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86.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刘擎 的原始碼
←
刘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擎 | 图像 = [[File:刘擎.jpg|缩略图 |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501876&sid=6715591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6501876-6715591.html 来自360图片]]] | 图像说明 =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生日期 = 1963年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刘擎''' (1963年 - ) 男,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f>[https://www.jzci.edu.cn/html/5439/5439.html 学院“名人大讲堂”第五十二讲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擎老师莅临讲学。],晋中信息学院, 2014-06-06</ref>,1978年就读[[上海]]东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85年获工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1赴美国攻读政治学,先后获得硕士(马凯大学)与[[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学位。2000-200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2003年7月回到上海工作,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研究领域为西方思想史。2005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7-2008年美国Fulbright访问[[学者]]。2013年7月起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ref>[http://school.freekaoyan.com/sh/ecnu/daoshi/2021/01-15/16107180701320290.shtml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1-15</ref>。 == 主要讲授课程 == 《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本科生公选课) 《后现代主义导论》(本科生公选课,中英双语授课) 《国际政治理论与中美关系》(纽约大学上海分校本科生课程,英语授课) 《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史》(研究生课程) 《思想史方法论:经典文本的思想史意义》(研究生课程) 《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生课程) '''主要成果''': 评论随笔集《声东击西》 论著《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 译著《言论自由的反讽》 译著《以赛亚·伯林的遗产》 1963年3月出生。1978年就读东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硕士。1985年2月留校东华大学,在社会科学部任助教、讲师。1991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就读马凯大学(Marquette University)和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获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至200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人员,期间曾担任《二十一世纪》双月刊副主编。2003年7月到华东师范大学工作,任历史系副教授。2007年晋升为历史系教授,西方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 == 西方思想史,西方现代政治哲学,现代性问题 === 独立(主持)研究项目 === 中美富布赖特项目研究学者(Fulbright Visiting Research Scholarship)2007-2008。上海"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研究》)200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后冷战时期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变迁》)2005。 === 参与研究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中西思想史中的政治正当性研究》2007-2009(课题组第二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2002-2005(课题组第三成员)。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刘擎</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s1.com/sdr/400__/t0127aa93948ce5adf7.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5%88%98%E6%93%8E&src=tab_www&correct=%E5%88%98%E6%93%8E&ancestor=list&cmsid=df311341f0cb72010248ec40578b2fad&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4#id=a1c727496f5b9d9e21b2e4b60e2524a8&currsn=0&ps=55&pc=55 来自科学猫 的图片]</small> |} === 主要学术发表成果 === 研究专著《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0月) 学术评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 编著《公共性与公民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编著《共和、社群与公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编著《丽娃河畔论思想II》(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编著《丽娃河畔论思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编著《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译著《以赛亚·伯林的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5月) 译著《言论自由的反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 == 教育背景 == 哲学博士 (Ph. D),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政治学系,2003.11 文学硕士 (M.A.), 美国马凯大学(Marquette University)政治学系,1994.8 工学硕士 (M.S.), 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化学工程系,1985.2 工学学士 (B.S.), 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化学工程系,1982.7 == 工作经历 == 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2013.7 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2013.7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2012.1-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7-2011.12 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3.7-2007.6 副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0.6-2003.6 助教,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系,1994.9-1998.6 助研,美国马凯大学政治学系, 1991.9-1994.8 讲师,东华大学社会科学部, 1987.8-1991.8 助教,东华大学会科学部, 1985.2-1987.7 == 学术兼职 ==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研究生学业主管,2009.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所长助理,2007-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荣誉副研究员,2003- 美国纽约大学上海分校 兼职教师,2006 上海世界历史学会会员,2003- 《知识分子论丛》(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副主编 《西方政治思想译丛》(译林出版社)编委 《学术思想评论》(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编委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委员 == 学术评审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美国《亚洲研究季刊》)匿名审稿人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英国《政治意识形态学刊》)匿名审稿人 《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中国台湾)匿名审稿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著作评阅人 == 荣誉与资助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 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访问研究学者(Fulbright Visiting Research Scholarship)(2007-2008) 上海"浦江人才计划"项目(2006) 美国国家社会科学研究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夏季研究奖金1998 美国麦可阿瑟学者奖(MacArthur Scholar Fellowship)1994-96 '''华东师大教学建设基金''' 双语课建设项目《后现代主义导论》2005 通识教育课程培育计划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2006 '''研究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后冷战时期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变迁》)2005 '''参与研究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中西思想史中的政治正当性研究》2007-2009 课题组第二成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2002-2005 课题组第三成员 "七.五"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西方学术思潮与当代大学生》1986-1990 课题组第二成员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人文社科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刘擎
」頁面