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72.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十八將軍祠 的原始碼
←
十八將軍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十八將軍祠'''<br><img src="https://c.share.photo.xuite.net/tnwinsto893/1c8e2be/14050393/738177893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tnwinsto893/twblog/151849623 圖片來自xuite]</small> |} '''十八將軍祠''',是位於[[臺灣]][[雲林縣]][[東勢鄉]]程海村的廟宇,祭祀在1990年8月21日於此地空難身亡的中華民國官兵。 ==歷史== 1990年8月21日早上7點許,[[中華民國空軍]]編號一九○五運輸機,由[[松山空軍基地]]起飛,機型是[[比奇1900]],主駕駛為中校飛行官饒丞虎、副駕駛為上尉飛行官端木偉、機工長為任建堂。乘員有總部少將副參謀長[[林隆獻]]、作戰署少將副署長甯建中、陸軍總部工兵署少將副署長曹耀一及校級參謀簡東星、傅大元、洪文童、趙克華、鄧合釧、孟幼瑀、梁振鍇、周水利、張雄風、馮伯訓、黃俊傑、鄒國華(聘員)。 這群軍官預計前往[[嘉義水上機場]],以視察跑道整建工程(即建安計畫部分施工地段),但此時[[雲嘉地區]]大雨,早上7點50分,軍機於雲林縣東勢鄉程海村失事墜毀。原於睡夢中的程海村農民黃川,突聽到巨大聲響便跑出屋外,看見有一架飛機插在地上田裡,地面撞出一個大坑洞。全機十八員計三名少將八名上校三名中校及一名聘員,均遇難殉職。當地主黃東聽聞消息趕來觀看時,已有憲兵擋住。 黃東早年家境貧困,窮得連他父親亡故時都買不起棺木,好不容易才存錢買下這塊地。他認為這些將士和他前世有緣,才會這麼巧墜在自己蔗田中,遂捐該地讓軍方蓋紀念碑,婉拒軍方給予購地錢。就連軍方賠償的新台幣六千元,他都用於請協助清理的官兵吃飯。 因事發農曆七月,村民人心惶惶,流傳各類附會:參謀長林隆「獻」少將、作戰署副署長甯建「中」少將,以及國防部處長傅大「元」上校的名字,恰好組成「獻中元」;地主的[[黃姓]]拆開來是廿、一、八、田;農田呈三角形,和戰鬥機外型相似,墜機將士又多是空軍;田面積四分四釐四毛,都是死的諧音。 1991年8月21日,事發一周年,舉行紀念碑落成祭禮。黃東在獻地後,感覺事業日益發達,許多事都能大事化小、逢凶化吉,原本從事甘蔗種苗買賣,一年銷售量過去約一千萬苗,卻爆增至六七千萬苗以上,認為是將士保佑,又想到連日本軍人開飛機墜落身亡都有建立[[飛虎將軍廟]],十八將士是國軍空軍又有將軍,更應建廟祭拜,遂於家人與鄉親皆贊成下,組成「十八將軍廟建廟籌備委員會」,眾人選派黃東為主任委員。同月23日,雲林縣長[[廖泉裕]]向巡視雲林水災災情的總統[[李登輝]]反映程海村民有意建廟以悼念十八名罹難者,獲總統贊成。 1992年12月12日,舉行建廟開工儀式。投入兩百多萬興建,但因缺少資金,至1993年8月時已停工。1994年8月25日,廟宇已近完成,之前擔任國防部長的監察院長[[陳履安]]前來觀看廟宇興建進度,並向罹難的將士祭拜。 建廟後,軍方都會在此祠舉辦公祭,並派專車接送罹難者家屬參與追思活動。[[唐飛]]、[[陳肇敏]]等空軍將領都曾來祭拜。平日祠內稱不上香火鼎盛,但不乏有鄉民前來祭拜。居民如有兒子即將服兵役,也會前往此廟膜拜。在1990年代,中華民國空軍罹難者有建廟的還有[[七十二聖人廟]]。 2004年8月20日,嘉義空軍基地派員於十八將軍祠牆上鑲上公殞官兵簡介及照片。 黃東認為建立將軍祠後,他家族成員的事業格外順利,得以購買較多土地,像是建廟出資最多、從事服飾販售的四女兒,事後不到兩個月就淨賺四百多萬元,他的獨子更獲得博士學位。2005年8月21日,空軍總司令[[劉貴立]]來來十八將軍祠主持追悼會時,致贈黃東紀念品及水果禮盒,感謝其慷慨捐地建祠。2007年,黃東感言雖事已過十幾年,但不少家屬每次參加祭典,都還忍不住邊哭邊向他道謝,讓他覺得不好意思,因他只是單純想讓這些英靈有棲身之所。黃東去世後,女兒黃美珠、黃春滿經常代為行善,如在此祠發放送白米、物資救濟貧弱戶。 ===祠=== '''祠''',又稱'''祠堂''',是一种源自[[中國|中国]],並廣為[[東亞文化圈]]傳統[[民间信仰]]採用的半宗教设施,其主要用于[[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賢、烈士,采用[[廟堂]]式建筑形式。 祠往往是社会公众为共同祭祀和供奉广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滕縣百姓為紀念在当地为官清廉而即将去京城赴任的[[趙邦清]],為他修建了[[生祠]],“黃童白叟,羅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處,祠名「忠烈」。台灣的忠烈祠為[[中華民國]]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建。