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96.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 的原始碼
←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华侨大学厦门校区</big> ''' |- | [[File:0 (16)3546576879987.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0329/20200619025309-1492713487_jpeg_905_539_48638.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184796&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0329%2F20200619025309-1492713487_jpeg_905_539_48638.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隶属于[[华侨大学]],位于厦门市集美区,2004年开工建设,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建设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为进一步发挥华侨大学在国家侨务工作中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华侨大学大力发展华文教育,扩大对外招生,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做好“为侨服务”工作的战略部署。厦门校区总用地面积132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其中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8.3亿。至2010年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达到1.5万人。 ==基本内容== 校训:会通中外 并育德才 现任校长:[[贾益民]] 主要院系:[[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计算机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所属地区:[[厦门]] 硕士点:119个 属性:中央部属高校 简称:华大 国家重点学科:1个 创办时间:2004年 类别:公立大学 博士点:21个 主管部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学校简介== 华侨大学位于泉州市和厦门市,创办于1960年,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是国务院侨务办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厦门校区位于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海上花园城市、东方夏威夷、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区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由他倾资建设的集美学村就座在此。这里具有浓郁的人文教育传统气息和氛围,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环境优雅,交通便捷,是进出厦门岛的重要门户,校园区位条件良好,北靠天马山,南临杏林湾,依山面水,环境怡人。与厦门园博园和杏林湾中心区紧密相邻。 华侨大学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20余万人,其中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生9万余人。学校现有28个学院,拥有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形成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金融硕士(MF)、旅游管理硕士(MTA)、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9个高校教师, 70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1个学科获批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华侨大学现有教职员工2221人,其中专任教师1222人,正副教授61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双聘院士1名,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名。学校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藏书22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80余万册;各类研究机构80多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学校在泉州、厦门两市设有校区,校园总面积226.8万平方米。到2013年学校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200余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5000余人,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 ==华大校训== “会通中外,并育德才”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亲笔题词,“会通中外”主要侧重于表达治学方法,意思是会合中外文化而变通或贯通之。即是说,做学问既不应拘泥于国学而排拒外邦,也不应言必称欧美、西洋而数典忘祖。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之发展日趋全球化,各项高新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影响。我校面向海外及港澳台,学生学成之后将回原居住地工作,故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让他们广泛接触、研究中外学问,并尽量做到融会贯通且有所创新。自然科学作为公理或定律虽无中外之分,但科学技术史上的各种学说,如地心说和盖天说、数宇宙和气宇宙,都各有渊源,对于我们了解科学发现的规律有甚大帮助,亦应学习而会通之。至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虽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中外相异之处更多,尤需互相比较、互相启迪、互相补充。 “并育德才”,则侧重于阐明办学方针,意指育德与育才不可偏废,应当并重齐抓,使其互相促进。“并育”指一齐发育,引申为竞相发育。《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正是“万物并育”,才有繁盛活泼的生态。虽有竞争,却更可互相促进。德与才之关系,也大抵如此。品德高尚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风;而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提高,也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丰富的养料。 如是说,“会通中外”讲的是如何做学问,标示师生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并育德才”讲的则是如何育人和做人,标示师生对价值的追求。而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的统一,正是本校训的精华所在。 ==华大校徽== 华侨大学校徽为红色圆形徽章图形,以“为世界培育优秀人才,向全球传播中华文化”为立意,彰显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大学,将秉承“为侨服务”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全心全意培育华胄子孙和世界各国人才,责无旁贷地向全球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该标识中心图案取材于中文繁体“华”字意象,构成球状经纬线,演绎成一个旋转的地球,寓意华侨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方针和在变化的世界中谋发展的信念;典雅大方的中国红,是吉祥与活力的象征,作为校徽主色调,象征华侨大学将以无与伦比的信心和热情,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涵养于莘莘学子心中,传播到五洲百国之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心图案与学校的中英文校名和建校年份以简洁的构图形式构成完整的校徽图案。 ==华大校歌== 《一方沃土》 乔羽词 谷建芬曲 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引一道泉水,灌溉我们的理想。 昨日五洲四海遥遥相望,今日弦歌声声欢聚一堂。 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 引一道泉水,灌溉我们的理想。 昨日五洲四海遥遥相望, 今日弦歌声声欢聚一堂。 会通中外今古攻读世纪新章, 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 会通中外今古攻读世纪新章, 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 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 ==华大社团== 华侨大学学生团队联合会现设泉州校区执委会和厦门校区执委会。 主要社团包括华侨大学广播站华侨大学健康跑协会华侨大学交谊舞协会华侨大学街舞协会华侨大学思想辩论协会华侨大学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华侨大学芝麻动漫社华侨大学龙舟队华侨大学华园论坛华侨大学二十四节令鼓队等 泉州校区与厦门校区执委会设主席一名、副主席三名。下设办公室、管理部、宣传部、权益部、外联部和人力资源部六个部门。 1、办公室: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日常值班安排、档案管理、财产管理、文件办理、信件收发、物资采购等工作。 2、管理部:负责各社团活动监督、调查和考核,整理活动资料;掌握社团活动方向,协助社团发展等。 3、权益部:接受会员对社团及联合会的投诉,对社团的违规或损害会员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理,维护会员的正当权利等,监督社团财务,管理社团经费运用。 4、宣传部:负责学生团体联合会的各种宣传工作,并负责各种大型活动的宣传和策划,晚会的舞台设计等,对各社团的宣传工作进行监督审查等。 5、外联部:为学生团体联合会各大型活动提供物资需求,保证活动的圆满进行;对外联系扩大学生团体联合会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等。 6、人力资源部:负责学团联内部的监督与考评,组织学团联内部干部培训,学生团体负责人培训,干事之星等内部评优。<ref>[http://www.doc88.com/p-0807239427867.html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指挥部]道客巴巴网,2015-03-03</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