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50.18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刚果共和国内战 的原始碼
←
刚果共和国内战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刚果共和国内战.jpeg|有框|右|<big>刚果共和国内战</big>[http://img9.itiexue.net/3029/30296553.jpg 原图链接][https://bbs.tiexue.net/post2_13563191_1.html 来自 铁血网 的图片]]] '''刚果共和国内战'''是一场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爆发于[[刚果|刚果共和国]]的内战,战争双方为总统候选人及其支持者,最终以安哥拉军队入侵、德尼·萨苏-恩格索重返总统宝座而结束。在刚果(布)常称为“六五(6月5日)战争”(Guerre du 5 juin)。部分人将1993至2002年的[[冲突]]也并入这次内战的范畴<ref>[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6-06/15/content_6243610.htm 刚果共和国概况 ],中国网, 2006-6-15 </ref>。 ==概述== 萨苏曾在1979年至1992年统治刚果,当时的刚果是一个[[马列主义]]、一党制的人民共和国。1993年7月至1994年,时任总统帕斯卡尔·利苏巴、前任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和主要反对活动领导者、布拉柴维尔市长贝尔纳·科莱拉斯三方在[[布拉柴维尔]]发生冲突,直到1995年四名人士进入政府才平息,这期间2000人死亡,一万人流离失所。然而,政府未能有效控制由因失业而进入军队的年轻人组成的武装民兵。 刚果(布)的[[民主]]进程于1997年走入歧途。随着预定于1997年7月举行的总统大选日益临近,时任总统帕斯卡尔·利苏巴和前总统、刚果劳动党领导人德尼·萨苏-恩格索二人支持者间的气氛日趋紧张。 是年6月5日,一队装甲车包围了萨苏在布拉柴维尔的住所,萨苏随即命令其私人民兵“眼镜蛇”进行激烈抵抗,并在几小时内控制了[[市中心]]和布拉柴维尔北部的兵营。由此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冲突,首都大部分遭到破坏。由于双方都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获胜,便各自寻求外援:利苏巴与科莱拉斯结盟,征召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米-24直升机]]驾驶员;萨苏则向[[安哥拉]]总统求援。1997年10月上半期,安哥拉军队侵入刚果支持萨苏;至1997年10月14日,布拉柴维尔大部为其控制,利苏巴逃离,两天后整个首都为忠于萨苏的势力控制,黑角未作任何抵抗便被占领。1997年10月16日,萨苏宣布战争结束,自任总统并任命了一个33人的政府。 这次冲突中,石油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法国]]的风险投资,法国被认为在背后支持萨苏。 1998年1月,萨苏政权发起了一次“国家团结论坛”以确定过渡期的性质和期限。这一由[[政府]]严密控制的论坛确定三年内举行大选,选举了一个过渡期的顾问立法机构,并宣布制宪会议将将确定[[宪法]]最终稿。然而,1998年下半年再度爆发萨苏政府军和反对派的冲突,这次冲突导致[[经济命脉]]刚果大洋铁路中断,布拉柴维尔南部、普尔、布恩扎和尼阿里遭到极大破坏,人口大量伤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1999年,政府军与“忍者”民兵爆发冲突。1999年11、12月,政府与部分叛乱团体的代表签署了协议,12月的协议的调停人由加蓬总统奥马尔·邦戈呼吁政府与反对派继续进行政治谈判。 内战给这个[[国家]]留下了深远影响:北方忠于萨苏,中西部忠于流亡中的利苏巴,普尔地区忠于科莱拉斯<ref>[https://bbs.tiexue.net/post2_13563191_1.html 1996-2003年刚果内战:死神在收割,魔鬼在歌唱 ],铁血网 </ref>。 ==视频== ===<center> 刚果共和国内战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国援助刚果,没想到当地人都会说中文!</center> <center>{{#iDisplay:p0398xdpnbw|560|390|qq}}</center> <center>布拉柴维尔,刚果共和国首都,中非的花园城市,世界旅游名胜414期</center> <center>{{#iDisplay:m0865ttvep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返回「
刚果共和国内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