依中华民国內政部所頒布《忠烈祠祀辦法》,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在地設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則設首都忠烈祠,由總統主祭。此外又有[[義民信仰|供奉義民]]的[[義民祠]]。 其他例子有[[医圣祠]]、[[南阳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琼山国兴街道。“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銓]]。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庙:[[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載:“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乡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矢厉,谷果完实 由於祠、廟性質相近,而一些設立時為紀念先賢的祠,後世也會被信眾視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對象也被視為神祇,故有時會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圣人的场所也以祠為名,如[[黃大仙祠]]。 供奉祖先的[[宗祠]],現在一般通稱[[祠堂]]。 [[朝鲜半岛]]的祠自[[三國時代]]由中國傳入,在[[高麗王朝]]逐漸普及開來,在[[朝鲜王朝]]達到繁盛,但現今已較少見。 *忠烈祠 '''忠烈祠'''是奉祀為[[中華民國]]殉職,並有其重大忠貞事蹟且足資矜式的[[中華民國國軍|國軍]]官兵、警察及人民的[[祠堂|祠廟]]<ref>{{cite web | language = zh-tw | title = 忠烈祠祀辦法 | url = http://www.moi.gov.tw/maintain/attach/d_39077_7459027778.doc | publisher = 中華民國內政部全球資訊網 | accessdate = 2011-04-30 | deadurl = yes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1151952/http://www.moi.gov.tw/maintain/attach/d_39077_7459027778.doc | archivedate = 2014-02-01 }}(DOC)</ref>。臺灣各地的[[忠烈祠]]均起自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目前共約廿餘座,由[[臺灣行政區劃|各縣市]]民政局管理居多,各縣市大都有一處;大部分是利用[[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原有[[神社]],就地改建成中式宮殿式建築,僅少部分建物外觀仍保有神社舊貌。 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有功於國家的烈士褒揚與紀念行動,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當時設有專責機構,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花崗紀念墓園]],但至1933年9月13日首次有紀念烈士的直接關係法令。到了1936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訂定出「各縣設立忠烈祠辦法」,「忠烈祠」一詞才被廣泛地使用。設立用意是政府經由建造坊塔,表彰、褒揚與紀念抗戰烈士的忠烈行動,藉以塑造國民典範、並建立國民共通歷史記憶。[[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縣級以上的神社因建築宏偉,大多直接改建為忠烈祠,作為祭祀國民革命的先賢先烈的場所。隨後,各地政府為了配合法令消除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痕跡,紛紛拆原神社舊有建築,將其改建為中國宮殿式建築。 在臺灣的忠烈祠建物有正殿、牌位等設置,其入祀典禮及祭祀會按照「國家祭典標準」舉行。各地忠烈祠每年均分別於3月29日[[革命先烈紀念日|青年節]]及9月3日[[軍人節]]的春、秋兩次國殤中,依《[[:s:忠烈祠祀辦法|忠烈祠祀辦法]]》舉行春祭及秋祭。首都忠烈祠由[[中華民國總統]]主祭。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十八將軍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