师书札墨迹 |} 2011年3月图书。 ==编辑推荐== [[《华枝春满了尘缘:弘一大师书札墨迹》]]:大师是世所公认的总能给人带来无限感慨与遐思的一代宗师,他的书法作品更是二十世纪书法作品中的珍品,《华枝春满了尘缘:弘一大师书札墨迹》收录了各个时期大师给弟子友好的书信手迹计二百余件,相当篇幅是首次刊出.殊为至珍宝贵的原始材料。<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16/23/30558861_576157978.shtml 弘一丨华枝春满了尘缘] , 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6-07-16</ref> ==目录== 致夏丐尊 致刘质平 致丰子恺 致杨白民 致杨雷玖 致李圆净 致李芳远 致叶为铭 致施慈航 致周啸麟 致性愿法师 致广义法师 致善见法师 致义方法师 致咸茂宝号 ==文摘== 性愿法师(1889一1962)俗名洪水云,法名古志,性愿其字,晚年自署乘愿,别号栖莲。福建省南安县华峰乡人。十二岁到南安石井的东庵,依德山和尚剃度。 一九。九年起,外出游学,遍参江浙一带名山大刹,前后历时十年。曾拜见虚云、慈本、融通、来果等禅门宗匠,又向[[慧明]]、[[谛闲]]、[[月霞]]、[[圆瑛]]等诸大善知识问学,修学不懈,学行猛进,因而深得[[宁波]]天童寺住持净心和尚之赏识,曾被留任寺中要职多年。一九一九年学成回闽,即出任闽南诸寺监院住持。一九二四年,他在南普陀寺设佛学研究社,学僧数十人入社受学,开闽南研究佛学之先声。一九二七年起出任[[厦门]]南普陀寺监院。因办道有方,德行过人,深受四众爱戴,故被闽南佛教界奉为德高望重的高僧之一。 一九二八年冬,[[弘一大师]]偕尤惜阴、谢国梁二居士南游,欲赴暹罗弘法,抵[[厦门]],为道俗所阻,住南普陀寺。由于性愿早年游学三江,在[[宁波]][[天童寺]]参学时,性愿即闻弘一由名艺术家落发出家、苦学头陀、发愿贯通儒释、重振南山律学,加上爱好书法,因而性愿慕名弘一已久。故当大师法驾南普陀寺,[[性愿法师]]殷勤接待。因为彼此同怀重振中国佛法之弘愿,故当一经交谈,性愿便与弘一大师“宛如故知。数言相契,即结法缘。”复经性愿会同寺中诸法师竭诚劝请,大师慨允改变原定计划:宣布留居厦门南普陀寺,放弃海外弘法。诚如弘一大师后来在回忆时所云:“我本来是要到暹罗去的。因着诸位法师的挽留,就留滞在厦门,不想到暹罗国去了。”这就是[[弘一大师]]首下厦门之由来。此行[[厦门]]留居四个月,至同年五月,因厦门天气渐热,大师乃乘轮返回[[温州]][[庆福寺]]。 一九二九年八月,正值大师离开[[厦门]]的第三个月,[[性愿]]便去信[[温州]]庆福寺,礼请大师二游厦门。为使大师届时专心着述,性愿主动提议:在[[厦门]][[南普陀寺]]筑室迎养。八月十八日[[弘一大师]]回信说明:续“云游诸方后”,即“由温州动身”二游厦门;表示本人畏寒畏暑,行止难定,故“筑室之事实不敢当”。同年十一月,大师接受性愿之请,自温州起程,乘轮抵达[[厦门]]。这是[[弘一大师]]二游厦门。此行厦门约留居五个月。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华枝春满了尘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