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23.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十三步 的原始碼
←
十三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shutxt.com/d/file/wangyou/fead1bc6082da80140bf1894b571fbda.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hutxt.com/mz/8455/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十三步》是莫言在1988年创作的一部充满艺术实验的长篇小说, 2000年修订。小说运用现代主义艺术手法,通过人称和视角的不断变换,全力描写了中国知识分子困境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荒谬现象。中学物理教师方富贵劳累致死后,因为必须给王副市长让路整容,被塞进冰柜,居然又荒诞离奇地复活;妻子屠小英以为他已经死去,拒绝他再进家门。殡仪馆特级美容师李玉婵将死而复活的方富贵改容成自己的丈夫张赤球,让他代替张赤球登讲台给学生上课,同时让真正的张赤球去做生意赚钱。真实的张赤球在现实中变得像孤魂野鬼、无家可归。于是,现实生活原有的秩序不复存在,每个人物都在荒诞的境遇中失去了本性。 == 作者简介 ==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他的《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莲池》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莲池》第二期发表短篇小说《丑兵》、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售棉大路]]》并被 《[[小说月报]]》转载。秋,在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参加文学活动发言照片 《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此文得到老作家孙犁赏识。孙在一篇短文中说这篇小说有一种空灵之感 。 == 内容预览 == 马克思也不是上帝!你坐在笼子里的一根黄色横杆上,耷拉着两条瘦长的腿,低垂着两条枯萎的长臂模糊的烟雾里时隐时现着你的赤裸的身体和赤裸的脸,铁条的暗影像网一样單着你的身体,使你看上去像一只虽然饥饿疲惫但依然精神矍铄的老鹰毫无顾忌地对我们说:马克思巳经使我们吃了不少苦! 他的话大逆不道,使我们感到恐怖。他抬了一下脖子,便有一道明亮的光影横在喉结上,使我们怀疑他要在光明的利刃上把脑袋蹭下来真理就像我一样,赤条条一丝不挂。俗话说,说实话,害自家,实话好说,实话难听。不批判马克思我们都要饿死!不批判马克思我们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对你的胡言乱语不感兴趣,你看不到我们在笼子外巳经哈欠连天了吗?一簇族紫竹的硬叶从铁丝的方孔里探进去,宛若 …… <ref>[https://www.shutxt.com/mz/8455/ 下书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十三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