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94.1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十八鄉 的原始碼
←
十八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十八鄉''' </p> |- |<center><img src="https://images1.epochhk.com/pictures/119318/a3-1@900x60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hk.epochtimes.com/tag/%E5%8D%81%E5%85%AB%E9%84%89 圖片來自epochtimes] </small> |} '''十八鄉'''(Shap Pat Heung)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是[[元朗市中心]]東面及南面鄉村群的統稱,本身由十八個[[香港鄉村|鄉村]]組成。十八鄉與[[屏山 (香港)|屏山]]、[[厦村]]、[[八鄉]]、[[錦田]]和[[新田 (香港)|新田]]合稱「元朗六鄉」。唯經過多年發展,十八鄉現在已增至27個[[原居民]]村及4個居民村,合共31個村圍,故十八鄉不是單指原有的十八個鄉村而是地名。<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68292 十八鄉北劉晉宇:說服一個得一個],inmediahk</ref> ==歷史== ===大樹下天后廟=== [[元朗]][[大樹下天后廟]]始建於[[明朝]]中葉,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位於十八鄉瓦窰頭,由於廟宇處於一棵[[細葉榕|大榕樹]]之下,因而得名。 昔日[[山貝河|元朗河]]由上游的[[南坑]]流入[[后海灣]],中段為高原地帶,當中矗立一棵大樹,大樹四周為一片[[沼澤]],西面是「蛋家灣」,東面則稱為「蛋家埔」,附近漁民把船停泊在河邊,並於大樹下休憩。其後漁民更在這裡修建一座天后廟,祈求風調雨順、作業平安。沿河聚居的村民日漸增加,多個村莊先後成立,主要租用附近大宗族——錦田鄧氏的田地耕種,並結成鄉約,守望相助,「十八鄉」也就逐漸成形。由於是雜姓佃農村落,没有統一的宗族祠堂,惟有合力擴建大樹下天后廟,將其由漁民的廟宇變成農民的廟宇,為十八鄉居民參拜天后的聖地,亦是當地凝聚團結的象徵。 十八鄉農民須定期向錦田鄧氏交租,所交糧食以[[斗]]為單位。[[清朝]]廣東藩司(即[[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東布政司]])會向地主頒發標準規格的倉斗,以求計量單位統一。[[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鄧氏地主以藩司頒發的倉斗已經壞爛為由,改用從前的舊斗來量收租穀。舊斗比新斗更大,而收租斗數不變,等於增加了租穀,引起佃農不滿,故而連續兩年拒絕交租;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鄧氏帶同僕人到十八鄉追討,更強行牽走牛、豬作抵償,雙方發生打鬥,一名村民受傷而死,十八鄉村民因而上控至[[廣東巡撫]]。最終打死村民的兇手被判[[絞刑]],官府更下令鄧氏不准再用大斗加收田租。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廣州府]][[寶安縣|新安縣]][[縣令|知縣]]在元朗豎立石碑記錄訴訟內容和判決,此碑後來被放置在大樹下天后廟內,而另一塊相同的石碑則置於錦田鄧氏所控制[[元朗舊墟]]的[[元朗舊墟大王廟|大王古廟]]內。十八鄉佃農明白聯合起來便有實力抗衡地主壓迫,此後村民便不斷強化對天后娘娘的崇拜,以大樹下天后廟為十八鄉一個整體的信仰中心,團結各村。 ==發展== ===屏風樓=== 由[[新鴻基地產]]發展位於[[雞地]]的[[新時代廣場 (元朗)|YOHO Town]]是一項大型地產項目,整個發展項目於2003年開始,分為三期進行,第一期住宅於2004年6月入伙,而備受爭議的[[新時代廣場 (元朗)#YOHO MIDTOWN|第二期]]於2010年10月入伙。 [[港鐵]]鄰近[[新元朗中心]]的[[元朗站 (西鐵綫)|元朗站]]南、北地盤,發展總樓面148.5萬[[平方呎]],連同YOHO Town第二及三期在內,周遭有超過廿幢的數十層高大廈,密度過高,產生屏風及熱島效應。兩地盤包括一個10.66萬平方呎的商場,以及6座住宅,南、北地盤各建3座,樓高由23至47層高不等,提供1,876伙,7成屬於中小型單位。 相比2005年政府提出的方案,2014年新方案規模有所削減,減建三分一住宅座數,但區內居民和環保團體對方案仍不滿意,其中黃屋村村民擔心會造成屏風效應,破壞該村風水。但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卻持相反意見,指出元朗區大部分村落都支持發展方案,認為能夠增加房屋供應及善用土地。 ===元朗南=== [[元朗南]]的北面連接[[元朗新市鎮]]及[[洪水橋新市鎮|洪水橋新發展區]],而西面、南面及東面則被山坡和[[大欖郊野公園]]及自然保育區北部包圍。元朗南是[[元朗平原]]的一部分,[[元朗公路]]從中分隔開元朗南與元朗新市鎮。近年來當地的土地已轉變為荒廢農地、露天貯物場、鄉郊工業工場和倉庫,夾雜一些鄉村及其他居所,現有的住宅大多為低密度屋苑及原居民和非原居民鄉郊居所,主要集中在[[沙井路]]、[[唐人新村路]]及在[[大棠]]具發展潛力區的北部。 具發展潛力區佔地約216[[公頃]],位於元朗新市鎮的南面及元朗公路、公庵路及大欖郊野公園之間,分別位於唐人新村及大棠一帶,其中四成三是「棕土」,約81%為私人土地,其餘為政府土地。與大部分新界土地情況相若,大多為形不規則,業權複雜,有些更屬「祖堂地」,而區內亦有些墳地。 經過初步技術評估和考慮公眾意見和指導原則後,政府為元朗南具發展潛力區擬備初步發展大綱圖,優化及善用具發展潛力區的土地發展潛力,整合露天貯物及鄉郊工業用途;可容納人口約80,200,並提供約26,100個房屋單位及10,900就業機會,預計最早可於2025年遷入。當局建議公私營房屋比維持六比四,元朗南擬設5個規劃區: #「都會生活區」鄰近元朗新市鎮的地區,提供中至高密度的住宅發展,將建5,000個私人及9,800個公共房屋單位,有約91,000[[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 #「樂活生活區」位於大欖郊野公園邊緣,作中低密度發展,將建9,700個公、私營房屋,另擬活化區內一段[[元朗明渠]],成為區內特色景觀; #「花園城區」靠近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一帶現時已有住宅發展,故只作低密度發展,將建1,600個私人房屋; #「田園地帶」位於唐人新村南部,結合常耕農地,保留[[次生樹林]]、河溪及其他自然景觀,展現元朗的鄉郊傳統,提供如有機農耕、農墟及其他休閒康樂活動,並設觀景單車徑; #「就業帶」位於元朗公路旁,設有5[[公頃]]露天儲物用地,區內亦有586,000平方米的鄉郊工業樓面面積,提供就業。 當局同時建議研究引入環保交通系統,另擬建一條新路連接[[公奄路]]至元朗公路,穿越新發展區的不同地帶,加強元朗南與周邊的連繫。 現時具發展潛力區內的原居民村如唐人新村,會劃為住宅用途,村內約2,000名居民不受影響,而餘下的非原居民村,只有沙井村及天龍村獲保留,涉及約100個構築物。但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梁福元]]表示公庵路旁的大發村等仍有數十戶非原居民聚居,應獲同等對待。 雖然政府將「保育常耕農地」列為整個計劃的指導原則,保留唐人新村一帶的農田。可是自2012年政府提出元朗南發展計劃後,當地農友已面對地主加租、斷租、農地被破壞等問題,而部分農田雖然劃為「綠化用地」,但被人傾倒泥頭,採用「先破壞後發展」的手段。而位於公奄路全香港唯一的[[發泡膠]]回收場亦不獲續租。 ==著名地點== ===歷史建築=== ;一級歷史建築 * [[慎德居]]([[崇正新村]]) ;二級歷史建築 {{col-begin}} {{col-3}} * [[適廬]]主樓及門樓([[楊家村]]) * 崇正新村176號(崇正新村) {{col-3}} * [[俊芳程公祠]]([[水蕉新村]]) * [[大樹下天后廟]]([[瓦窰頭村]]) {{col-3}} * [[龍田書室]]([[龍田村 (十八鄉)|龍田村]]) {{col-end}} ;三級歷史建築 {{col-begin}} {{col-3}} * [[會仙橋]] * 南坑村5號([[南坑村]]) * 大旗嶺村26號([[大旗嶺村]]) * 大旗嶺村27號(大旗嶺村) * 大旗嶺村112號(大旗嶺村) * 大旗嶺村119號(大旗嶺村) * 大旗嶺村186、188號(大旗嶺村) * [[子養書室]](大旗嶺村) * 錦安廬(崇正新村) * 木橋頭村圍門(木橋頭村) {{col-3}} * 東頭村觀音古廟([[東頭村 (十八鄉)|東頭村]]) * 東頭村天后古廟(東頭村) * 福慶堂(神廳)(水蕉新村) * 福華書室(水蕉新村) * 俊華書室(水蕉新村) * 林氏宗祠(水蕉新村) * 振鳳林公祠(水蕉新村) * 覺民書室([[水蕉老圍]]) * 張氏宗祠(水蕉老圍) * 田寮村神廳([[田寮村 (元朗區)|田寮村]]) {{col-3}} * 田寮村圍門(田寮村) * [[五奎書室]]([[白沙村]]) * [[贊臣別墅]](白沙村) * 黃泥墩村12至14號([[黃泥墩村]]) * 龍田村21號、22號(龍田村) {{col-end}}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ol-3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ol-begi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ol-en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十八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