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20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副热带高压带 的原始碼
←
副热带高压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副热带高气压带''',简称“副高”,是在热带与温带之间的副热带地区存在着一条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上既有干旱地带又有全球雨量最为丰沛的季风区,使副热带成为全球天气气候最为多变、洪涝干旱最为频发的地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存在,是一个稳定而少动的暖性深厚系统。在夏季,它的范围几乎可占整个北半球面积的1/5到1/4,强度很大。不过在冬季,它的强度和范围都会变小。 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盘踞在我国华南、江南、江淮、黄淮等东部季风区。鼎盛时期,其势力还扩张到西南地区东部和西北地区东南部。副高,是极具个性的雨热“大导演”,雨带的变化、高温的持续、台风的走向,大多数的天气变化都与其形影不离。 可以根据“副高”的北进南退来大致确定主雨带的位置:每年公历5月上旬至6月下旬,“副高”的位置大约在北纬15°至20°,雨带通常位于我国华南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下旬,“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至25°,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7月至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至30°,将雨带北推到我国华北、东北地区;9月,随着“副高”逐渐南退。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77942676090213940.html?fr=bks0000&word=%E5%89%AF%E7%83%AD%E5%B8%A6%E9%AB%98%E6%B0%94%E5%8E%8B%E5%B8%A6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百度知道</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mg.win789.com/uploads/image/2019/12-16/2019121614240397967.jpg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副高简介 == 副热带高气压带(图1)副热带高压带,是指处在热带和温带之间的副热带地区存在着一条[[高压带]],人们常称之为“副高”。副热带高压带是一条环绕全球的干旱带,集中了世界上绝大部分沙漠区域。然而,在这条干旱带上又点缀着若干个全球雨量最为丰沛的季风区,使副热带成为全球天气气候最为多变、洪涝干旱最为频发的地带 == 成因 == 副热带高气压带(图3)副热带高压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通常把控制太平洋地区的称为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在10~40°N之间活动。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移向[[低纬]],本气候区西风带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同时因西风从冬季较温暖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吹来,气候温和湿润。 == 气候特点 == 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一般认为,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机会少,低气压带控制下,降水的机会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机会少。原因是气流下沉,温度越来越高,不利于水汽握结。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的机会多。原因是:气流上升,气阻逐渐降低,便于水汽的凝结。 我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如下。在副高的不同部位,出现的天气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在副高区内,天气一般晴朗,所以,当它长期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地区的长期高温干旱,但当条件适当时,也会出现局部性的雷阵雨;在副高的南侧,是台风频繁活动的地区,在它的东风气流里,常有东风波形成并向西移动,影响黔桂以东、长江以南地区,发生雷阵雨和暴雨天气;在副高的北侧和西北侧,由于西部的偏南气流从海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当遇有西风带低压槽或低涡等天气系统时,会产生大范围的雨带。 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副高带会对它所控制的地区的气温造成影响。首先,赤道低压属热力低压,副热带高压属动力高压,副极地低压属动力低压,极地高压属热力高压。 由“热低压”产生的赤道低压使气流从赤道上升到高空,并向极地高压流动。高空气流不考虑与地面的摩擦,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气流方向向右,南半球相反)的影响下,最终,在纬度30度附近气流方向与纬线平行,阻碍了气流运动,导致空气发生聚集并下沉,由此形成一个动力高压--副高。由于副高纬度较低,且空气下沉导致降雨稀少,所以副高温度较高。 从[[赤道地区]]上空源源不断流来的大气,堆聚下沉,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增大,气压增高,从而形成高压带。属动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在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常被大陆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副热带高压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