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246.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利尿剂 的原始碼
←
利尿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利尿剂'' 利尿剂,是有液体潴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策略的重要组分。[[单用呋塞米]]或[[单用卡托普利治疗]]对比试验发现,液体潴留常出现在用卡托普利治疗的心衰患者,而非用利尿剂者。多中心试验所纳入的患者均是症状和液体潴留得到了完全控制,用单一利尿剂治疗不能长时间保持临床稳定的心衰患者,且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应用,出现临床失代偿的机会减少。因此,利尿剂是心衰治疗不可缺少的药物。 [[File:U=1283807551,1968589539&fm=26&gp=0.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8%A9%E5%B0%BF%E5%89%82&src=tab_www&correct=%E5%88%A9%E5%B0%BF%E5%89%82&ancestor=list&cmsid=df28ca4232979fa096969cec65a54222&cmras=6&cn=0&gn=0&kn=16&crn=0&bxn=20&fsn=96&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315d918107d7c850e3b8b959f0c931e0&currsn=0&ps=65&pc=65 原图链接]]] == 分类 == 利尿剂分为几种,不同的利尿剂利尿的原理或者作用的部位不一样,副作用大同小异。利尿剂都可以导致血压下降,脱水,大部分的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除了保钾利尿剂。低钾血症时鼓励病人吃富含钾的食物。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血钾的情况,因为低钾血症容易导致洋地黄药物中毒。利尿剂一般建议上午服用,不要在晚上睡觉前服用,以免影响睡眠。使用利尿剂后要注意观察尿量。 噻嗪类(Thiazide):比如[[氯噻嗪]](chlorothiazide),[[氯噻酮]](chlorthalidone)。主要作用在肾脏的远曲小管,抑制钠的重吸收,这样钠被排出去了,水也就跟着排出去了。副作用:肾损害,所以有肾脏疾病的不宜使用。低钾低钠血症,低血压,血液抑制。 髓袢利尿剂,也叫亨氏环利尿剂(loop diuretics):主要药物是速尿furosemide(Lasix),在髓袢抑制钠重吸收。引起低钠低钾,胃肠道不适,低血压,血液抑制,还有个很重要的副作用:耳毒性。 保钾利尿剂(Potassium-sparing diuretics):大部分的利尿剂都排钾,只有几种利尿剂是保钾的。在RN考试中最常见的就是螺内酯类的保钾利尿剂,spironolactone(安体舒通,antisterone)。这一类药主要的副作用是[[高钾血症]],血液抑制,使用时低钾饮食。 渗透利尿剂(Osmotic diuretics):有渗透压的晶体到达肾脏把水分带出体外。主要的有[[甘露醇]](Mannito),Urea(尿素) == 历史 == 利尿剂降压始于1948年,但由于汞利尿剂的毒性和必须肌肉注射,无法推广应用。1957年氯塞嗪(chlorothiazide)问世,30多年来以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hydrochlorothiazide)为主的噻嗪类利尿剂一直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主力军之一,不论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用,都有明确的疗效。几十年来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了它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欧美几个高血压处理原则委员会都建议无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以利尿剂为首选药物,直到最近美国JNC-VI次报告(1997)仍主张无合并症的高血压病人,以利尿剂及β受体阻断剂为一线药物。近年来,新型利尿剂吲达帕胺(寿比山,indapmide)的上市,使利尿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地位又有新的提高,它的特点是常用剂量仅表现为轻微的利尿作用,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作用(该药具有钙拮抗作用),降压有效率在80%左右,且不具有传统利尿剂造成代谢异常的副作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 功效 == 根据国际上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利尿剂降压效果是肯定的。在联合用药中,其他降压单药治疗无效时,加用利尿剂,疗效显著。利尿剂尤其对老年人、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 用法 == 1.单药治疗:按一般推荐剂量,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幅度大体相似。典型的情况是与安慰剂对照比,平均收缩压为160/95mmHg,则通常单药治疗降低收缩压7~13mmHg及舒张压4~8mmHg。 2.联合用药治疗:现有6类抗高血压药物,任何2种或几种联用,血压下降幅度大于任何一种药物单用。HOT试验证明联合用药十分有效。联合药物充分增加降压效应约比单药治疗大2倍,即血压160/95mmHg患者若联合用药可使血压下降8-15%,即收缩压下降12~22mmHg及舒张压下降8~12mmHg. 3.与利尿剂联用有效的药物 利尿剂+ 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ACEI或ATⅡRA == 注意事项 == 1、噻嗪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特别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2、根据有无伴随疾病决定是否应用氢氯噻嗪,有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一般不宜应用氢氯噻嗪;伴有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者也不宜应用氢氯噻嗪,否则病情恶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90μmol/L者也不宜应用。 3.在高血压急症时,宜用短效利尿剂如速尿。高血压因往往终身治疗,常用长效利尿剂如吲达帕胺(indapmide),副作用较少。氢氯噻嗪与钙拮抗剂或ACEI合用,可用小量,每日6.25~12.5mg/日。螺内酯(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常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氨苯蝶啶(triamterene)利尿作用较弱很少单独使用。 4.其副作用与剂量相关,因此,剂量宜小。 5.病人不可过度限钠,也不可高钠摄入,一般中度限钠,每天5-8克即可。 6.适量补钾,每天1~3克,或合并使用保钾利尿剂。鼓励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及水果,如[[芹菜]],[[香蕉]],[[桔汁]]等。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病长期治疗,利尿剂历经40余年的考验,目前仍被作为一线用药。但治疗中,应选择合适的病人,注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 副作用 == 1.利尿剂的"心脏毒性" 。1987年美国著名心脏专家Kaplan等认为氢氯噻嗪不能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可能由于"心脏毒性"和脂质代谢紊乱所致。