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87.2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刻赤海峡 的原始碼
←
刻赤海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刻赤海峡</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419%2Fbcf27340j00qrsukp0015d000e7009u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G7V3QE6A0535NL17.html 来自 网易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刻赤海峡 地理位置 [[刻赤半岛]] 机 场 [[顿涅茨克机场]] 方 言 [[俄语]]、[[乌克兰语]] 长 41公里 宽 4到45公里 |} '''刻赤海峡''':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狭长水域,亚速海位于[[克里米亚海]]岸和[[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克拉伊]]之间。它最窄的部分有4.5公里宽。 刻赤海峡长41公里,宽4-45公里,深5-15米。刻赤海峡两端的海岸大部为岩质海岸,局部为沙质海岸。冬季有浮冰。西北岸有著名的刻赤港,同塔曼半岛的高加索港间有[[火车]]轮渡。 <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7V3QE6A0535NL17.html 刻赤海峡], 豆瓣电影, 2020-01-18</ref> == 简介== 刻赤海峡位于刻赤海峡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狭长水域,亚速海位于克里米亚海岸和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克拉伊之间。它最窄的部分有4.5公里宽,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每年,通过这一海峡的船只约有9000艘。 ==战略地位== 刻赤海峡不仅全部处于俄罗斯领土范围之中,而且还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每年有超过7000艘船舶通过这一海峡,航运也十分繁忙。 ==角斗场== 苏联解体后,刻赤海峡的界定一直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激烈争论的问题。乌克兰方面认为,必须根据国际法划分亚速海、黑海和刻赤海峡的水域,以确定相关国家在该地区的主权边界。俄罗斯方面则主张,在亚速海和刻赤海峡只划分海底边界,水面边界不划分。俄罗斯方面还建议把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确定为两国的领水。由于乌俄双方在此问题上分歧严重,虽经多次谈判,但一直未能达成共识。 ==历史简介== 2014年3月4日,[[俄罗斯海军]]舰队封锁了刻赤海峡两端。 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与[[克里米亚]]当局领导人签定克里米亚入俄条约。俄联邦宪法法院19日认定条约符合宪法,普京随后把条约提交议会审议。另外,普京下令政府部门准备建造一座公路和铁路两用桥,横跨刻赤海峡,连接克里米亚和俄南部克拉斯诺达尔地区,从而不必经过乌克兰东部地区直接进入克里米亚。2018年5月,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正式双向通车。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40 欧洲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刻赤海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