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27.6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十三行遗址 的原始碼
←
十三行遗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十三行遺址'''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culture.ntpc.gov.tw/files/file_pool/4/0G250593843059488076/about.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culture.ntpc.gov.tw/sshm_chi/xmdoc/cont?xsmsid=0G244536427773780175 圖片來自culture] </small> |} '''十三行遺址''',是[[臺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今[[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出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2000至4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臺灣史前時期]]的前[[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臺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祖先。該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訂為[[臺灣古蹟列表#二級古蹟|國家二級古蹟]],目前保留遺址面積有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縣立(今為[[新北市]]市立)考古博物館。<ref>[https://www.culture.ntpc.gov.tw/sshm_chi/xmdoc/cont?xsmsid=0G244536427773780175 十三行遺址],culture</ref> == 歷史 == 1955年秋天,[[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八里鄉[[觀音山 (新北市)|觀音山]]上空時,突然發現[[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是發現了[[鐵礦]]才會影響到羅盤的運作。 1957年,潘克永找上了在[[國立臺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學]]家[[林朝棨]],會同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到八里鄉頂罟村現地勘查,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土法煉鐵]]的遺跡。由於遺址所在地、時臺北縣八里鄉(今新北市八里區)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於是以該名稱將此考古遺址命名為「十三行遺址」。至於頂罟村別名的由來則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因為清朝時,這裡曾為重要商港,有多達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經商,所以將此處稱為「十三行」。可是,也有學者認為「十三行」可能來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為原住民稱呼該地之名稱。 1959年,[[石璋如]]教授率領學生們到十三行遺址短期試掘,獲得陶器、[[石器]]、[[鐵器]]和[[玻璃器]]等文物以及二座墓葬,並推斷該址屬於凱達格蘭族及噶瑪蘭族系統的史前文化。1963年,[[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委託[[劉斌雄]]教授在該遺址開挖二個深坑,發現遺址有二個文化層重疊,下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即十三行文化層),上層則是近代的漢文化層。1980年,[[交通部觀光局]]將十三行文化遺址列為重要考古遺址。 1988年,考古學家[[臧振華]]和[[劉益昌]]由於對臺灣平埔族和早期漢文化之間之接觸這個研究議題感到興趣,而決定選擇十三行遺址進行考古挖掘,但卻意外引爆了一場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設的衝突事件。原來,十三行遺址已被[[臺灣省政府|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畫定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即將動工。經過文化及學術團體兩年多的抗爭,1991年,十三行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保存範圍長約144公尺、寬約22公尺、總面積為3,161.9平方公尺;但事實上保留的部份只佔整個遺址的九分之一左右,其餘大部分的遺址都在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時被破壞。1995年,[[行政院會議]]決議在污水處理廠旁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1998年,陳列館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同時亦開始博物館的興建工程。2003年,十三行博物館正式完工並開館。 == 十三行文化 == 由於十三行遺址在臺灣史前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學者通常將臺灣北部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通稱為'''十三行文化'''。