美国多项危险因子干预试验发现高血压病人伴心电图异常者,用利尿剂后猝死增加。1988年Framingham的流行病学观察也报告认为利尿剂治疗高血压有增加猝死的危险。但也有学者在评定研究多个报告数据后认为无论有无低血钾,噻嗪类利尿剂不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2.低钾血症。各种利尿剂大约减少血钾0.5mmol/L,有些病人可维持血钾在正常范围,但有10-15%的病人血钾可降至小于3.5mmol/L,有些病人即使血钾正常,但整个体内处于缺钾状态,也可在应激反应时钾进入细胞内发生低血钾,可增加应激反应心肌缺血导致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各种利尿剂中,噻嗪类利尿剂和速尿引起低血钾较为明显,长效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氯噻酮)比中效的氢氯噻嗪更明显,氢氯噻嗪引起的低血钾与剂量相关,剂量越大,低血钾的发生率越高。若适度的限钠(60~80mEg/日)丢钾最少,高钠或过度限钠低血钾都很明显。故应用时可加保钾利尿剂或适量补钾。 3、糖代谢。有些研究证明氢氯噻嗪可使空腹[[血糖]]增加,糖耐量下降并增加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抵抗。 4、脂代谢。大多数报告氢氯噻嗪长期应用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主要是影响脂肪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减少甘油三酯升高;也可引起轻度胆固醇增加。 == 不良反应 == 通过其利尿和利钠作用减少循环血容量、并通过减少血管壁中钠离子的含量降低血管张力。利尿剂广泛用于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的治疗,并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对这一类药物不良反应认识的普及,通过合理的合并用药,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电解质紊乱 即低钾、低钠、低氯、低钙、低镁。 是伴随着利尿剂的利尿作用的常见副作用,在大剂量、长疗程、应用襻利尿剂的情况下尤其容易发生,且低钾和低钠血症最常见。低钾血症可以引起乏力、心律失常、肠蠕动紊乱(甚至肠麻痹)、洋地黄过量;低钠血症引起倦怠、嗜睡、烦躁甚至昏迷;低钙血症引起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抽搐等;低镁血症引起心律失常。临床上通过下列方法避免或减少利尿剂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解决办法 1.补充电解质:为了避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适当补充。口服或静脉补钾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为避免口服补钾药物对胃的刺激,常采用缓释钾口服。根据利尿的程度决定补钾的剂量,在补充过程中应注意复查电解质。在应用利尿剂时对其它的电解质并非常规补充,但在以下情况下必须予以补充:生化测定时发现存在低钠、低镁或低钙血症;[[洋地黄]]过量时一般常规补镁;出现身体某部位的肌肉抽搐考虑存在低钙血症时。 以往认为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5mg、或吲哒帕胺2.5mg不会引起低钾血症,但实践证明,在老年、进食不佳时,同时少量补钾是明智的做法。 2.与保钾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合用: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12.5~25mg)与保钾利尿剂或ACEI合用时一般可以不要额外补钾,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故在用药早期应注意复查血钾。相反,大剂量利尿剂尤其是襻利尿剂与上述药物合用时,应根据情况减少补钾的剂量,并注意复查电解质。 血压下降 利尿剂引起血压的变化常见于老年人、血容量不足、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大剂量静脉应用襻利尿剂的情况下。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情况下加用ACEI时,为避免首剂低血压的发生,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在停用利尿剂1~2天后加用ACEI。 血尿酸升高 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在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常见。应定期测定血尿酸水平,必要时加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 糖耐量减低 也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应尽量减少用药剂量以避免之,对于剂量不能降低的患者,应注意适当减轻体重、增加活动量。 代谢紊乱 为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必要时采用调脂药物治疗。 氮质血症 常见于药物引起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如大剂量使用利尿剂、或与其它扩血管药物合用时。在心力衰竭患者,与利尿剂有关的氮质血症比较常见,治疗的方法包括适当减少利尿剂或ACEI的剂量,必要时适当扩容。 在现代高血压治疗中,利尿剂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推荐采用小剂量的噻嗪类,主要是氢氯噻嗪6.25~25mg/d,在这种剂量下较少引起电解质紊乱,很少引起明显的代谢异常。襻利尿剂仅用于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利尿剂是缓解患者症状的最有效药物之一。随着利尿剂作用的发挥,尿量的增加,应注意补充电解质,在静脉用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时尤其应注意。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常与ACEI合用,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目前还推荐使用小剂量的安体舒通,因此,应注意复查血钾,根据情况适当补钾。 == 不良原因 == (1)肾血流量减少。利尿剂的作用,有赖于充分的肾血流量,只有维持重要的肾血流量,才能使利尿剂充分发挥其利尿作用; (2)电解质紊乱。利尿过程中,尤其是在大量持续用药时,往往发生电解质紊乱,导致利尿效果下降; (3)继发性醛固酮增加。肝硬化病人大量利尿后,因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可引起继发性醒固酮增加.井常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4)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水肿或腹水时往往伴有低血浆蛋白,而血浆蛋白是主要维持血容量的因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间液不易进入血管,如不纠正可以导致利尿剂的作用下降; (5)体质衰弱。体质衰弱,往往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迟,因而对利尿剂反应差,给予小剂量的强的松或地塞米松,3~5天后再应用利尿剂,可获良好反应; (6)其他。休息或忌盐也是保证利尿剂有效地重要环节,病因治疗当然不容忽视,此外还应注意有无低血钠等情况,要针对不向的低血钠原因,给予纠正后利尿效果才能明显。 == 参考资料 == <ref>[https://baike.sogou.com/v435024.htm?fromTitle=%E5%88%A9%E5%B0%BF%E5%89%82 利尿剂]</ref> [[Category:460 化學工程]]
返回「
利尿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