除了十三行遺址之外,位於[[臺北市]][[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區]]的[[西新庄子遺址]],也是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 十三行文化屬於北臺灣地區的金屬器時代,時間大致從2,300年前開始,到漢人進入本地區之後才結束,是臺灣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徵是石器減少,只剩下[[凹石]]、[[石槌]]等無刀刃器。從出土的煉鐵留下的鐵渣、開採的礦石等等礦物,於遺址西側之埤塘邊緣,屬於發掘區域的DD 區,該區T2P13坑出現一座較完整的煉鐵爐,這是台灣所發現的第一個史前時代的煉鐵爐,證明了十三行的史前居民不僅會使用鐵器,更已經會製造鐵器,擁有煉鐵的技術。除了石、鐵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紅褐色夾砂陶,特徵是手工製作,含細沙,火候高、質地堅硬。 如果以史前文化較寬的定義而言,臺灣北部地區擁有赤褐色或淺褐色[[拍印幾何紋硬陶]]的史前遺址,都屬於廣義十三行文化的範疇。就此而言,十三行文化的分布地區,在西海岸地區由淡水河沿著海岸向南一直分布到[[大安溪]],向東則沿著北海岸、[[蘭陽平原]]一直分布到[[奇萊平原]]北側的[[三棧溪]]。 根據考古學者劉益昌的看法,根據時間、分布區域及文化內涵,十三行文化可以再區分為早、晚兩期及七個不同的類型。其中早期為年代距今2000-1000年之間,包括十三行類型、後龍底類型、番社後類型;晚期年代距今1000年以內,包括埤島橋類型、新港類型、舊社類型與普洛灣類型。 == 十三行遺址出土的主要器物 == === 陶器 === 十三行遺址所發掘出土的文化遺物中,陶器是數量最龐大的一批標本。其中,完整或可復原的陶器約126個,破碎的陶片佔最大宗,估計約超過80萬件。十三行遺址出土主流的紅褐色夾砂陶片,依據其施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素-{面}-、拍印文系統、及壓印、刻劃、刺點、劙劃、捺點等。一般而言,紋飾多施於器物腹部及延伸的底部,大部分皆通體施紋,亦見紋飾呈環帶狀分布。 在各種出土陶器中,淡褐色陶器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有其他器物少見的粗條紋紋飾。灰黑色泥質陶器數量也不多,但是頗具有特色,器型有小口大腹的罐與瓶,質地細緻,表面經常抹平磨光,肩部外表裝飾有刺點紋和圈點紋,紋樣常環繞器表一周。 在所有出土陶器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十三行博物館譽為「鎮館之寶」的「人面陶罐」。該陶罐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在陶罐腹部則有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據學者推測可能有[[宗教]]的用途。 === 鐵器 === 十三行遺址幾乎在遺址範圍內都散布著鐵渣,但重要的煉鐵設施都發現於遺址西側之埤塘邊緣,屬於發掘區域的D 區,該區T2P13坑出現一座較完整的煉鐵爐,在煉鐵爐的上層即有大量的鐵渣出土,尤其是此坑南半部皆為紅土區,土質明顯有燒紅的現象。往下發掘即可見有石堆堆積,約至地面下65-85 公分處可見到煉鐵爐的整個輪廓,煉爐形狀大致完整,由石塊不規則地圍砌起來,再以泥土塗敷。長約2 公尺,寬約1.7公尺,上部中間約為圓形的煉爐鍋體,惟上部口緣已經坍塌破壞。這是台灣所發現的第一個史前時代的煉鐵爐,證明了十三行的史前居民不僅會使用鐵器,更已經會製造鐵器,擁有煉鐵的技術,所以此一煉鐵爐的發現,同時具有學術上及文化上的重大意義。 發掘坑DT2P13 出土的煉鐵爐為十三行遺址中出土較完整的,伴隨出土的出土物及現象有由板岩、安山岩、砂岩等組成的堆石,少量凹石,陶片堆及一近乎完整的 。此件陶盆為煉鐵作坊附近所採集,其層位已不詳。而於緊鄰的拓坑出土一大範圍的火燒土現象,並有明顯成群的陶片密集出土,由其口緣及紋飾判斷並非為同一個體,推測此陶片堆與煉鐵作坊關係密切,但未知關係為何。 === 其他器物 === 除了日常用具外,十三行遺址也出土很多[[瑪瑙]]珠、[[玻璃]][[手鐲]]、玻璃耳[[玦]]、玻璃珠,以及其他質料的珠子。現址還發現[[金]]飾、[[鎏金青銅碗]]、[[銀管]]飾物、[[金刀]]柄、[[銅碗]]、[[銀鈴]]、[[金幣]]等罕見遺物。由於這些器物或者來自臺灣其他的族群、或者來自[[南洋]]、或者來自早期中國移民,因此可能是與外界[[貿易]]交換所得來的。由此推斷,十三行在當時是臺灣島內外重要交易地點,與外地的聯繫相當頻繁。 === 墓葬相關人骨及器物 === 十三行遺址還出土了大批和墓葬相關的人骨及器物。依出土的姿勢與方向,人骨的姿式可分為九大類型,而其中最值得討論的便是[[屈肢葬]]。十三行遺址之主人的埋葬習俗,以頭朝西南臉向西北的側身屈肢為主,凶死者則往往以頭向東北的直肢葬方式埋葬,常見的陪葬品包括裝飾品陶罐、黃金刀柄、石劍等器物。在十三行遺址出土之前,臺灣史前遺址中從無屈肢葬的葬式出現。而屈肢葬郤是臺灣先住民及部分現今臺灣原住民主要的傳統埋葬方式。 此外,由無頭葬出現可知[[族群]]間可能有[[戰爭]]或[[獵首]]的行為,由此可知當時已有宗教、祭祀的行為了。 == 反映生活型態 == === 曾經居住過十三行遺址的三群人 === 十三行豐富的出土文物,對我們理解該遺址主人的生活型態有不小的幫助。根據考古學者所作的研究指出,在十三行這片土地上,曾經先後有三群不同的人在此居住。最早一批人是所謂的「[[圓山文化人]]」,他們大約在2,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定居於此,由於遺留下來的文物不多,可能表示居住的時間不長。 其次,大約在1,800年前,有另一群人遷入十三行,考古學者稱他們為「[[十三行文化人]]」,很可能就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他們在這裡居住的時間相當長,至少住到距今大約800年前,前後長達1,000年以上。他們除了留下豐富的遺跡與遺物外,也留下了大量的墓葬。十三行遺址上所挖到的文物,大多數是這一群人所遺留的。 最後一群人則是清代中葉之後從[[福建省|福建]]渡海來的漢人移民,他們在此建立了一個村莊。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RdfnbeSHE&t=1s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八里十三行博物館秘藏打卡點 遠眺觀音山體驗十三行與考古文化 |旅讀週曆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十三行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